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執行力

 

一直在琢磨企業執行力這個題目,剛剛有個博友再提到這個問題,那就決定在這方面寫點東西。

一間很有執行力的企業,我認爲應該有四個特徵:


 

1)明確的方向 

2)清晰可見的企業文化 

3)企業行爲高度協調 

4)在市場上屢屢通過創新的手法不斷領先。


 

每年的龍舟大會,我們都可以看到以上四點在競爭,龍舟成員之間的默契是成功的一個重要因素,這個默契的基礎就是他們之間順暢的溝通,一個企業要有暢通的溝通,我認爲最少有以下三點:)


 

1)扁平化

2)開放的溝通機制與文化

3) 流程透明化


 

1) 層次多的企業一定會有很多內耗,很多中層管理層會變成公司的絕緣體,提高內耗,降低企業速度,很多基層員工的創新主意都會在中層消失,最後好的員工都會慢慢離開,所以我認爲衡量企業溝通能力的指數是企業的扁平度,這個一定要堅持來保證企業的執行力。


 

2) 再好的企業也會有遇上溝通不順暢的時候,關鍵是企業具備一個開放溝通的文化與機制,確保好的主意不會胎死腹中。開放的溝通是企業的價值觀,企業行爲,需要領導層長期的培養,堅持,以身作則來實施。需要配套的管理機制與工具來確保這種行爲得到保障。


3)廣州市某區在英明區長的領導下,實現了電子政務,其中一個重要的功能是流程透明化,所有需要審批的文件的行蹤在網上一目瞭然,以前要好幾個星期才批下來的現在幾天就完成了,


 

企業的溝通能力越強其執行力就越高。那現在我們討論一下我們溝通什麼,誰跟誰溝通,溝通後需要做什麼來跟進。爲了簡化我們的討論,我們假設企業組織分爲高層,中層與基層。



高層:

確保將企業的方向很清晰的與中層來溝通

要求中層將企業方向“運營化“

通過不同的機會與基層溝通來確保基層對企業方向有清晰的理解


 

中層:

充分理解企業的方向

將企業方向“運營化”(分佈工作到基層)

通過業務的檢查來確保執行到位


 

基層

通過中層理解企業的方向

配合中層來制定企業方向的運營細節

將執行過程中的觀察反饋到中層與高層


通過管理機制與工具,一個開放,雙向的溝通環境才能建立起來。一間溝通順暢的企業就是有執行力的企業。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