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七夕有點“鹹”》

鹹,是五味的一種,與“淡”相對應,有“味重”、“過火”的意思,故有人會用“不淡不鹹”來形容一道菜品的口感恰到好處。

看到這裏,可能有讀者就會產生疑問,這篇文章的主體不是七夕麼?怎麼扯到鹹淡上了?莫急莫急,且聽小弟慢慢道來。

衆所周知,今天農曆七月初七,是中華民族傳統的節日七夕節。試想一下,天氣溫暖,草木飄香,在晴朗的七夕之夜,與心愛之人並肩坐在上坡的草地上,擡頭仰望着天空上繁星點點,銀河絢爛,想象着牛郎織女踏過浩瀚的銀河來相會,此情此景,就差再來上一段《蟲兒飛》的BGM背景音樂助助興了,真是要多溫馨就有多溫馨,要多浪漫就有多浪漫。

所以,漸漸地人們開始習慣於將七夕認爲是中國般的情人節,有人甚至乾脆稱之爲“七夕情人節”。彷彿在七夕不去互訴愛意,約個會談個情,搞一些浪漫纏綿的行爲就根本不配談愛。

事實上,七夕原本與愛情並無太大的關係,七夕這個節日起源於漢代,又稱“乞巧節”、“少女節”,“女兒節”,這是少女們過得節日。在古時這一天,少女們會向傳聞中聰慧賢良、心靈手巧的九天織女乞求智慧與技藝,讓自己的針織女紅技法更加嫺熟,更加精湛,當然了這其中也包含着一些乞求姻緣巧配,待將來能夠嫁一個好人家的意思。

東晉葛洪在其著作《西京雜記》有描寫“漢綵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針於開襟樓,人俱習之”;《開元天寶遺事》中亦有唐太宗與妃子每逢七夕在清宮夜宴,宮女們各自乞巧的記載。

除了宮闈之內,七夕這一習俗在民間也經久不衰,代代延續,《醉翁談錄》記載:“七夕,潘樓前買賣乞巧物。自七月一日,車馬嗔咽,至七夕前三日,車馬不通行,相次壅遏,不復得出,至夜方散。”由此可見當時的七夕節是何等的熱鬧。古人往往從七月初一就開始辦置七夕乞巧物品,市場上車水馬龍、人流如潮,到了臨近七夕的那一天,街市上人山人海,車馬難行,絲毫不遜色於最爲盛大隆重的春節。

然而現今的七夕節,卻已有些異化,變得有點“鹹”,準確的來講,是有些“過火”了。

可以預見的是,在這一天裏朋友圈、抖音以及各大網上各大新聞貼吧社交論壇上,肯定又是無數喪心病狂般亂撒狗糧秀恩愛的男男女女,或者其他的什麼;另外社會上各大商場,珠寶化妝品購物專櫃一定是人滿爲患。

不知從何起,七夕似乎已經演變爲無良商販們的銷售狂歡節,實在是有些莫名其妙。

另外,從牛郎織女這個流傳了千年的故事來看,七夕之夜只不過是人家夫妻久別重逢,共訴相思之情的日子。“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無論怎麼看,這都是很悲情的事情。而現今我們卻藉機進行狂歡,是否有失妥當?

讓七夕迴歸乞巧本意,讓文化保持其傳統,莫讓我們的節日變得太“鹹”。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