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設計得很差的網絡,讓捷哥陰溝翻船

一個設計得很差的網絡,讓捷哥陰溝翻船

 前言:
         離開遵義的前一天,捷哥終於是跳着腳發了一回脾氣。哎,這幫人真的以爲網絡就是插上網線就能通的,認爲搞網絡沒有技術含金量。我問問大夥:當一個通過了CCNA,CCIE筆試,並且有4年從業經驗的人,到一家公司去應聘,拿的薪水和應屆畢業生相當,還沒有HR的工資高的時候,你還幹不幹啊? 如果你去到一家公司,空有一身本事沒有用武之地,憋屈不說還經常被人無端指責,你還幹不幹?有人說:幹啥啊?神經病吧? 沒錯,捷哥沒有病,所以跳槽走了。


咱先來說說到底是怎麼一回事?
      話說是遵義新蒲客運站網絡調試,從10月28日,正好是NBA湖人隊揭幕戰那天開始的,到捷哥走的那天12月9日,這個網絡還有一個故障懸而未決。這事,落到捷哥頭上,他算是丟臉都丟到太平洋去了。不過這個事情完全不能怪捷哥,因爲這個網絡不是他設計的,也不是他去進行設備上架和接線操作的。捷哥只是被項目經理認爲是:”這傢伙會配置VLAN,會調試設備,拉他去看看“。所以,捷哥做了替死鬼。反正我是覺得這個網絡設計得糟糕透了。我們先看看網絡拓撲圖:
圖片
 
從圖上來看,整個網絡也只有7個交換機,一個核心設備,華爲S7703,一個匯聚層設備,華爲S5700,三個接入層交換機華爲S2700,就這麼個網絡,捷哥平時上課的時候教學生做實驗,交換機數量比這個多多了,也沒見出啥問題。不過請仔細看這個網絡結構,就算是個剛從北大青鳥或者YESLAB出來的學員,也一眼能看出問題:
問題1:網絡交換機爲什麼不做冗餘?
圖片
兩臺負責數據網絡通信的接入層交換機,直接接入了核心層交換機,按道理來說,設計這種簡單網絡的時候可以不用遵循”核心層“、匯聚層、接入層這樣的層次結構,但是這裏一個很致命的問題:數據網絡交換機,兩臺S2700爲什麼不互聯呢? 如果其中任意一條鏈路斷線了,那這修復工程量該有多大?哦,忘了說了,核心交換機放在二樓,一臺網絡交換機放在一樓,一臺網絡交換機放在二樓電井裏。切……把這種可網管式交換機放在如此高的位置,要爬×××才能夠得着的位置也真是醉了。

問題2:這個接線太不符合規範了

圖片

 匯聚層交換機,S5700,大家看到了沒?它沒有直接和S7703連到一起,反而轉向去連了數據網絡S2700。額…… 捷哥表示自己做了4年網絡,也和大牛一起商討過,沒見過這麼接線的。不過捷哥頭上那位項目經理表示:”如果視頻監控的流量過大,直接拔了S5700和S2700之間的線就可以了,這叫做物理隔離!“ 噗………………!!! 捷哥表示自己喝了一口水差點沒噴出來。發現廣播量大的時候用斷開物理鏈路去解決問題,這就跟一個人眼睛疼,你挖了他的眼睛沒啥區別了。這幫人總是說捷哥會劃VLAN,但你他媽要知道VLAN是啥啊? 

於是,處理結果就是:捷哥想動手畫VLAN,可惜當時不知道網絡拓撲圖,他那幾個同事也沒給他說網絡拓撲。只能稀裏糊塗的給數據網絡配置了一個172.16.0.0/16,用USG6350直接充當了DHCP服務器。卻不知道,所有的監控攝像頭和無線AP都被一個”徐總“手下的給配置了192.168.1.0/24的IP,這下可好,沒劃分VLAN,一個廣播域裏存在了兩個網段。當然,在11月7日以前捷哥不知情。

