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香·初心】夏遊和諧公園(散文)

作者晉城朗月  閱讀:657  發表時間2019-07-16 22:06:50

摘要:久居樊籠的我,在盛夏悶熱難耐的傍晚,逃離城市去尋一方清涼之地。秦嶺山下游人樂,和諧公園築諧和,秦嶺違建的拆除,耕地的復綠,給普通百姓帶來了怎樣的切實感受呢?

   盛夏,傍晚時分。

   被四周崛起的一座座高樓緊緊包裹着,這個破舊小區的空氣好像凝滯了,讓人透不過氣來。沒有一絲風,窗外小區的圍牆上,幾棵牆頭草沒精打采地傻站着,連搖擺的力氣都沒有了。樓前的冬青像不聽話的少年一樣,任性地向四面八方肆意伸展着枝丫,青綠中略微有點泛黃的冬青葉,似乎向進進出出的人們訴說着內心的飢渴。在鴿子籠似的房子裏,悶熱無比,人的毛孔好像爲了尋求存在感一樣特別活躍,身上的汗出了一層又一層。人的內心也是煩躁不寧,彷彿靈魂已熱得出竅,在這個已有二十年曆史的令人倍感壓抑的房子裏,再也無處安放了。

   此時此刻,女兒和同學完成了歷史博物館志願者的工作,在電影院裏用大片和零食犒賞自己的同時也享受着清涼,我們兩個空巢中年人爲什麼要守在家裏受這份煎熬呢?孩子長大了,有夢醒有追求有自己的活動圈子了,不遠的將來還會有自己的事業,這一切難道不是當初我們所期待的嗎?二十年的陪伴,我們不得不面對她終將漸行漸遠的現實;而我們自己呢?不可能止步不前吧!爲什麼不走出門去,尋找屬於我們自己的新天地呢?

   在城市水泥和大理石鋪就的廣場上,這邊一羣精神抖擻跳着廣場舞的大媽阿姨,那邊一隊紅扇綠衣扭着秧歌的奶奶,旁邊還有一幫在引吭高歌的叔叔嬸嬸,稍遠的地方還有踢毽子的、滑旱冰的、跳曳步舞的、唱秦腔的……他們一個個方陣互不干擾,自得其樂,盡情地釋放着他們的熱情。

   可是,這熱鬧是他們的,並不是我想要的。到哪裏去找那清涼幽靜的一隅之地呢?我想起了前一天仙女羣裏面一個好姐妹發的和諧公園的視頻,只聽那呼呼的風聲就讓人嚮往呢!心動不如行動,立即發動車子,用手機導航搜索到了“秦嶺和諧公園”,馬上向着目的地出發了。

   駛出城區,視野一下子開闊起來了!城南大道上,路邊齊齊整整排列的大樹,在夕陽的映照下,散發着隱隱約約的苦香,混合着空氣裏的燥熱,毫不客氣地撲面而來,粘到人的臉頰上,脖子上,胳膊上。這時,從遠處的環山路吹來一陣陣微風,隱約有了一點點涼意。樹葉子趁勢嘩嘩作響起來,似乎在夾道歡迎那戰勝了熱浪凱旋而歸的勇士們。拿出隨身攜帶的水杯暢飲一氣兒,頓時神清氣爽,好像魂魄又回來了!

   沿着107省道一路向西,先後穿過灃河大橋和高冠河大橋。記憶中的別墅區和農家樂都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片片綠化帶和一個個小廣場,附近的村民正在陸陸續續地趕來。再向西走不到十分鐘,就來到了東大路與環山路十字,然後向左轉進入通往祥峪口的水泥路。一年不見,似乎有了一種物是人非的感覺:記得以前在這個十字路口西南角有一個花卉市場,我們還陪媽媽逛過好幾次的,至今我還清楚地記得媽媽看到那麼多好看的花花草草時高興的樣子爽朗的笑聲。現在,那些大棚都不見了蹤影,那裏如今已是綠草如茵了。

