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加入科技巨頭數據分享計劃,其實是爲躲避反壟斷調查?

北京時間7月31日,Facebook、谷歌、微軟等科技巨頭實行了一年的“數據共享計劃”迎來了新成員:蘋果公司。蘋果方面表示:加入這一項目是爲了開發可互通的操作系統,以便將數據從iCloud上進行輸入和輸出。

蘋果加入“數據共享計劃”

2018年7月,谷歌、微軟、Facebook、Twitter聯合發佈了一項“數據共享計劃”,旨在尋找平臺之間移動數據的新方法。谷歌將該項目描述爲讓用戶“直接將數據從一種服務傳輸到另一種服務,而無需下載和重新上傳”。

Facebook數據中心服務器

一年後的今天,蘋果正式加入了數據分享計劃,iCloud也將成爲數據共享平臺,這意味着Facebook用戶可以不需要其他中間環節,就可以直接將Facebook的賬戶數據移植到iCloud平臺上。

這項計劃在GitHub上已經開源:
https://github.com/google/data-transfer-project

項目官網:
https://datatransferproject.dev/

所謂“數據共享”

據瞭解,“數據共享計劃”去年的版本已經支持照片、郵件、聯繫人、日曆和任務的數據傳輸,包括了來自Google、Microsoft、Twitter、Flickr、Instagram、Remember the Milk和SmugMug的公開API。參與者希望該項目將成爲一種比傳統API更強大,更靈活的替代方案。在自己的博客文章中,微軟呼籲更多公司加入這一項目,並表示:“可移植性和互操作性是雲創新和競爭的核心。”

該項目的白皮書中指出:

大部分代碼庫由“適配器”組成,可以將專有API轉換爲可互操作的傳輸,使Instagram數據可用於Flickr,反之亦然。在這些適配器之間,工程師還構建了一個系統來加密傳輸中的數據,爲每個事務發出前向密鑰。值得注意的是,該系統專注於一次性傳輸,而不是許多API支持的持續互操作性。

白皮書還表示:

可移植性的未來將需要更具包容性,靈活性和開放性,研發人員對這個項目的希望是,它將在任何兩個面向公衆的產品界面之間建立連接,以便直接導入和導出數據。

據瞭解,到目前爲止,大部分編碼都是由谷歌和微軟工程師完成的,他們長期以來一直致力於創建更強大的數據傳輸系統。

分享數據是爲躲避反壟斷調查?

去年,這一數據共享計劃經歷了一段特殊時期。

Facebook的數據泄露事件發生後,業界已經明顯感覺到用戶對於企業數據安全性的信任發生了動搖。而谷歌也一直在努力應對自己的API醜聞,不少用戶因爲第三方電子郵件應用程序對Gmail用戶數據處理不當表示強烈抗議。

儘管如此,Facebook仍然表示數據安全是他們關注的第一要務,負責Facebook數據下載產品的David Baser說:“我們首先要考慮用戶數據保護。數據分析API的一個好處是:作爲數據提供者,我們能夠關閉管道或對如何使用數據施加條件。如果使用數據下載工具,數據離開了我們的控制,它就真的完全暴露在外了,如果有人想將這些數據用於不良目的,我們真的無法進行任何補救措施。”

與此同時,科技公司面臨着比以往更加嚴重的反壟斷問題,其中許多都問題以數據訪問爲主。

美國國會和監管部門已經於今年6月決定對蘋果、谷歌、亞馬遜、Facebook 等四家科技巨頭展開反壟斷調查,以確定它們是否已經龐大到足以扼殺競爭並損害消費者權益的水平。此番大動作對於四巨頭乃至整個美國科技界來說,都將是前所未有的挑戰。

大型的科技公司競爭對手本就很少,所以當他們面臨關於監管和壟斷等新問題時,分享數據可能是將問題的嚴重性降到最低的方式之一。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