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給父母的未來之書》:決定孩子未來的是7歲前的家庭啓蒙教育

01

一年一度的高考剛剛結束,很多家長卻一刻也不敢鬆懈,開始滿世界打聽——什麼學校比較有競爭力,哪個專業將來好就業?

這讓我想起了前一段時間,作家溫言在自己的公衆號上,講述的一個海外留學生的經歷。

這個學生是溫言親戚家的孩子,她從小看着長大的。

這是個天才少年,曾就讀於某大學少年辦班,本科畢業後去了美國一個常青藤學校讀博。

今年,因爲種種原因,讀不下去了。

想要轉讀人工智能專業,難度很大。因爲沒有計算機基礎,就不可能申請到獎學金,需要父母賣掉房子,才能支撐這一大筆開支。

回國或者留美國就業,也行不通。從小到大,天才少年除了學習成績好, 情商幾乎爲零,對外面的世界也一無所知。

父母問他,有什麼打算,他只有一句話,“我無所謂,看你們。”

少年班,常青藤學校,博士……這是很多人眼裏的“人生巔峯”。而在這樣“人生贏家”的光環下,天才少年的身後,幾乎都是生活的死衚衕。

問題到底出在哪裏?如果好的成績,好的學校,好的專業,都沒法保證孩子有一個好的未來,那麼,到底是什麼,決定着孩子的明天?


《寫給父母的未來之書——抓住0-7歲關鍵期培養一生的優勢》這本書,能夠爲我們解開迷惑。

《寫給父母的未來之書》的作者是,以郝景芳和王立銘兩位博士爲代表的 “童行學院”教研團隊。

郝景芳是大家熟知的科幻作家,代表作《北京摺疊》曾斬獲第74界世界科幻大獎“雨果獎”。 郝景芳從大女兒出生以來,將大量的精力投入到了兒童教育研究。

王立銘,神經生物學家,美國加州理工學院博士,浙江大學生命科學研究院教授。王立銘是個科普達人,同時也致力於用專業科學的方法教養孩子。

 “童行學院”是郝景芳創立的兒童教育機構,試圖通過線上線下的課程實踐,探索中國兒童的通識教育之路。

《寫給父母的未來之書》告訴我們,只有做好學齡前的通識教育,讓孩子擁有良好的底層能力,孩子才能在未來掌控自己的人生。

這本書用科學的前瞻眼光,爲家長們指出了面向未來的教育的3個要點:

第一,從科技發展的趨勢展望,未來是什麼樣子?未來需要什麼樣的人才?

第二,從腦科學的角度分析,0-7歲的家庭教育爲什麼如此重要?

第三,從家長的實操層面討論,0-7歲孩子的家庭教育要如何開展?

02

教育要面向未來,絕不能用過去和現在的眼光,去規劃孩子將來的人生。

爲了孩子的明天未雨綢繆,是每個爲人父母者最大的心願和責任但是,如果我們試圖在專業學科和知識技術上爲孩子提早佈局,註定是一場徒勞。

比如,當年炙手可熱的珠算技能,如今早就成了“老黃曆”。算盤成了老古董,珠算成了“文化遺產”,它的實用性已經消失殆盡。

科學技術的發展日新月異,從嚴格意義上講,現在已知的具體知識和技能,都會和珠算技能的命運一樣。

知識技術更新迭代的速度太快,未來幾乎不可能被準確預測,我們現在唯一能確定的大趨勢就是,人工智能的浪潮。

在人工智能時代生存,需要具備3大核心能力是:與人工智能相處的能力、與人相處的能力、超越人工智能的能力。

一、人工智能相處的能力——理解人工智能、操作人工智能、改進和發展人工智能等等。

以目前在“人工智能技術”基礎上研發的無人駕駛汽車爲例,與人工智能相處的能力,有3個層面的含義。

簡單層面的,是可以操縱汽車,安全行駛到目的地;

再進一步的,比如,操作系統升級,複雜路況設置等等,

更有技術含量的,比如,無人駕駛車的研發和生產等等。

人工智能程序的基礎是,語言閱讀表達和數理邏輯思維。同時,智能時代,知識技術更新飛快,這對我們的自學能力也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二、與人相處的能力——人際交流溝通能力。

