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產品經理何去何從?

2019是市場非常差的一年,大量中小型企業倒閉,很多人被公司裁退。在互聯網寒冬這樣的大背景下,很多未入產品坑和已入產品坑的童鞋憂心忡忡,不知何去何從。

筆者將結合曾經的經驗和教訓,總結了四點,希望對大家有一定的幫助。

一、轉行要乘早

中國的應試教育導致高考的填寫志願時候絕大部分人不知道選擇什麼專業,即使知道選擇什麼專業,而在高考競爭這麼激烈的情況下,能如願以償選到自己感興趣專業的概率相當小。

而上面的情況會直接導致很多大學生畢業之後會面臨轉行的問題。而互聯網因爲自由、平等、薪資高等因素,備受年輕人青睞。

不過轉行就意味着:放棄了大學專業背景,放棄了同專業的人脈,放棄了幾年工作經驗,一切得從0開始。

而從0開始進行切入市場,註定大部分人剛開始只能到小公司去積累經驗,而第一家公司對你下一份工作又有直接影響。如果沒有突破性的進步和合適的機會,會造成一種怪圈:一直只能在小公司之間進行跳轉,進入不了名企。

年齡越大,學習積累時間更短,上升通道也隨之變窄,因此轉行最好乘早,這樣纔有更多躍遷到大公司的機會。

所以筆者建議想轉行的大學生,最好在大二、大三時就要積極去做自己的職業規劃,明確未來三五年,自己的目標行業是什麼?目標職位是什麼?目標公司是什麼?提前去做實習,爲後面轉行做好鋪墊。

二、行業之間門檻越來越高 

互聯網前半段的粗獷型模式已經走完,後半段必然要求垂直領域深耕。這也導致現在產品經理按行業、端、工作內容切割的越來越細,具體分類可見下圖:

而這樣更爲精細的劃分就會導致不同領域之間切換的門檻也越來高。比如教育行業的要跨入互聯網金融這塊,因爲沒有做過相關的業務經驗,一般會被拒之門外。

因此,建議在選擇行業領域方向時,先選擇感興趣的,不能選擇到目標公司崗位的,也建議選擇優先級爲:行業>崗位>公司,後面伺機而動。

三、不要侷限於執行

入了坑位之後,產品經理剛開始就是從畫原型、畫流程圖、寫文檔入手,然而很多人因爲思維定式,覺得產品經理就是幹這活的。這樣的產品經理是最低段位的,可替代性太強,任何不笨的人,做個三個月,也可以達到這個水平。

那麼要突破這個階段,就得有四種做產品的認知:

(1)要有精準的需求洞察能力,能準確判定別人的真實需求是什麼,能發現潛在的商機。

(2)功能不是憑空想象的,任何功能一定是要根據目標用戶所在場景的具體需求走的。

(3)用戶體驗非常重要,從戰略層、範圍層、框架層、結構層、表現層不斷打磨產品。

(4)溝通能力很重要,主動協調各方資源,推進項目的進展。

而要做到上面這三點,需要自己不斷去學習、去實踐,理論和實踐相互驗證,形成自己的產品知識體系及做事風格。

四、提前爲被裁掉和跳槽做準備

隨着互聯網寒冬的襲來,HR的裁員策略一般會先避開:老闆的老鐵、核心崗位人員,其他的人員會按照:入職時間、年齡、薪資、部門、崗位、績效、考勤、試用期、合同到期等綜合因素排序。

唯一的宗旨就是,不觸及老闆利益的前提下,儘可能的降低公司的人力成本。

面對這樣的情況,產品經理就得考慮下目前公司的經營情況,是否有人罩着你,自身是否在公司核心產品線上,對公司的業務熟悉度及自己的專業程度及能力的可替代性是否比較低。

如果自己在上面的問題都爲否的話,那就得注意自己是否將成爲被裁的對象。

作爲職場人,要時刻爲被裁及下一次的跳槽做好準備。

個人能做的有兩點:

(1)努力提高自己職業的專業度,讓自己各方面不可替代,這樣也不會愁沒出路。

(2)改變單一的收入來源,想辦法擴展其他收入來源,抵禦失業風險。

總之,要進入或者已經入了產品坑的童鞋,請提前佈局,選好適合自己的方向,不斷提高自身的專業水平及抵禦風險的能力,爲未來做好準備。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