後來,問題接踵而至。
進站口的工作人員表示上不了網,於是捷哥再次辛苦一下他的大寶,從遵義匯川區開10多公里的車,期間還越過了東環線、長沙路這樣的堵車點,趕到新蒲客運站。發現的問題是什麼呢? 當捷哥把筆記本電腦接在網線上的時候,發現電腦是可以從DHCP服務器獲取到172.16.0.0/16,但就是上不了網。當捷哥聽說進站口的網絡信號是靠着無線AP橋接過來的時候,如下圖:
 圖片
捷哥以爲是無線AP信號不好,建議使用架空線纜的方式。但是3天以後,一個電話讓捷哥暴跳如雷。

電話裏是那個“徐總”打來的,他說,無線IP都是192.168.1.0/24網段的,你幹嘛要給數據網絡配置172.16.0.0/16啊?捷哥當時正在吃飯呢,聽到那個電話捷哥就蒙了!怎麼?一個廣播域裏還有兩個網段?而且是被俗稱爲“垃圾IP”的“192.168.1.0/24”。結果電話那頭捷哥被噎了:“你懂不懂網絡啊?搞不清楚情況就亂配IP?” 這下子,讓捷哥發了脾氣。 
後來解決問題,就是捷哥和徐總把所有的視頻監控、所有無線AP都改成了172.16.0.0/16網段,算是暫時解決問題了。 
不過回到公司,捷哥又遭到搞弱電的項目經理噎了一嘴:“你把所有監控都改成172.16.255.0了,然後你又在防火牆上拒絕了172.16.255.0/24,那你就不怕那些能正常上網的電腦獲取到172.16.255.0?” 噗!…… 捷哥又差點沒鬱悶死。 172.16.0.0網段,6萬多個IP地址,新蒲客運站纔多少個終端,分配到底恐怕也不會得到172.16.255.0這裏去吧,而且DHCP可以設置排除地址,這點,捷哥早就考慮到了,把172.16.255.0--172.16.255.254這段IP地址排除出DHCP地址池就能搞定。

最後不到一個星期,新的問題又來了,只要是客運段的大屏一開,網絡就卡得不行。這很顯然是大量的廣播流量影響了數據的傳輸。看來,VLAN的劃分已經是在所難免了。不過,真的要去劃分VLAN的時候,還有3個問題擺在面前:
(1)劃分VLAN需要知道網絡邏輯結構,也就是需要畫拓撲圖,捷哥可以在所有交換機上使用lldp enable開啓發現命令,然後使用display lldp neib brief來查看交換機的鄰居,這樣能畫出拓撲圖
(2)  VLAN劃分好了,但是交換機哪些接口是接數據網絡的?哪些接口是接監控設備的。這個倒是可以通過交換機上貼的標籤去查看。看來這羣弱電工程師還是知道要給線纜打標籤
(3)這個問題非常致命:
在新蒲這邊的核心交換機S7703上,有一條GPON專線,直接接到了涼水井總站,其目的是新蒲的售票服務器要和涼水井總站互通。如果要在新蒲這邊的交換機劃分VLAN,那麼,那條GPON專線就需要改成trunk鏈路。但是讓捷哥沒氣死的是:涼水井總站那邊負責網絡的小夥,也他媽是一個不懂裝懂的二貨,他告訴捷哥說:“我們這邊有兩個服務器,一個是192.168.0.0網段的,一個是192.168.1.0網段的,你要劃了VLAN我們整個網絡都要崩潰。” 捷哥心想:媽的,又是碰到一個廣播域內跑兩個網段的齷齪設計。 
 
如果按照項目經理說的:你就把監控和大屏的鏈路找到,用VLAN強行分離,反正監控和大屏又不需要上網。但是這樣做,又出現了一個致命問題:
圖片
看見一條鏈路了吧,就是接着無線WIFI的鏈路。從二層交換機S2700接入WIFI,通過WIFI橋接的方式連接進站口的辦公室。偏偏又在進站口辦公室用了一個非網管式的8口小交換機。這就意味着,從機房到進站口辦公室只有一條鏈路,所有需要上網的信息點和監控攝像頭都被弄到了一條鏈路上。這意味着:如果你強行劃分VLAN去隔離,要麼監控攝像頭不能用,要麼進站口辦公室電腦無法上網。如果不強行劃分VLAN, 那這個大屏和監控運行導致的網絡延遲增大這又無法解決。怎麼辦?

