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製造業陷入虛假繁榮的尷尬狀態

步入後生存時代改造迫在眉睫
中國製造業的崛起,是全世界認識和解釋中國經濟增長的一個主要切入點及理由,製造業爲中國贏得了“世界工廠”的美譽。但是,大多數學者對這個舉世矚目的大工廠目前的生存狀態以及未來的發展方向並不樂觀,在製造業繁榮的表象下面,潛藏着某些被忽視的深層次的問題。
今年12月21日,在廣州亞洲國際大酒店舉行的“2006製造業信息化成果交流會”上,廣東省信息產業廳領導、珠三角近600位企業的CEO、CFO、CIO深入探討了中國製造業未來發展的相關問題。
製造業虛假繁榮下的危機
在“2006製造業信息化成果交流會”上,廣東省信息產業廳領導指出,此次交流會的 大背景爲中國製造業陷入虛假繁榮,信息化改造迫在眉睫。在超過150%的產出增長速度與不到4.5%的銷售利潤率的鮮明對比下,關於“中國製造業是否陷入 虛假繁榮”的爭論已經不再是一個無意義的僞命題。
來自國際的數據也不容人樂觀。11月初,摩根大通和研究與供應管理機構公佈報 告:作爲衡量制造業景氣狀況最重要指標的全球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從9月的54.7降至10月份的53.9,已經達到了14個月以來的最低點。 不僅如此,全球產出和新訂單增長跌落到了2005年8月以來的最低水平,其中美國、日本以及中國的製造業發展速度明顯趨於緩慢。摩根大通分析師 DavidHensley表示,這個不斷降低的PMI指數已經預示着全球製造業將會繼續走軟。
這無疑給中國製造業拉響了紅色警報。在經過了10餘年的迅猛發展期後,以近 6200億美元的產出規模,一躍成爲了全球製造業中心區域的中國開始面臨高速成長後遺症。“目前中國製造業每年156%的產出增長令人驚歎,可悲哀的是, 這些企業的平均利潤率只有不到4.5%。之前依靠全球製造業整體上揚的趨勢,中國企業即便在較低利潤率狀態下也能維持生存和成長,可是如今狀況卻有所改 變。”業內專家提醒道。
實際上,中國製造業的低利潤率早已被產業界所關注。“低成本既成就了中國製造 業,同時又讓這個產業陷入兩難境地。”該專家認爲,“低成本在初期幫助中國製造企業迅速在全球市場佔據了可觀的份額,然而隨着製造成本和員工工資的不斷提 升,製造企業的盈利水平卻不斷下降,因爲他們爲了保住市場份額和固有客戶而不敢在價格上稍有異動。”
一個共同的看法是:單純依靠訂單生存的產業模式是造成中國製造企業窘境的一個重 要原因。調查顯示,由於缺乏有效的流程控制和管理體系,造成了大量國內製造企業只能對眼前的訂單疲於應付,而對企業的整體發展戰略和未來目標缺乏規劃。這 種狀況使得許多製造企業在原材料價格不斷上漲以及人力成本和管理成本持續增加的狀況下,利潤不斷縮水。
實際上,中國製造業整體一直未能擺脫高損耗和低效率的困局。改革開放以來,中國 年均經濟增長速度接近10%,但如此的高速發展是以傳統的“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來帶動產出爲代價。有數據顯示,中國每年創造世界4%的國民生產總 值,卻消耗着世界上15%的淡水,25%的氧化鋁,50%的水泥,28%的鋼材,如此巨大的損耗觸目驚心。可相比之下,我國製造業的勞動生產率卻僅爲 3.8萬元/人年,是美國和日本的4%、德國的5.5%。面對上述狀況,中國專家都呼籲:“中國的傳統製造業在創造巨大財富的同時,也已成爲能源消耗的大 戶,改革已經迫在眉睫。”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