未來能不能被預測?

這是日更1000天計劃的第一百九十天

很多人覺得,預測未來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從科學的角度來看,一切都是概率學;從普通人的角度來看,一切都是神學,敢宣稱自己能預測未來的人,往往都是和騙子掛鉤的。

但是,在學習了劉潤老師關於系統動力學的課程後,我們發現,雖然未來不能100%被預測準確,但預測的這個能力,是可以通過不斷地訓練而進行提升的,能夠被訓練的核心關鍵,就是因爲任何事情都是存在系統模型的。

當我們做任何決策時,本質上就是在預測未來,人們通過自己預測的結果,然後做出相應的決策。這時候,你能做出怎麼樣的決策,取決於你預測未來的能力有多少。

那麼,如何提高預測未來的能力呢?

最基本的,我們需要先了解系統動力學中的9個基礎模型:

1、公地悲劇模型;

公地是一項資源或財產,其有許多擁有者,並且他們中的每一個人都有使用權,人都是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

如果每個人的利益,都是建立在搶奪有限的公共資源上,最終就會造成資源的枯竭,從而大家的收益都降爲零。

2、成長上限模型;

如果快速的增長觸發了抑制增長的調節迴路,增速就會降緩,甚至倒退。

這在我們日常生活中很常見,核心的問題就是邊際收益越來越低,一個人從60分到80分容易,從80分到90分就比較困難了,要是想從90分到95分,阻力就非常大了。

3、成長與投資不足模型;

如果只專注於快速發展生產,以獲取當下的利益,而忽略爲了着眼於長遠的研發和投資,當這一波風口過了以後,公司的競爭力就會嚴重下滑,因爲沒有了未來。

4、捨本逐末模型;

如果你想馬上解決問題,可能會選擇治標不治本的方案,雖然當下看似解決了,未來卻會多次發生同樣的問題。最好的解決辦法,還是要從問題的源頭入手,既要治標又要治本。

5、飲鴆止渴模型;

有些解決問題的辦法,帶有一些嚴重的副作用,我們最好不要選擇這一類的方案,否則事情可能會變得越來越糟。

6、意外之敵模型;

如果處理問題的辦法不周到,有可能傷害了盟友,引起雙方對抗,朋友變成了敵人,最終兩敗俱傷。

7、富者越富模型;

人們總說,窮人變得越來越窮,富人卻越來越富,這是有一定的道理的。在一個資源有限的系統裏,只要激活了增強迴路,就會出現這種情況,最典型的就是在幣乎裏,KEY越多的人,未來KEY肯定越來越多。

8、惡性競爭模型;

如果雙方都是爲了踩着對方上位,競爭就會越來越激烈,最終朝着大家都不期望的方向發展。

9、目標侵擾模型

一些目標看起來難以實現,於是人們就降低了目標的標準,想着一步一步來,但是,多數情況下,我們就會陷入自滿的狀態,以爲短期目標實現了就完事大吉了,最終就會導致人們得過且過,目標越來越低。

接下來的幾天,我們就藉助這些基本的模型,拓展開來對其進行更加深入的瞭解,看看過去的人們怎麼預測的未來,再看看今天的人們眼裏,未來是什麼樣子。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