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的告别

以前一直很少去关注生老病死这些事,仿佛它离我们还非常的远。从自身的年龄上看,确实如此,但是这并不只是我们的课题,而是我们所关心的父母马上要面临的课题,所以值得提前关注。

人们常说,世界上的事常常是未知而又不确定的,但只有一件事它总有一天必然会降临,那就是衰老与死亡的宿命。既然人们无法回避这个问题,那就应该学会如何优雅地跨越生命的终点。

我近期在阅读的《最好的告别》就是一本讲述关于衰老与死亡,必须知道的一些常识的书籍。本书作者阿图-葛文德,一位印度新移民的后代,是白宫最年轻的健康政策顾问,是影响奥巴马医改政策的关键人物,也是2010年时代周刊全球100位最具影响力人物中唯一的医生。

虽然书还没看完,但感触颇深,所以写下来与大家分享一下。书里提到,虽然现在的医学和科技使人们拥有了更长寿的年龄,但活得久了,问题也就来了,长寿不代表不衰老,它只是个缓慢的一系列丧失的进程。老人们应该在这个无法独立应对日常生活的生命阶段到来之前做好心理准备,哪怕稍微想一想该如何生活。而对于我们来说,了解什么是老年人真正的危险,显得更重要。

书中的老年医学专家告诉我们,脚才是老年人真正的危险。

老人们面临最严峻的威胁不是癌症或者疼痛,而是跌倒。书中提到,每年有35万的美国人因为跌倒导致髋关节骨折,其中40%的人最终进了疗养院,20%的人再也不能行走。而导致跌倒的三大主要危险因素是平衡能力差、服用超过4种处方药和肌肉乏力,没有这些风险因素的老年人,一年中还有12%的机会跌倒,而三个风险因素都占齐的老年人,几乎100%会跌倒。

这让我想到了近期我身边也有因为独自居住在家摔倒,未被家人及时发现而在湿冷的地板上过了一夜的老人,送医后还因为骨科手术后突发脑部中风现在还在医院里长往。不仅自己受了不少苦,也让家人担了不少心。

医学专家告诉我们,医生的工作是维护病人的生命质量,这包含尽可能免除病人疾病的困扰,以及使他们能维持足够的活力及能力去积极生活。所以虽然无法阻止老人们身体和心智变老,但是可以想办法处理至少避免某些最坏的后果。比如提前去找一位足病的医生更好的照顾他们的脚,也可以改换一些有致晕乏力等不良效果的药品,或者多陪陪老人吃饭改善他们的饮食状态提升体力……

另一个重要的问题是了解老人们生存的目标是在他们衰老脆弱不再有能力保护他们自己的时候,如何使生活存在价值。

书中提到,人生的动力随着时间的变化,与马斯洛经典需求层次理论并不十分吻合。在成年早期,如同马斯洛指出的,人们的成长需求向外开放,寻求更新的经验更广泛的社会联系。而在成年的后半期,人们的优先需求显著改变,大多数人削减了追求成就和社会关系的时间及努力,缩小了活动范围。典型的例子是年轻人喜欢结交新朋友,不喜欢跟兄弟姐妹待在一起,而老年人却刚刚相反。研究发现年龄大了以后,人们交往的人减少,交往对象主要是家人和老朋友,他们把注意力放在存在上,而不是放在做事上,关注当下而不是未来。

这跟我父母现在的状态很像,我们家算是个大家庭,老妈家兄弟姐妹六个都在杭州,以前每年过年都一起轮着每家吃饭,平时过节或空闲时也会约出来聚会。随着年岁增加,现在我妈每周都会去我舅舅或大姨二姨家坐坐,也没什么特别的事,只是聊聊天,吃吃饭,看看大家的现状,如果能听听家人诉求,解决些小事,好像就会感觉到心安。能自由的安排时间物品,分享空间经历,拥有存在感和价值感是老人们生活满意度提升的关键。

书中提到斯坦福大学的心理专家劳拉卡斯滕森,通过一项追踪研究得出一个结论: 人们并不是因为年龄的增长,从在意实现拥有和得到,转而懂得欣赏日常生活的愉快和亲密关系;人们是因为开始觉得未来有限不确定的时候,关注点才开始由外转内,放在了日常生活的愉悦和最亲近的人身上。

-----我们如何使用时间,取决于我们觉得自己还有多少时间。当生命的脆弱性凸显出来,人们的日常生活目标和动机就会彻底改变,事关紧要的是观念而不是年龄。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