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 Hat Linux基礎】 磁盤分區詳細教程

實驗內容:


1、磁盤分區

2、格式化文件系統

3、掛載與卸載文件系統

4、文件系統自動掛載



實驗步驟:

Linux中掛接好新的硬盤設備並啓動主機後,系統會自動檢測並加載該硬盤,無需額外安裝驅動。


執行命令“fdisk -l”列出系統中所有硬盤設備及分區信息

wKioL1XZrUqzH-JTAAK2CmehNWU954.jpg


從上圖可以看出我的系統檢測出了2塊硬盤分別是“sda”和“sdb”都在dev目錄下,其中sda硬盤以經進行了分區。

sdb硬盤還未分區。


圖中:


  • Device:表示分區的設備文件名稱。

  • Boot  :表示是否是引導分區。是,則有“*”標識

  • Start :表示該分區在硬盤中的起始位置(柱面數)

  • End   :表示該分區在硬盤中的結束位置(柱面數)

  • Blocks:表示分區的大小,以Blocks(塊)爲單位,默認大小爲1024字節

  • Id    :表示分區對應系統ID號。83表示Linux中的EXT4分區、82表示Swap分區、8e表示LVM邏輯卷。


下面對sdb硬盤進行分區


執行“fdisk /dev/sdb”進入分區管理界面中


wKioL1XZsLbiWArYAANwFGhoED8894.jpg


在此模式下輸入m可以查看各種指令的幫助信息

wKiom1XZr5SC0nv3AALYPyJA2OA931.jpg


輸入“p”可以列出分區表,由於還未分區所以顯示爲空

wKioL1XZshHgA8UbAAHtZN-KiPQ925.jpg


輸入“n”可以新建分區,其中“e爲擴展分區”“p爲主分區”。選擇分區號時主分區和擴展分區的序號只能爲1-4!分區起始位置一般由fdisk默認識別即可,結束位置使用“+sizeK,M,G

wKiom1XZtN7SFsHLAAHgV7fb0yM555.jpg


創建擴展分區,擴展分區只能有一個

wKiom1XZtIXRGufNAAJLblDhT-U174.jpg


創建邏輯分區,邏輯分區起始分區編號爲5

wKiom1XZtcGioE3_AAGqRF5l-CA015.jpg


使用p列出分區

wKioL1XZusWBfvwdAALv0MX6j2c402.jpg


用“t”命令可以改變分區ID號,若不知道ID號可以輸入“l”查看

將sdb6轉換爲交換分區

wKiom1XZui6wXjAVAADyfX4shgU687.jpg


wKioL1XZvRLQ2zL_AALttRbb6l8995.jpg


使用“d”刪除分區

wKioL1XZvfrDzhzhAAMSqLCWFTk149.jpg


將sdb5轉換爲FAT32

wKiom1XZw7vxYA9uAANvtmEPy50528.jpg


使用“w”和“q”退出fdisk分區工具


w命令保存並退出fdisk分區工具,q命令不保存直接退出


wKiom1XZvYTjoWYzAAC_4btRwJg029.jpg


變更硬盤的分區設置以後,建議重啓一次系統或者執行以下命令:

wKioL1XZ0p6A-UxSAABS88PRbso154.jpg



在linux系統中分區建立以後還需要對分區進行格式化然後掛載到指定目錄,才能用於存儲。


使用mkfs格式EXT4、FAT等不同類型的文件分區



將sdb1格式化爲ext4文件系統


wKiom1XZxaKBqWs8AASRgudP2MA426.jpg


將sdb5格式化爲FAT32文件系統


wKioL1XZyJKBzCmWAACSly_FLe8120.jpg


使用mkswap初始化swap分區

wKioL1XZyROxwNVAAADv8T8rSEI128.jpg


對新增加的交換分區,需要用swapon命令進行啓用,反之swapoff命令可以停止指定交換分區。


使用free -m 命令查看內存使用情況

wKioL1XZyvazb47dAAKGinzH3dc439.jpg



掛載、卸載文件系統


mount命令的基本格式:


mount [-t 文件系統類型] 存儲設備 掛載點     //文件系統通常可以省略由系統自動識別



將sdb1分區掛載/mnt/目錄下


wKiom1XZy8XRtMvUAABVc_oU7BA843.jpg



掛載U盤設備用法也是一樣,通過fdisk -l可以查看U盤設備名稱


掛載U盤到/opt目錄下

wKiom1XZzWTQWsJTAAEABtWhAMA296.jpg


會發現有個全“?”號的文件夾,是因爲linux不識別中文導致的,可以執行如下命令識別中文:


wKiom1XZz5WzOxtcAAEdJKyv7hA203.jpg



設置文件系統的自動掛載


如果不設置自動掛載,重啓一次系統以後所有分區需要重新掛載。


通過vim編輯“/etc/fstab”來配置開機後自動掛載!


wKiom1XZ0deQBOJUAAHZS7yzDeo452.jpg


“/etc/fstab”文件從左到右包含六個字段如下:


  • 第一個字段:設備名或設備卷名

  • 第二個字段:文件系統的掛載點目錄的位置

  • 第三個字段:文件系統類型

  • 第四個字段:掛載參數,例如:defaults、rw、ro、noexec分別表示爲默認參數、可寫、可讀、禁用執行程序

  • 第五個字段:表示文件系統是否需要dump備份。一般設1表示需要,設0表示忽略

  • 第六個字段:用於決定在系統啓動時進行磁盤檢查的順序。0表示不檢查,1表示優先檢查,2表示其次檢查。根分區應設1,其他分區設爲2.


將sdb1分區自動掛載到/mnt目錄下

wKiom1XZ1ImT2uouAAIfjckNz0c347.jpg


使用“mount -a”可以掛載fstab文件中所有未掛載的分區,自動掛載編輯好後執行此命令如果不報錯說明沒問題

wKiom1XZ1arx2fdDAAA9DRlcYEg525.jpg



使用“df -hT”查看磁盤使用情況

wKioL1XZ2DHgTsAFAAF7PjPwe10460.jpg


從左到右七個字段分別表示:


  • 第一個字段:文件系統

  • 第二個字段:類型

  • 第三個字段:容量

  • 第四個字段:已用

  • 第五個字段:可用

  • 第六個字段:已用%

  • 第七個字段:掛載點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