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邊書房@友樸方法【1】戰略框架各不同,戰略本質卻一致。

      戰略領域的研究理論千萬種,我重點給大家介紹三個經典戰略理論流派:邁克爾-波特、錢-金、羅傑-馬丁。

1、邁克爾-波特的競爭戰略

       他是哈佛大學商學院的教授,是全球戰略學領域最出名的學者,他在1980年就出版了戰略學領域的經典之作《競爭戰略》,1985年出版了《競爭優勢》,也是深化了關於競爭優勢打造的理論及方法,然後又在《哈佛商業評論》發表了其最有影響力的文章《什麼是戰略》,把戰略到底是什麼及戰略的構成要素說清楚了。波特認爲:戰略的實質就是選擇不做什麼,戰略就是取捨,在企業各項經營活動中建立一種配稱。用運籌學的觀點來理解波特的競爭戰略理論比較合適,運籌就是找到活動之間的最優解,活動之間相互擬合,環環相扣,強關聯。企業要建立自己的戰略就是通過運籌自己的經營活動,找到解決社會問題的最優解,最優解就是最佳業務組合,就是最佳解決方案。



      波特經典的分析模型就是五力分析模型,他指出行業競爭者、客戶、供應商、潛在進入者和替代品這五種力量,界定了行業結構,決定了競爭的本質。這是我們在戰略規劃中常用到的分析模型。

2、錢-金的藍海戰略

       錢-金是歐洲工商管理學院的戰略與管理學教授。最爲人稱道的是他和合作者莫博涅在2005年提出的“藍海戰略”。他認爲,大部分企業都在“紅海”拼死廝殺,度日如年。所謂紅海就是已知市場、已知客戶、已知行業競爭規則、有明確行業邊界領域。所謂藍海,就是尚未存在競爭或劇烈競爭的新市場,是目前可能還不存在的行業,是未知的,尚未被侵入的市場空間。藍海戰略的特點是創造客戶需求,而不是與競爭者拼搶客戶。孟加拉國的格萊珉銀行就是“藍海戰略”很好的例子。一般銀行都是嫌貧愛富,格萊珉銀行的客戶卻是赤貧如洗的農民,通過巧妙的業務設計,成功實施了自己的“藍海戰略”。

       錢-金也提出,以企業和行業作爲分析單元是錯誤的,根據藍海戰略的思維,最恰當的分析單元是戰略舉措,就是爲推出創造性業務而採取的行動。同時,他還指出藍海戰略背後的邏輯,也即藍海戰略並不一定依賴技術創新,而是常常運用已有的技術;企業也無須進入自己不熟悉的領域來開創藍海,很多藍海戰略的實施者確實就在自己原有的領域實現了價值創新。

3、羅傑-馬丁的制勝戰略

       羅傑-馬丁曾是多倫多大學管理學院的院長,他提出了“整合思維”理論,指在思想意識中同時擁有兩個看來是相互對立的觀點,然後加以融合,創造出一種更好的解決方案。他將這種整合思維運用到戰略思考和戰略規劃過程中。他跟寶潔前董事長雷富禮合著的《寶潔制勝戰略》闡述了其戰略管理框架,也稱爲制勝戰略模型。馬丁的戰略框架強調選擇,圍繞五大問題的選擇展開:

1、取勝願景是什麼?

2、進軍哪類市場?

3、如何取勝?

4、必須具備哪些能力?

5、需要什麼樣的管理體系?

從以上五大問題展開思考和層層遞進,構建企業的制勝戰略。

        邁克爾-波特的競爭戰略探討的是如何建立競爭優勢的戰略,錢-金的藍海戰略探討的是如何構建企業藍海市場的戰略,羅傑-馬丁的制勝戰略探討的是企業如何提高制勝概率的戰略。切入點不同,但是共同點都是對市場做取捨,通過戰略定位,建立獨特的經營活動和配稱。


參考書籍:

戰略破局-思考與行動的四重奏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