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則》:擁抱現實,應對現實 (原則一)

擁抱現實,應對現實

達利歐的第一個人生原則是:擁抱現實,應對現實。達利歐說:世界上最重要的事情是理解現實如何運行以及如何應對現實。

每個人應對現實的方式或許都會不同,比如達利歐把生活想象成一場遊戲,所面臨的每一個問題都是一個需要破解的謎。通過解謎獲得的一項項的原則,就能幫助他在未來避免同樣的問題。而不斷的收集這些原則就能提高其決策水平,進入更高緯度的生活及決策。

那麼達利歐是怎麼做的?

一. 做一個超級現實的人(Be a hyperrealist)

達利歐說:首先你要做一個超級現實的人。理解現實,就是接受現實。無論是殘酷的現實還是美好的現實。

達利歐給了我們一個公式:

夢想 + 現實 + 決心 = 成功的生活。

你想要的成功生活會是什麼樣子的?每個人都有內心深處的需求,每個人都會定義對自己而言的成功。有的人想要改變世界,有的人只想與世無爭的生活。兩者沒有好壞之分,只是每個人都要不斷判斷自己最珍視的是什麼,並選擇實現它的路徑。

很多人都在平衡兩者之間的關係,也有些在儘量的實現兩者兼得。可是經歷生活真相之後,會發現現實往往會與想象不同。達利歐說:好東西會自己照顧自己,而理解和應對不好的東西纔是更重要的。

二. 你的未來取決於你的視角

享受生活還是改變世界,這取決於你的視角。

在人的一生中,會取得什麼樣的成就,將取決於你如何看待事物,以及你關心什麼人,什麼東西。你的決定,在多大程度上把他人的利益至於自身利益至上,以及你將以什麼樣的方式對待哪些人。

如何纔能有更大的視角,除了有更加廣博的知識外,更要去擁抱現實,從自然的視角來俯視自身:今天的每個人都只是70多億人類中的一員,而人類又只是地球上約1000萬物種中的一個。地球只是銀河系約1 000億顆行星中的一個,而全宇宙有約2萬億個星系。人的壽命只是人類歷史的約3 000分之一,而人類歷史又只是地球歷史的2萬分之一。換言之,我們渺小、短命得不可思議,無論取得什麼樣的成就,其影響都是微不足道的。同時,我們又本能地希望有意義,希望進化,而我們只能產生一丁點兒意義。所有這些一點點的意義加起來,纔是宇宙進化的推動力。

只有當你找到適合自己的視角之後,那麼你所有的本能和有意識的目標都會聚焦在個體的進化上。在這個過程當中的關鍵在於:經歷失敗、學習和快速改進。

經歷失敗 + 學習 + 快速改進 = 進化

三. 痛苦 + 反思 = 進步

人類的獨特之處就是在不斷的試錯過程中的逐步成長。人類獨特的邏輯、抽象、從更高層次思考的能力,讓我們可以反思自身,引導自己的進化。因爲我們能進行有意識的、以記憶爲基礎的學習,所以我們能比任何物種都更快、更深入地進化,不僅一代代地進化,而且在自己的一生中進化。

在進化的過程中,難免痛苦。達利歐說:沒有痛苦就沒有收穫,爲了贏得力量,人必須努力突破極限,而這就是痛苦的。

如果以正確的態度對待痛苦,感到痛苦就會成爲一種幸運。因爲這是一種提示你尋找解決方案繼續前進的信號。如果你能養成一種習慣,面對精神痛苦時能夠自動地反思痛苦而不是躲避痛苦,你將能夠快速地學習和進化。

你面臨的挑戰將考驗你,強化你。如果你沒有經歷過失敗,就說明你沒有努力突破極限,而如果你不努力突破極限,你就不能最大限度地挖掘自己的潛能。努力突破極限有時失敗有時成功,但都能帶來好處。雖然這種做法不一定適合所有人,但假如適合你的話,你會對此產生依賴,那將是一種美妙的體驗。

你面臨的挑戰將考驗你,強化你。如果你沒有經歷過失敗,就說明你沒有努力突破極限,而如果你不努力突破極限,你就不能最大限度地挖掘自己的潛能。努力突破極限有時失敗有時成功,但都能帶來好處。雖然這種做法不一定適合所有人,但假如適合你的話,你會對此產生依賴,那將是一種美妙的體驗。

