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KOL綁架的社羣運營們,試試羣管理機器人

今天看到廣告狂人發的一條推文《網友解釋KOL、KOC……我怕忍不住笑噴哈哈哈哈哈哈》,
不得不說網友對這些互聯網新名詞的解釋很到位了,什麼KOL、KOC、私域流量等等,其實都是皇帝的新衣。

被KOL綁架的社羣運營們,試試羣管理機器人

在談到社羣運營的時候,必提意見領袖kol。社羣分爲很多種,有付費社羣,免費社羣,還有交流羣,學習羣,打卡羣,工作羣,聊天羣,廣告羣等等,就像網友講到的,社羣就是拉羣,瘋狂拉羣,瘋狂發廣告。

但你以爲這就是全部了嗎?不,這只是表象。

真正做社羣的人其實很辛苦,每天睜眼閉眼都是手機,看羣:你在上班的時候,他們在看羣;你在外面逛吃逛吃的時候,他們在看羣;你放假回家了,他們還在看羣。

所以很多人都說,想要社羣活躍,必要有KOL。

KOL,也叫關鍵意見領袖,能夠迅速和羣員們建立信任和傳遞價值,社羣營銷講究極致思維,有了意見領袖,產品和服務能夠迅速的傳播到社羣中,並且和羣員們保持溝通和互動,羣員的一件也可以通過社羣反饋到企業。
被KOL綁架的社羣運營們,試試羣管理機器人

我見過很多社羣沒有kol,但卻運營的非常長久,也十分活躍。那他們是怎麼來管理微信羣的呢?

1.社羣數據要關注
在做運營的時候,無論是社羣運營也好,還是內容運營,新媒體運營,活動運營,都會被老闆追問數據,閱讀量,參與人數,活躍人數,活躍時間,轉化率等等,這些可以有效反饋出運營工作的效率,所以社羣的數據我們也要關注,包括羣人數,發言人數,入羣退羣人數等等,可以幫助我們對運營方案進行適當的調整。

2.社羣運營效果不能僅靠數據來支撐
這一點說社羣運營效果不能僅靠數據來支撐,這和我們上面說的關注社羣數據其實並不矛盾。數據是我們最終的結果,但並不代表是判斷社羣運營效果的唯一指標。社羣運營是一件長期且持續做的事情,並不是一個短期結果,看社羣運營的健康狀態,還要關注羣的價值感,羣成員粘度等等,我們要做的是根據羣的目標定位,來培養長期忠實用戶。

3.社羣活躍度
社羣活躍度應該是每一個運營者都關注的事情,當然這也是社羣運營中一個重要的事情,看一個社羣活躍與否,就是對社羣價值和社羣轉化效果的一個基本反饋。如果你社羣裏全是大佬,但活躍度不高,因爲大佬都很忙,其實不需要非要提高活躍度。相反,如果你是學習社羣,但是天天各種八卦聊天,活躍度超級高,這時候就需要運營人員去“正樓”了!

4.社羣管理
這裏我們講如果羣裏沒有KOL,那怎麼樣和羣員們來傳遞價值和建立信任?怎麼把產品和服務快速傳播到社羣?怎麼和羣員們保持互動和溝通?

互聯網發展到今天,其他且不說,僅靠微信生態,衍生出了諸多新型運營崗位,社羣算是出現的比較晚的一種,雖說社羣運營好入門,容易上手,但並不代表只要能拉來人建羣,保持羣活躍就可以了,隨着人口紅利消失,那些發發羣通知、拉人頭的社羣運營已經逐漸被淘汰,這些都可以通過羣管理工具來完成。

比如可以用聊天狗機器人進行入羣歡迎和踢人操作的羣組管理,關鍵詞回覆,關鍵詞入羣,定時羣發任務(發通知,發早報等),多羣羣發,甚至是可以發新聞,查天氣,講故事笑話等等,這是工具可以完成的事情。

那麼同樣地,我們也可以利用羣管理機器人來做到和羣員傳遞價值,建立信任,保持互動,傳播產品和服務等,學會利用工具,纔是一個聰明的運營者。

作爲社羣運營者,要提高自身的競爭力,關鍵還是在提升運營技巧,掌握社羣底層邏輯問題上,讓自己的雙手和時間從這些簡單的事情中解放出來。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