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滿足於眼前容易實現的小目標

這是日更1000天計劃的第一百九十四天

今天我們來看系統動力學常用的最後一個模型組:鎖死模型組,這個模型的標準,就是期待中的調節迴路,遭遇意外的調節迴路,最終出現零和博弈的局面。

鎖死模型組包括惡性競爭和目標侵蝕這兩個模型。

1、惡性競爭;

以前做外貿的時候,對惡性競爭還是深有體會的。

當初我們賣的產品是新材料製造的廚房用品,因爲產品新穎,所以利潤高。於是很多廠家開始眼紅,跟着進入這個行業。但這個產品太新了,當初連海關編碼都可以使用好幾種類別,因爲連海關都搞不清這個產品屬於哪種大類,產品在國際上也沒有一個通用的標準。

客戶採購產品時,標準往往都是和工廠商量後確定的,這也就給那些工廠降低品質、以次充好,從而降低價格搶奪市場的機會。

我們公司在那段時間堅持了底線,一遍一遍地向客戶解釋爲什麼我們的價格比較貴,我們和別人的質量到底有什麼差別,但是最終聽進去的人,只有一半不到,很多人在搞不清質量差別的情況下,還是喜歡便宜的,其中就包括我們的一些老客戶。

一開始對方覺得皆大歡喜,價格便宜了,銷量更大了,工廠賺錢,國外的進口商也賺錢。但是,隨着消費者的使用體驗越來越差,投訴越來越多,大家漸漸發現,東西沒人要了。

即便我們堅持自己的產品品質,最終也贏回了那些國外客商的信任和尊重,但是市場被破壞了,消費者不再相信這個產品了,誰也無法挽這個局面。這就是惡性競爭帶來的後果。

博弈論裏面著名的“囚徒困境”例子,最終形成了都坦白的納什均衡,本質上也是惡性競爭的結果,因爲兩個囚徒,誰都不想被人揹叛而獲得最重的懲罰。

惡性競爭的本質,就是你自我修復的調節迴路傷到別人,從而加強了對方的調節迴路,又反過來傷害到你。

想要破解惡性競爭,最好的辦法就是要做到或者意識到,合作的收益大於背叛的誘惑,從而構建出某種穩定的均衡。

2、目標侵蝕;

目標侵蝕的本質,就是當用改變行爲的調節迴路縮小差距遇到阻力時,改爲用降低目標調節迴路來縮小差距的方法。

簡單來說,就是事前定的一些目標看起來難以實現了,這時候,人們不是提高執行力,從行動上進行改變,而是降低了目標的標準,原來想跑10公里,現在感覺跑不動了,先完成1公里的目標吧~~

這種做法,有時候被人們解讀爲:將大目標分解開,先完成階段性小目標,然後一步步朝着大目標前進。

然而,多數情況下,當我們完成小目標的時候,容易陷入自滿的狀態,以爲短期目標實現了就萬事大吉,最終卻導致人們的目標越來越低,得過且過。

有一個朋友,當初和我一起決定開始寫作日更1000天的計劃,但是我們走的路線不同,我直接將1000天定爲目標,而他把日更100天定做小目標,準備先試試看。

當我們都寫到100天的時候,我的計劃沒有任何改變,繼續前進;而他卻覺得,既然已經完成了100天的小目標,乾脆休息幾天,調整一下精神狀態再繼續寫。

然而,他這一休息,就再也沒有重新開始過,每當他想重新開始寫的時候,就想再調整調整,最後,他覺得,反正都已經日更100天了,看起來也沒什麼難度,就不繼續了。現在,他又開始挑戰100天英語學習計劃。

這是一個典型的目標侵蝕的案例,因爲滿足於小目標的實現,而忽略了自己當初的大目標。

當你的目標一點點被侵蝕的時候,雖然你會感覺越來越舒適,但其實,你離真正的目標越來越遠。

英國小說家毛姆曾經說過:只有平庸的人,才總是處於最佳狀態。

想要打破這種模型,最好的辦法,就是用精確的數字設定出自己的目標,不給自己留餘地,最終才能做到一往無前。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