  • 找到、接受,並學會如何應對你的弱點;
  • 更喜歡周圍的人對你坦誠,而不是隱瞞對你的負面看法;
  • 展現真實的自我,而不是強行把弱點僞裝成優勢。

四:更高層次的思考

人類擁有獨特的從更高層次俯視的能力,這不僅適用於理解現實和現實背後的因果關係,也適用於俯視自身和周圍的人。

很多時候我們在談論的戰略、格局、視野這些詞彙的背後,其實都是在用一種比常人略的視角的維度來看待世界。不過比較遺憾的事,這些總是有些難以標準化。作爲實踐派的達利歐用一張圖表達了他所理解的高緯度的視角:

這張圖很簡單,主要三個部分:目標、機器和成果。這樣就形成了一個閉環的圈。
達利歐畫了一個簡單的圖示來展示他站在高處看到的。這個圖很簡單,包括三個主要的圈——目標、機器、成果。

目標

每個人都會有目標,當我們在做行動的時候,我們可能會想,現在的現實會是什麼?我們所擁有的資源有哪些?我們所期望的成果又會是什麼樣子。有了目標,纔是所有事情的起點。

再換個說法,就是把整個做事的過程分爲五步:

  • 選擇目標,你的目標可以有不止一個;
  • 看看你距離目標有什麼障礙,有什麼問題;
  • 診斷,你要發現這些問題根本原因是什麼;
  • 設計一個計劃去解決問題;
  • 去做。

這整個過程其實就是在不斷的調試你的機器。

機器

我們在對目標進行行動後就會得到一個成功,而目標和成功之間就是我們的行動步驟。達利歐把這個叫做:機器。

達利歐說:
你用來實現你的目標的方式,就是你的機器。

我的最終目的,是創建一部運轉得極好的機器,我只需在一旁坐看美好的事情發生。

我們不斷的認識現實,看清真相,認清世界的規則,從錯誤中學習,這些都是爲了讓這個機器運轉的更好。

從圖中,我們也可以看到機器是由規則和團隊組成。當你把機器用於人生的時候,他是由一系列的子規則或者是子程序組成,用這些程序來組成人生的一個個的小機器。

當用作團隊的時候,或許你會成爲機器中規則裏的一員,或許你會成爲機器的設計者。

所謂的更高維度的思考,就是讓你從機器的設計者和管理者的角度來思考。而過程則是通過比較實現的結果和目標,不卻的修訂和改進你的機器。

塑造者

不斷改進的機器的過程的時候,你已經開始從更高層次思考。這個時候,你已經成爲了達利歐所說的:塑造者(Shaper)。

達利歐認爲:塑造者,是能提出獨特和有價值的願景,並以美好的方式將其實現。他們通常會遭到別人的質疑和反對,但這不會阻礙他們把自己的願景變成現實。

比如伊隆·馬斯克,非要讓人類殖民火星。達里奧就當面問過馬斯克,說你以前學過火箭科學嗎?馬斯克說我不是火箭專家,我的知識都是自己看書看的 —— 但是爲了幹這件事,我願意去學習火箭科學。

這些人並不是先看自己能做什麼,再去找市場定位。而是先想明白自己想做什麼,然後在考慮怎麼把時間做成。

借用機器的說法就是:這些塑造者,爲了他們的目標或者願景,都創造了一個偉大而美好的機器,然後這個機器改變了世界。

大部分的塑造者有兩個重要特點。 第一,他們的眼界非常寬、非常遠,能看到別人看不到的東西,這樣他們才能產生超出常人的視角。第二,他們爲了把這個想法變成現實,會不惜一切代價。

五 總結

簡單總結一下,達利歐的第一個原則就是擁抱現實,應對現實。作爲實踐派的達利歐在宏觀上提到了視角、進化、夢想;在微觀上又提到了目標、痛苦、反思與機器。既能具象到具體的事物中操作,又能抽象到以更高的層次要應對,大抵也是這個原則的精要所在吧。

附:其他幾個子原則:

  • 做一個超級現實的人,夢想 + 現實 + 決心 = 成功
  • 把你的進化最大化
    • 不進化就死亡
    • 進化是一切的驅動力
    • 你的視角決定你想成爲什麼樣子
  • 痛苦 + 反思 = 進步
    • 爲了贏得力量,人必須努力突破極限,而這是痛苦
    • 迎接而非躲避痛苦
  • 從更高的層次俯視機器
    • 把自己想想成一部在大機器裏運轉的小機器,並明白你有能力改變你的機器以實現更好的結果。
    • 通過比較你實現的結果和你的目標,你就能確定如何改進你的機器
    • 區別作爲機器設計者的你和作爲機器中工作者的你
    • 在你不擅長的領域請教擅長的其他人,這是一個你無論如何都應該培養的出色技能,這將幫助你建立起安全護欄,避免自己做錯事。

相關文章

《原則》:過以原則爲基礎的生活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