粗糧雖好,吃多也傷身

現在的生活條件好了,很多人在飲食上就越來越細,越來越挑剔,對食物的口感要求也越來越高。


人們把碾磨好的糧食根據粗細程度分等級,顆粒細膩的就是細糧,粗糙的就是粗糧。


細糧是經過精細加工的,把糧食最外層的粗糙部分都去掉了,剩下中間最細膩的部分。細糧口感好,讓人很容易接受。


粗糧加工粗糙,保留了糧食的糊粉層和胚芽,含有大量膳食纖維,吃起來卻粗糙,很多人吃不習慣,不喜歡吃。


糧食中的維生素和礦物質主要都是分佈在糊粉層和谷胚中,尤其是維生素B1和煙酸。


我們身體的維生素B1和煙酸的主要來源就是在穀類中。


現在很多人都知道了粗糧的營養保留多,並且有越來越多的人在長期吃細糧中,出現了各類疾病,如各種皮炎,心血管疾病。


尤其是粗糧的膳食纖維還可以延長食物在胃裏停留的時間,延緩血糖的吸收速度,促進腸道蠕動和排毒,有預防和降低血糖的功效。


大家吃粗糧的就多了起來,有些是爲了降血糖吃,有些是爲了減肥瘦身,有些是爲了補充營養。


可是粗糧真的不是吃的越多越好,我曾經看見媽媽早上粥裏放各種雜糧,給4歲的孩子吃,然而4歲孩子的飲食應該是細軟,容易消化吸收的食物。


這個孩子脾胃虛弱的原因不是因爲肉吃的多,反而是因爲每天早上的雜糧粥。


除了小孩,也見過老人早餐吃雜豆粥,吃得腹脹,脾胃消化不良。


粗糧的膳食纖維能減緩腸道的吸收能力,也容易引起腹脹,長期大量食用也會引起身體營養吸收的障礙,反而會造成營養不良。


粗糧食用過多,會明顯延緩胃排空,引起胃反酸,過多的粗糧進入到胃裏面,可能導致食物積存。


當胃裏有食物積存的時候,這些食物就會裹着胃裏的胃酸,反到食管裏,造成反酸,對食管黏膜產生損害。


粗糧雖然好,但對老人、小孩等腸胃功能較弱的,以及胃腸道疾病的人,都需要適量,並且選擇適合自己的粗糧。


蕎麥、燕麥、高粱、糙米、黑米、玉米、小米等雜糧和各種豆類都屬於粗糧。


我們家常吃的粗糧是糙米,朋友家種,每年就要求碾磨兩遍,口感比市面糙米要更柔些,糊粉層和胚芽保留的卻也不錯,只是量少,每年就只能吃幾個月。


小米是一直吃的,早上的純小米粥是不斷,沒有糙米的時候,也會在煮飯時撒一把小米,彌補大米中的營養不夠。


玉米是在成熟時,偶爾早餐吃,我們家煮着吃比較多,時不時來上一根,尤其是阿古吃,我們會選擇嫩的給他。


每個人在選擇食物時要根據自己的身體來,不是別人吃的好就一定適合自己。


好的食物也不是越多越好,粗細搭配,才能滿足身體的營養所需,又能預防疾病的發生。

文中圖片來自網絡 侵權刪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