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0 聚是一團火,散是滿天星

爲期五天的優秀骨幹教師研修結束了,但學習研討直到今天仍在繼續……       

      從教二十七年,參加過很多研修培訓,在我看來,這是本縣講座專家規格最高的一次,也是學員學習積極性最高的一次。本次研修內容以提升職業情懷、加強師德潤養、提高課堂教學和教育教研能力、凝練教育教學思想爲主。聘請了多位專業領域的大咖,爲我們做了涉及方方面面的精彩講座。               

                團隊優秀,全面提升。

      17日下午,杭州市下城區教師教育學院的曹愛衛老師,做了題爲“構建具有個性的師本課程”的講座。曹愛衛老師以繪本教學爲例,講述了自己如何利用繪本進行教學。指導學生創作繪本的經歷。滲透的是尊重學生個體,關注學生學習狀態,啓發學生思維,幫助學生成長的教育理念。她用自己的經歷告訴我們,教育需要用有目標,更需要堅持。選擇了自己擅長的事,選擇了一個方向,就要持之以恆地去做。當你用心去做一件事的時候,所有力量都會向你聚攏來幫助你完成這件事。洋洋灑灑三個小時,不論是專業還是素養角度都給了我們以啓迪。

        研修第二日上午我們聆聽了北京華師教育研究院院長房濤院長的《從課堂走向課程》。 一句“我們還能用自己當初受教育的方式來教育我們的孩子嗎”振聾發聵,震撼着我們的心靈。沒有建構能力的老師怎麼教出有建構的學生?新世代在變,我們的課堂教學也要變,要從課堂走向課程。浙江課程改革的先例爲我們開了另一扇窗。原來教育還可以這麼辦,教育還可以這樣教。我們要敢於面對,主動面對。目標有多遠,就能走多遠。房院長告訴我們要從普通老師成爲卓越老師。如何成爲卓越教師?既要仰望星空,更要腳踏實地。

      教育的核心在課堂,課堂教學是爲學生服務,要從學生的實際出發。學生的創新能力來源於課堂上問題意識和提問精神的培養。  一個愛教育的老師,他的課堂必然充滿智慧。必然是目標明確,方法優化的課堂。教爲不教,學爲成長 ,教學就是導學做三位一體。學生只有經歷和體驗過了,纔是真正的學習。

        房院長深入淺出的講座,讓我們對自身的發展有了努力的方向,對課堂教學策略設計有了明確的認識。聲已停,言猶在。

      上海教育委員會教研室副主任,美麗、知性的王月芬博士匆匆從上海趕來,直接進入課堂。三個小時的講座,王老師不慌不忙,娓娓道來,用最溫柔的聲音吸引着我們每個人,用最真實的案例引發我們的思考,用最豐富的專業知識指導我們發現自己課堂教學的不足,幫助我們擴大視域。在我們明確教學目標的重要性,帶着學生精準射靶時,王老師卻告訴我們還要再往上走一走,教學不只要關注教學目標,更要關注單元目標。只有看清整張臉才能畫好鼻子,嘴巴等部位。教學本質上是一個全方位培養學生的過程,我們要站在整個單元的位置進行教學設計,作業設計。作業是影響教育質量的關鍵因素。作業的設計也一直是困擾老師的問題。王老師從功能,目標,難度多個角度給予了指導。以單元爲基本單位進行作業整體設計,更加有利於學生知識之間的銜接與遞進。教學是核心,但更需要教學、作業、評價的協同作用。

  成爲名師,似乎遙不可及,有自己的教學主張,形成自己的風格似乎更難。是甘於平庸做一名教書匠,還是不甘寂寞追求卓越,其實只在一念之間。

     秦淮教師發展中心副校長,全國特級教研員丁玉祥老師通過講座《名師教學主張或思想的萃取》讓我們明白,每一個名師都是勵志的榜樣,他們成功的光環背後是別人看不到的奮鬥與付出。在別人講風涼話的時候,堅持自己的主張,不懈努力,不斷改進,最終站在教育最前沿。

        名師最初的目標一定不是成爲名師,而是出於對教育的熱愛,是希望自己的課堂靈動,實效,是希望最大程度地幫助學生學有所成。這種務實態度在不斷地的實踐中成爲自己的教學主張,這種“教學主張”既內化,更外顯在教師的學科行動之中。這種“教學主張”不僅指導教師自我的教學思想,而且使常態教學行爲更加清晰而深刻...

      向名師的目標努力,也許一輩子成不了名師,但一定會越來越近。向名師的目標努力,走出自己的風格,是盡職盡責的表現,是對教育、對學生的熱愛,更是成就自我。

        還有安徽師範大學阮成武教授,安徽省教科院夏建華主任,特級正高化學教師汪雪梅,全國名師先進科研工作者曹羣,這些堅持自己教學理念風格,最終從基層一線成長成爲一代名師的專家,分別和我們分享了他們的經驗和成果,爲大家消散遮於眼前的迷霧。

                活動多樣,反饋及時

      從八月十七日上午八點半,開班儀式後,本次研修就正式開始了。爲期五天的培訓始終堅持用文化引領,凝聚學員智慧。我們參訓的六十多位教師來自全縣各中小學,各自擔任不同的課程教學,可以說是一次研修大雜燴,大家六個人一組圍坐一桌。學科融合,學科交叉是教育的趨勢。第一堂課就是讓參訓教師首先大融合。三個小組爲一大組,合作用每個人的名字寫成一首詩。大家分工協作,有寫詩的,有寫字的。不僅讓學員之間迅速熟悉增進了情感,更呈現出了集體智慧和團隊協作的精神。

        在接下來的研修中,學員們認真聆聽,用心感悟。及時在研修羣裏交流自己每一次聽講座的點滴感悟與收穫,分享用美篇製作編撰的學習心得。小組合作製作學習簡報。在這樣一種積極健康向上的培訓氛圍中,每一位學員都自覺、自主地學習。

      專家們的講座容量大,問題深入,理論精闢,我們並不能完全消化和吸收,儘管隨堂聽課有了一些碎片思考,但還需要細細品味,慢慢咀嚼。五天的研修結束後,羣裏依然熱鬧非凡,大家明確了自己今後的教育教學目標和方向。紛紛表示要把學到的理論和方法用來指導自己今後的教學實踐。

        山不向我走來,我要向山走去,只要你邁開腳步,腿總比路長!研修班雖散,但它帶來的思維與智慧的碰撞仍在繼續,每一位學員都是一顆閃耀的星星,必將照亮祁門教育的未來。

                          寫於 2019年8月24日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