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筆記(5)

      人的一生其實是不斷地失去自己所愛的人的過程,而且是永遠的失去。這是每個人必經的最大的傷痛。

      看到一位和媽年齡相仿、身體又很硬朗的老人,我總想走上前去,問人家一句:“您老人家高壽?”心裏不知問誰地問道:爲什麼人家還活着而媽卻不在了?

        聽到有人叫“媽”,我仍然會駐足佇立,回味着我也能這樣叫“媽”的時光,忍嚥下我已然不能這樣叫“媽”的悲涼;

        在商店裏看見適合媽穿的衣服,我還會情不自禁地張望很久,涌起給媽買一件的衝動;

    在這樣的變故後,我已非我。新的我將是怎樣,也很難預測。媽,您一定不知道,您又創造了我的另一個生命。

        我還有什麼奢求嗎?我等不及和媽來世的緣分,它也不能解脫我想念媽的苦情。我只求媽多給我託些夢,讓我在夢裏再對她說一次:媽,請您原諒我!

        縱使我寫盡所有的文字,我能寫盡媽對我那報答不盡、也無法報答的愛嗎?

      我能寫盡對她的歉疚嗎?

      我能寫盡對她的思念嗎?

      媽,既然您終將棄我而去,您又何必送我到這世界上來走一遭,讓我備受與您別離的創痛?

      ——以上摘自《世界上最疼我的那個人去了》

        最近兩三天在忙忙碌碌的間隙終於流着淚讀完了張潔的《世界上最疼我的那個人去了》。下午看到老人家離世前後的章節,我是痛痛快快地哭了一場。和母親相依爲命的人,徹徹底底地失去了心裏的依託,這於我而言真的是感同身受。媽媽離開快半年了,我還是不願意面對現實。每一次去買菜購物的時候,我總是會想到這是我媽媽愛吃的水果那是我媽媽愛吃的蔬菜。每一次在廚房做飯的時候,我還總是幻想着自己一轉身媽媽就站在背後看着我笨手笨腳地切菜炒菜。每一次回家打開門的一刻,我還幻想着媽媽會匆匆忙忙過來接過我手中的物品,哪怕只是不重的塑料袋,也生怕讓我多拎一會兒。我後悔自己太晚讀到這本書,要是早點看到的話,我就能吸取經驗教訓,我肯定會盡我所能地多陪陪媽媽,說不定我還可以留住媽媽的腳步!我真的好後悔啊!我的眼淚肆意流淌,壓抑在心底的苦痛,終於在今天得到了釋放……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