啓蒙時代的政治與文學

十八世紀是歐洲乃至整個人類歷史上一個非常重要的時期,是資本主義有意識的社會政治革命的和經濟文化的革命時代。隨着資產階級和中產階級的壯大,城市人口的增多,舊制度與民衆的民生平等的要求,使得社會矛盾空前激烈。一大批啓蒙思想家和文學家在無神論和樸素唯物主義的指導下,照亮了人們的理性和智慧,衝擊動搖了封建政治經濟和思想的基礎,促使人們徹底擺脫宗教迷信和專制主義的束縛。

啓蒙運動最早從英法兩國開始,然後逐漸擴展到德國、荷蘭等諸多國家,這一時期涌現出許多思想家和文學家,他們都以理性作爲思想武器,將批判的矛頭指向封建主義,爲推翻歐洲封建專制制度的資產階級革命做了思想和輿論上的準備。

在英國,1688年的光榮革命結束了封建復辟王朝的統治,1689年《權利法案》的頒佈和1701年議會通過的《王位繼承法》更是爲君主立憲制政體奠定了法律基礎。因此十八世紀的啓蒙運動對於英國的啓蒙思想家們只是一種用來鞏固現存資產階級政權的手段和武器,帶有顯而易見的改良色彩,啓蒙工作的進行也多半採用溫和的、諷刺的方式,頗有一種“溫水煮青蛙”的樣子。

英國啓蒙主義時期文學最具代表性的三位文學家及其代表作,斯威夫特的政治諷刺小說《格列佛遊記》,作者藉由主人公梅爾.格列佛船長之口講述了一系列極具幻想性的故事,批判了十八世紀前半期英國各種不合理的制度、揭露了殖民戰爭 的殘酷,反映了統治階級的腐敗和罪惡;笛福的《魯濱遜漂流記》被認爲是歐洲長篇小說的奠基之作,這部小說是英國資產階級迅速發展和封建階級快速沒落下的產物,主人公魯濱遜冒險者的形象和16世紀英國爲進行早期原始資本積累而野心勃勃開拓海外殖民地的冒險者形象如出一轍;亨利.弗爾丁的《湯姆.瓊斯》,寫棄兒湯姆.瓊斯和貴族小姐蘇菲婭在經過門第之見、壞人離間最終走在一起的愛情故事,弗爾丁堅持“按照人性本來的面目來描寫人性”將老套的故事放進18世紀英國社會的大背景裏,通過各色各樣的人物和各種各樣栩栩如生的生活場景展現了十八世紀英國的社會習俗,暴露了資產階級的虛僞,諷刺了他們唯利是圖的本質。

法國的文學是啓蒙主義文學中最激進的一派,18世紀在法國被稱爲“光明世紀”。法國啓蒙主義文學從18世紀20年代正式開始,50年代到達高潮,一直持續到1789年法國大革命爆發,因此我們完全有理由將法國啓蒙運動視作大革命的思想準備階段。

18世紀20年代,法國專制主義政體嚴重阻礙了資產階級的發展,貴族和新貴族之間、貴族和第三等級人民之間的矛盾日益尖銳,啓蒙運動便在此背景下應運而生,法國的啓蒙思想家諸如孟德斯鳩、伏爾泰、盧梭、狄德羅等人更是不遺餘力地通過著書的方式宣傳反封建反宗教的思想。

孟德斯鳩作爲法國第一個啓蒙作家,他的著作《波斯人信札》通過寫波斯貴族青年鬱斯貝克和朋友黎伽到法國遊厲時的所見所聞以旁觀者的立場去評價法國當時的社會,在這部作品中孟德斯鳩無情地揭露了法國專制制度,將批判的矛頭指向了、“太陽王”路易斯十四,並讚揚了英國資產階級革命中英國人民所表現出的勇敢和毅力,向傳統思想發起了有力的挑戰。伏爾泰的代表作有《老實人》、《查第格》等,他在反對君主專制的同時又主張“開明專制”,這反映了他思想上的侷限。被稱爲“人民主權的捍衛者”的盧梭則另闢蹊徑從教育的角度出發,把封建教育和封建社會制度看做人性的枷鎖,在他的作品《愛彌兒》中他主張人們通過自身實踐獲取認知從而養成自由、獨立的個性。狄德羅是百科全書派的代表人物,他的作品《拉摩的侄兒》裏主人公“拉摩的侄兒”這一形象極其矛盾,善良與粗鄙、愚蠢與聰明、正確與錯誤在他身上完美的融合,他唾棄上流社會的紙醉金迷但又是他們的幫兇,正是這種矛盾行爲和心理的刻畫揭示了不道德的社會對人心理和人格的摧殘,深刻的描繪出了成長中的資產階級社會的心理特徵。

處於同一時期的德國,啓蒙運動的背景卻和英、法兩國南轅北轍。18世紀的德國仍然處在封建生產關係爲主的社會中,政治上四分五裂、小國林立、紛爭不斷,由此濃厚的民族特色便成爲德國這一時期啓蒙思想的特點。

18世紀70年代到80年代中期爆發的“狂飆突進”運動是德國啓蒙運動的高潮,該運動以反對封建特權和封建束縛爲手段,以達到結束分裂局面並實現民族統一的目的。德國民族文學的偉大代表之一席勒是這個運動的積極參與者,他在這一時期的代表組《強盜》、《陰謀與愛情》都以悲劇告終的故事表現了反對封建暴政,提倡人道主義和鼓吹個性解放的主題。與席勒同名的歌德是德國第一位世界級的作家,他的詩劇《浮士德》和小說《少年維特的煩惱》都讓我們看見了德國資產階級在推翻封建社會進程上的軟弱無力但同時也讚揚了德國新興市民階級對理想生活的追求,要求個性解放的態度。值得一談的是,1789年後席勒和歌德開啓了長大十餘年的合作,形成了德國文學史上著名的“魏瑪古典時期”,這一時期思想家和文學家繼承了探索德國民族的前進道路的重任,但由於當時資產階級革命條件尚未成熟,因此他們也只能在文學和哲學方面取得進步由此將德國古典文學推向了一個新的高峯。

總的來說,啓蒙時期各國的文學深受其政治的影響,是其政治在文學上的物化狀態。其主題思想都離不開反封建反宗教追求思想自由和個性解放等等類似的範圍,小說的批判性質極強,有強烈的思想性和政治傾向性;小說的情節也多以平民和貴族的鬥爭展開,擅長塑造普通人的正面形象;在小說體裁上則創造了許多諸如哲理小說、書信體、對話體之類的新的文學體裁;當然作爲一場思想啓蒙運動下的文學,這個時期的小說最大的侷限就在於說教性強,注重傳播思想而輕視人物形象刻畫。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