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新海:尺有所長,寸有所短,你找到自己的優勢了嗎?

最近專科的大學生大二了,本科大學生大三了,都面臨着找實習崗位的情況。

不經意的聊天,沒有刻意去調查學生的職業生涯規劃情況,但是事實上,李老師與學生聊天之後發現,10個大學生,只有1個有明確工作目標。

還有的九個大學生,都是一句話,回答我

我問他們,這個社會就三個工作類別,銷售、文職和技術。你們打算做哪一個類別啊?

他們一句話的答案,讓我都無語了。答案是我需要三類工作都去嘗試一次,我才能確定。我適合什麼。

天啊。李老師聽了這句話,不光是無語啊,想淡定都難啊。

因爲每一位大學生,都經歷了6年小學,3年初中,3年高中,本科的話4年的大學的時間沉澱,總數16年啊。雖然專科是15年,學醫是17年,考研是19年,但是這10多年的時間,還不能確定自己未來的職業方向,真是太可怕了。

尚且不說中國教育體制的問題,咱就說說這思維層面,難到大學生想問題,都是說試試之後才能確定嗎?李老師認爲,每一個人的性格,職業傾向,適合做什麼,不適合做什麼,自己應該在上學讀書這些年有一個模糊的判斷,可以不準確,但是至少可以清楚銷售,文職,技術,選擇做哪一類。

之前我在上海聽課,一位知名培訓師說過這麼一句話,叫尺有所長,寸有所短,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優勢,長有長的好處,短也有短的作用。細細品味這句話,非常的有道理,說出了,每個人在社會的價值核心所在,可是呢,今天的大學生,並不能找到自己的長,還是短,這是最可怕的。

李新海:尺有所長,寸有所短,你找到自己的優勢了嗎?

都說知己知彼,如果不能知己,未來在社會工作,那又怎麼能知己知彼,人要能正確的認清自己,看看自己的長相,看看自己的心態,看看自己的知識和技能,看看自己的潛力,看看自己的慾望,看看自己的目標,先用自己的一雙慧眼,把自己看清楚纔是最關鍵的。就算自己沒有慧眼,無法看清楚自己,那可以借力,借高人的一雙慧眼去看看你,他們對你的意見,如果你願意聽,那也是能幫助到你的,比如你要是聯繫李老師,我會給你做一個職業價值測評。

當然了,話說到如此,李老師還是希望我們的大學生朋友,乃至是目前已經在職場工作的成年人,可以提前認真的看看自己,瞭解自己,不可忙碌荒廢時間,人生短短數十年,或者的價值是什麼,每個人定義不同,而李老師的定義是,只要在這些年是有目標的度過,那就是有價值的,所以,別迷茫,如果你是尺,請找到你的長,如果你是寸,請找到你的短,發揮自己的優勢,讓自己的人生可以有更多的精彩。

而且昇華一下,那就是尺寸結合,長短爲王,也就是說,找到了自己的優勢,作爲前提,那之後的事情,就是和其他優勢的人在一起合作,去共贏。

一個人贏,怎麼贏都孤單寂寞

一個團隊一起贏,纔是樂趣多多。

期望所有的大學生少走彎路,期望所有的職場人的團隊目標早日達成。

李新海:尺有所長,寸有所短,你找到自己的優勢了嗎?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