PS:這條鏈路已經被項目經理看出了問題,在施工的時候出了點施工事故,挖斷了一條光纖的纖芯…… 但是勞務方那個SB徐總堅持說自己的施工沒問題。但沒問題這個網絡能出那麼多的故障?

那隻能是按照正常程序劃分VLAN了,使用VLAN間路由就可以完全解決這個問題。
VLAN 10劃給數據網絡,配置IP地址段:172.16.10.0/24
VLAN 20劃給監控攝像頭和監控服務器,配置IP地址段:172.16.20.0/24,在防火牆上不給這個網段做NAT,它就完全上不了網了
把那條帶着WIFI橋接的鏈路劃給VLAN10,給那邊的監控攝像頭配置172.16.10.225--172.16.10.254這段IP,最後在三層交換機上用ACL把這個地址段DENY掉,再在DHCP服務器上將這段地址排除掉就OK。

但是問題呢:
1、涼水井那條GPON專線怎麼處理?
弄一個一兩百塊錢的小路由器,把那條GPON專線接在路由器上就可以解決。
但是捷哥又要吐槽一句:新蒲客運站和涼水井客運站,Internet出口都是使用靜態IP的, 這是一個典型的L2L ×××的理想結構,你他媽的非要用什麼GPON,錢多沒地方使是吧?

2、而且那羣不懂裝懂的人,在網絡結構尚未規劃好的時候,已經給80多個監控攝像頭(也就是終端)都配置好了靜態的IP地址,而且還是192.168.1.0/24這段垃圾IP地址。 這個只是增大一下工作量就搞定。

後來,捷哥毛了,拍屁股走人。這個網絡捷哥懶得去解決了,爲啥呢,丟人啊!!當捷哥最後忍無可忍去找老總反饋的時候,老總首先想到的去找ISP,你他媽這和ISP有毛線關係? 這羣人就以爲網絡就是拿交換機一插能通就行,不懂裝懂的人太多。
最後,捷哥不得不總結一下這個網絡的問題
(1)設計不符合常規
        俗話說:網絡分層,TCP/IP五層,弱電工程師負責物理層,這本來就是最底層的。網絡工程師負責上四層。底層是給上層提供服務的。所以按照網絡設計流程,是網絡工程師根據實際需求畫網絡邏輯結構圖,也就是拓撲圖,再根據具體選型的設備來決定哪些接口是設備互聯接口,哪些設備時接終端的。弱電工程師只管去根據拓撲圖布點和佈線即可。 問題是:這個新蒲客運站的網絡是已經接好線了,然後才讓捷哥去劃分VLAN,連拓撲圖都沒有,你說怎麼劃? 

(2)嚴謹性的問題
        網絡工程師考慮網絡的角度,首先是這個網絡能否正常穩定的運行,能承受多大併發流量? 所以在設計的時候一開始就要考慮各種不利因素,防患於未然。 而這個網絡呢,當捷哥去問那羣弱電工程師問題:“這個客運站一天能接多少乘客?有多少乘客要用WIFI?”被那羣人用:“沒多少”就給糊弄了。而且那羣弱電工程師總認爲捷哥嫌他們設計的網絡很糟糕,還指手畫腳的。 但問題是,這個網絡不止糟糕,簡直糟糕透了。

最後,捷哥補充兩句
1、一般來說,設計網絡的時候都是先考慮轉發設備,最後考慮終端。也就是說先把交換機VLAN配置好了,VLAN間路由測試通了纔去配置終端的IP地址。
2、192.168.0.0/24和192.168.1.0/24這段IP地址叫做“垃圾IP”,在局域網IP地址規劃的時候不能用。爲什麼呢?因爲現在很多廠商的無線路由器LAN端默認IP不是192.168.0.0/24就是192.168.1.0/24,如果你在局域網的網段使用“垃圾IP”,就會和無線路由器的LAN端發生IP地址段衝突。你說“改了路由器LAN端地址不就可以了嗎?” 拜託:不是所有人都會改那個玩意的,網絡工程師在設計網絡的時候,還是要考慮到方便菜鳥使用。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