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則》:過以原則爲基礎的生活

年近三十,最近愈發的焦慮。對自己,對家庭,對人生都需要多一些的思考。思而不得,焦慮也就愈發的明顯。或許人生本就需要一些指向性。

有人說:人的一生大致需要經歷三個階段。

第一個階段是學習,在這個階段裏我們需要依靠別人;

第二個階段是工作,在此期間是別人依靠我們;

第三個階段是別人不再依靠我,我也不用非得工作了,我從此自由,可以去享受生活了。

如果從人生的角度來看,三個階段應該是複合的,只是在不同的年紀裏,所佔的比例不同罷了。

或許三十歲的年齡,恰恰還是處在學習與工作交融的階段,或需要更加清晰的認識到自己是誰,從哪裏來,要去往何處。也要清晰的瞭解,自己在做什麼,爲什麼做這些事情,怎麼才能把事情做的更好。

更或許,三十而立,而立的更多的是自身所安身立命的基礎原則了。

2018年,有一本新書引爆了朋友圈,書的名字叫做《原則》。作者是橋水基金的創始人:達利歐。

達利歐說:我一生中學到的最重要的東西是一種以原則爲基礎的生活方式,是他幫助我發現真相是什麼,並據此如何行動。

達利歐在書中整理了400多條的原則,但就像他說說的那樣過一種以原則爲基礎的生活。我想這應該是達利歐這400多條原則背後的原則。

過一種以原則爲基礎的生活,就意味着,當你需要做決定的時候,你就去問下自己:在這樣的情況,我的原則是什麼?

其實在一直以來,我們也都在不斷的關注着不同的原則。無論是《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中的七個習慣,還是富蘭克林所提倡的13種美德,這些都是我們所欽佩所欣賞的人所採用的原則。

而在過去,我們所關注的是,這些習慣或者是原則是什麼?卻忽略掉了這些他們所追求所堅持的原則背後是過在以原則爲基礎的人生。而這些,恰恰是我們之前所忽略掉的。

當讀完《原則》後,你會意識到,這些原則大多是你都知道或者是懂的,而現在只是有人把他顯性化了出來。只是不同的是:達利歐是用他清晰寫下的原則,來告訴我們什麼是以原則爲基礎的生活,怎麼樣才能做到以原則爲基礎的生活。

那麼對於我們來講,要怎麼過以原則爲基礎的生活呢?達利歐會在書中告訴你:把你的原則寫下來,然後不斷的迭代。

《原則》這本書在最開始只是橋水公司內流傳的一個清單,這個清單在公司的這些年裏一直不斷的迭代。比如說,當你在做一件未經歷過的事情的時候,那就要先去努力確定下自己新的原則,把事情背後的推理過程寫下來,然後在不斷的實踐過程中進行迭代。而在以後再次遇到類似的情況的時候,就去對照自己曾經寫下來的原則,進行判斷。

當然,達利歐在書中更是提到了建立在以原則爲基礎的生活上五條基礎原則:

  • 擁抱現實,應對現實
  • 用五步進程實現你的人生願望
  • 做到極度的頭腦開放
  • 理解人與人大不相同
  • 學習如何有效決策

在接下來的幾篇文章裏,會詳細的解讀以上的五個原則。基於以上的五個原則,希望能夠構建出屬於自己的原則吧。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