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見陳大偉

      初識陳大偉教授是在2019年成都《教師博覽》第五屆讀書論壇上,當時陳老師給我們做了《觀課議課的文化觀念與工具》的講座,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得知陳老師受邀將來祁門,我是舉首戴目,期盼已久。今天三個小時的聆聽,讓我深感此行不虛。在講座中,陳老師用最溫柔的聲音吸引着每個人,他用幽默的語言,真實的案例,給我們做了最接地氣的講座,給我們帶來的啓迪和思考,影響的可能是我們餘生的教學生涯。

                  “學會微笑”

    “把微笑帶進課堂 ”是我記住的第一句話。 曾經有一屆學生對我說過:“老師,我們喜歡英語,卻不喜歡上英語課。因爲英語老師從不對我們笑。”那時候,我曾爲學生願意和我說心裏話暗自高興。可反思多年後的今天,自己似乎在課堂上也笑得越來越少了。 正所謂“親其師,信其道”。當我們微笑着走進課堂,走下講臺,走到學生的身邊,必然能看到學生更多的優點,也能最大程度的調動他們學習的積極性。   

            “幸福是一種能力”

      自我專業發展是教師責任的重要組成部分。這些年來,我們總在強調職業幸福,在不斷尋找幸福。陳老師卻告訴我們,“幸福是一種能力”。專業成長是教師這輩子最重要的事情。因爲我們要想擁有幸福,就要有認識幸福,感受幸福,創造幸福的能力。作爲教師,要想擁有創造幸福的能力,就要不斷尋求自我專業發展。專業成長不僅是教師的能力責任,更是我們追求幸福必須具備的能力。只有教師幸福了,纔會有學生的幸福,纔會有教育的興盛。

                  “人因思而變”

      觀課議課已成爲當下學校日常教學的常態工作,但我們忙碌期間時卻往往收效甚微。陳老師憑藉對當下課堂教學情況,對一線教師教學現狀和心理,對學生心理深入的瞭解,以幽默風趣的語言,旁徵博引,闡明瞭觀課議課的策略與方法。他指出“人因思而變”,教師要從思想的提供者轉變爲促進思想者。啓迪教師不斷改進課堂教學,促進自身專業成長。把聽課觀察的對象由教師轉向學生,可以研究學生的學習過程、學習方式、學習狀態、學習感受、學習收穫、學生作業……倡導在日常的教研活動中, 變“評課”爲“議課”。授課教師與聽課教師圍繞共同的話題平等交流,都有自我表達的權利和傾聽、理解對方的義務。在交流中促使雙方思考,提高認識,促進成長。

      總之,陳教授的講座深入淺出,如醍醐灌頂,給人耳目一新的感覺。 不但給我們的觀課議課帶來了新的思路,促進我們轉變了觀念,還指出了具體方法和流程。有利於我們今後在具體的教學行動中去落實,從而進一步提升自己的專業能力,獲得幸福感。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