枯花之美

朋友开了一间花店,因为近来天气炎热,鲜花储备得不多,且都存放在保鲜柜里。仙人掌、文竹、绿萝、发财树、富贵竹、白掌之类的绿植,则顺着花架错落有致地摆放在靠近人行道的那一面。

一脚踏进店门,就会发现里面的绿植其实少得可怜。除了临街的这面摆放着几盆,店里其余的空间,则被各种或是扎成花束挂在头顶,或是随意插放在瓶子里的枯花所占据。它们散尽了香气,失掉了水份,原本娇艳的花瓣,此刻变得皱皱巴巴。

各种各样的干花,混合在一起,散发出植物原有的清苦味。仔细分辨:那些含苞待放的黄玫瑰,泛着古铜色的光泽。那些半开半合的红玫瑰,依稀可辨的那抹深红,似一团凝固的颜料。还有色彩梦幻的满天星;红黄紫相间的勿忘我;细细碎碎的情人草和暖黄而又干瘪的向日葵……它们仍然保持着告别根须时的自然状态,在时间的推移下,在本该凋谢的时光里,人为地以“鲜花标本”的形式,留存了下来。

朋友摊开手,笑着说:近来天气炎热,加之前段时间生意不太好,鲜花滞销。没卖出去的花又舍不得丢弃,所以才有了眼前这些密密麻麻的花束。朋友边说边微笑。生意不好,其实她心里该藏着怎样的焦虑?只是在我们面前,怕我们担心,故着轻松罢了。

环顾四周,靠里间的那排花架上,写着“花瓶处理”四个字,只见上面挨挨挤挤地摆放了许多的花瓶。有南瓜黄的土陶;有天青色的瓷罐;有厚实透明的玻璃瓶;有藤编的鸟巢;有木头材质的创意手提式等等……颜色丰富,样式各异。有的简洁明亮;有的古朴典雅。我特别喜欢那些陶罐,觉得它们本身就是一件艺术品,根本不屑于作为一个花瓶存在。太鲜艳的花,插在里面,反而会显得轻佻。

我突然间有一个想法:现阶段主要卖枯花,那为何不把枯花插瓶,把它塑造得美一点?还有就是:以一个顾客的眼光来看,头顶那些悬挂的花束,实在没有美感,勾不起购买的欲望。

说干就干,我们先是找来一个仿古的陶罐花瓶,然后从头顶上取下一束干玫瑰,红黄夹杂的那种。接下来是修枝,干花握在手里,触感特别的脆,所以我们尽量小心翼翼,避免碰触到那些花瓣。不多会儿,几枝被修剪得长短不一的花茎,经过一翻高低错落的安插,竟让我眼前一亮。心里顿时升起一股化腐朽为神奇的惊奇。因为眼前的这副景象,古朴厚重,竟似一股油画风!


接下来的这两个,是我独立完成的。以朋友的专业眼光来看,造型稍显凌乱,不仅不对称,颜色的搭配也不考究。但是即便如此,她并没有出手替我纠正。看我开心的样子,她只是连连称好。这样一来,我也觉得那些花草,在我的随意拨弄下,出现了几分野趣。

这是我第一次发现,枯花也可以美成这样。其实有时候我们只需要改变一下形式,就可以收获意想不到的惊喜。那天忙活了一个下午,从空间上改变了花店的格局。但愿这份枯花之美,能够被更多人接纳。但愿朋友的生意能够逐渐好起来!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