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邊書房@解讀《孫子兵法》【47】出其不意,以實擊虛。

出其所不趨,趨其所不意。行千里而不勞之者,行於無人之地也。攻而必取者,攻其所不守也。守而必固者,守其所不攻也。

        從敵人來不及救的地方出擊,奔赴到敵人意想不到的地方進攻。曹操說:“使敵不得相往而救之也。”我們攻打的地方,使敵人沒辦法去解救。

        行千里而不勞之者,行於無人之地也。行軍千里卻沒有使得部隊勞累,那是因爲行軍於無人之地。曹操說:“出空擊虛,避其所守,擊其不意。”這就是避實擊虛,專門攻擊其意料不到的地方,因此,行軍如入無人之境,在敵軍意料之外,自然能控制好行軍的節奏,不至於疲於奔命。

       梁元帝時期,西邊的蜀國稱帝,還率兵東下攻打元帝,西魏大將周文帝說:“滅掉蜀國鉗制樑國,就在此一舉了。周文帝問將軍尉遲迥說:‘討伐蜀國之事就委託給您了,您想好了怎麼出擊嗎?’尉遲迥說:‘蜀國與中原隔絕有一百多年了,其依仗着山川險阻,不會特意防備我們的進攻,應該以精銳的部隊日夜奔襲過去攻打他。遇到平路就並排疾行,遇到險阻就緩慢的前進,出其不意,向其腹心發起衝擊,其在向風面肯定不會防守。’這裏說沒有使得部隊勞累,是因爲部隊走的都是防守較弱,甚至沒有防守的地方,走和停都由自己來控制。”最後就如尉遲迥所言,西魏平定了巴蜀。

       攻而必取者,攻其所不守也。攻擊肯定能獲得勝利,那是因爲攻擊的地方沒有防備。這就是之前說的真正的射箭高手都是摸到最接近敵人的地方,給別人致命一箭,而不是離得很遠做到所謂的百步穿楊。所謂的虛實就是抓住敵人最薄弱的地方,給敵人致命一擊,然後擴大戰果,最後一舉消滅敵人。

       守而必固者,守其所不攻也。防守就得牢固,就算其不攻擊的地方也得嚴防死守。防守就是讓自己不可勝,敵人沒轍,要麼撤軍,要麼胡亂動作,可能就會出現破綻,打他個措手不及。張預說:“善守者,藏於九地之下,使敵人莫之能測;莫之能測,則吾之所守者,乃敵之所不攻也。周亞夫擊東南而備西北,亦是其一端了。”防守就得時刻想到自己的薄弱處,即便敵人不攻擊,也得考慮防守。

       《虛實篇》的開篇就說彼我之虛實,無論是攻擊、行軍,還是防守,都要看敵我之虛實。知敵我虛實,我們的最優策略就是以實擊虛,而不是以實打實,前者是先勝後戰的作戰,後者是先戰後勝的作戰,這就是有無兵法的巨大差別。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