   回過頭來,只有兩個車道的水泥路上,車子一輛挨着一輛,踟躕前行着。終於看到了“秦嶺和諧溼地公園”的標誌,一個石碑上幾個不起眼的紅字,失去了往日“羣賢別業”四個大字的霸氣,多了些許親民喜慶的味道。大門口略顯狹小的空間,擋不住人們一睹公園風采的腳步,只見人羣正在一撥一撥地趕來。有開小轎車來的三五口,有騎電動車來的老兩口,有騎自行車來的小小少年,有一手推着嬰兒車一手拉着大孩兒的媽媽們。聽門口擺攤的大爺說,這裏以前是一大片別墅區,戒備可森嚴了,要不是這兩年政府下大力氣拆了那些違建並且就地打造了親民的和諧公園,哪輪得到咱平民百姓進來逛呢?看來:“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真的成爲現實了啊!

   大爺的話說得毫無半點誇張,每年暑假我們去山裏消暑,開車經過這裏的時候,看到的是和現在完全不一樣的景象:白牆青瓦的仿古院落裏,假山噴泉石獅玉雕,河水清清垂柳依依,亭臺樓閣錯落有致,聯排尖頂若隱若現。每逢週末,必是豪車絡繹不絕,賓客魚貫而入,我們這些布衣們只可遠觀而已,且把它當作傳說也罷。現在還是讓我們跟隨着遊客一起去好好欣賞欣賞吧!

   從大約一兩米寬的大門走進去,眼前豁然開朗起來:背靠着秦嶺主峯終南山,和諧公園就好像一個初長成的女孩,緊緊依偎在父親寬闊的胸膛上;而父親用他有力的臂膀護佑着孩子,昂首挺胸,注視着遠方一望無際的關中平原。公園的西邊是太平河,它是渭河的主要支流之一,每年夏季的時候河水格外豐沛,滋潤着大河兩岸的田地和村莊。利用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公園裏的噴灌設備隨處可見,綠化率遠非城裏的廣場和公園所能及。中間只有一條用塑膠鋪設的人行道,其它的空間均有各種高低不同的綠植覆蓋着,一簇簇無名的野花,一叢叢低矮的小草,一根根筆直翠嫩的竹子,一棵棵枝繁葉茂的大樹。瞧瞧,它們也像這些來自遠近不同地方的遊客一樣,聆聽着大自然送來的鳥鳴啾啾流水潺潺,感受着父親山賜予我們的縷縷清風片片真情。

   再看看慕名而來的遊客們:小朋友們你追我趕,在草地上瘋跑着;大人在後面一邊大聲喊着注意安全,一邊和身旁的親朋嘮着家長裏短;中年大叔大媽們正在忙着搭建K歌的舞臺;時尚靚麗的美眉們忙着拍照曬圖。最吸引我的是一個老伯,他手拿小馬紮,走一走,歇一歇,不時地和路旁涼椅子上休息的人們聊上幾句。有人問他:“今年有八十了嗎?”,他自豪地回答道:“九十一了!”這時候,一個小女孩樂呵呵地跑過來,奶聲奶氣地叫着:“太爺爺。”老伯臉上的皺紋真的笑開了花呢!

   好一幅溫馨的畫面啊!自由自在地徜徉在青山綠水間,盡情地呼吸着飽含氧離子的空氣,滿滿的幸福感撲面而來。我陶醉於這一刻的所見所聞所感,在秦嶺廣闊的胸懷間,我彷彿看到了大寫的兩個字——初心。記得董卿在“朗讀者”節目中說到:“初心可能是一份遠大的志向,世界能不能變得更好,我要去試試。有的初心,走着,走着,丟失了;而有的初心,走得再遠,我們依然會堅定地去靠近它。當有一天,我們會發現,拋開一切世俗的附加,我們所堅守的信念和本心是最爲寶貴的。”

   我想,對我們的小家而言,扶老攜幼是我們的初心。儘管在人生漫長的道路上,可能有些人真的會“走着走着丟了自己的本心。”當我們意識到自己的偏移時,“向善向美向真”的目標會把我們拉回到出發的軌道上。同樣地,於我們的大“家”而言,只要我們能夠堅守“爲人民服務”的初心,那麼,我們的人民,和諧幸福的日子也一定會越來越長;我們的國家,和平與發展的道路也一定會越走越寬。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