在很長的一段時間內,人與人之間的溝通協作、精神交流、情感陪伴,這些都是不能被機器取代的。

三、超越人工智能的能力——人工智能不具備的世界觀和創造力。

世界觀,是我們對整個世界以及人與世界關係的總的看法和根本觀點。

IBM的人工智能“沃森”,被輸入了維基百科的多學科知識,也在知識競賽中打敗了人類選手,但是,如果你問沃森,未來需要什麼樣的人,它一定回答不上來。

因爲世界觀,不是碎片化知識點的堆積,而是對大量知識的分析、歸類、總結、理解、提煉、昇華,最後產生出新的觀點。

創造力,是生成有意義的新事物的能力,一方面要理解舊事物,另一方面要想像新事物。

創造的過程有點像烹飪,不是把所有的食材堆放在一起就可以了,火候的大小、烹飪器皿的選擇、佐料的先後順序,等等,很多的因素,共同決定了最後菜餚的成色。

世界觀和創造力,都是跨學科的綜合思考能力,不能被標準化、數據化,所以人工智能對此無能爲力。

90年前,著名學者梁啓超在一次面對青年學生的公開演講中說,做學問的終極目的,是爲了做人。學習做人,除了要學知識,還要養成獨立的判斷能力、正確的世界觀,以及優秀的品德意志。

90多年前梁啓超的結論,和如今我們面向未來的展望,是不謀而合的。

而那個讀常青藤名校的天才少年,除了成績好,這些做人的本事,他一樣也沒有。他的無路可走,其實是必然結果。

所以,無論過去,現在,還是未來,無論是追求個人幸福,還是立志改造世界,最後都要回到人本身,要求我們有做人最基本的底層能力。

一個人的立身之本,就是一個人的底層能力,或者也可以稱之爲綜合素質,是由5個方面組成的:閱讀能力、數理邏輯思考力、溝通社交能力、遠大的世界觀、蓬勃的創造力。

03

決定一個人的底層能力,往往不是學校教育,而是家庭教育,尤其是0-7歲時的家庭教育。

一、0-7歲是學習的關鍵時期

現代腦科學研究表明,0-7歲是孩子大腦發育黃金時期,也是學習的關鍵階段。

0-2歲時孩子大腦發展最快的時期,腦重量從成人大腦的15%左右增加到80%,2歲時孩子的神經細胞突觸數量已經超過成年人。

3歲時,孩子的腦神經結構已經和成年人相同。到六七歲的時候,孩子的大腦已經相當於成年人的90%。

大腦的發育包含兩個過程,大腦神經細胞的增加,還有大腦神經細胞的突觸增多。

大腦神經細胞的突觸,就是大腦細胞與細胞之間的連接。大腦神經細胞通過“突觸”,交換信息。

我們學習知識、積累經驗智慧,反應在腦部活動中,就是大腦神經細胞突觸的生長和修剪。常用的連接,會被不斷地被重複強化,不常用的,就會遺忘丟失。

這就是“用進廢退”的道理。就好比在森林裏走路,經常走的地方,自然就成了路,就算原來是康莊大道,沒有人走,時間長了,也就荒費了。

孩子幼年時期的所有學習,不僅學到了知識,更是對腦神經結構的深刻改變,對孩子的一生影響重大。

二、0-7歲的啓蒙教育,最好的方式是家庭教育

0-7歲的學齡前兒童不適合去培訓班接受課堂教育,一方面是因爲情感因素,另一方面,也是由他們自身的身心特點決定的。

人工智能之父馬文·明斯基在《情感依戀》裏寫到,依戀學習,是人類學習過程中,最獨特,也最奇妙的特點。

依戀,是每個人與生俱來的一種情感關係。依戀是人類適應生存的一個重要手段,孩子的依戀對象,就是孩子內心安全感的來源。

小孩子會特別信任依戀父母,會把來自父母的信息,賦予特別高的權重。他們認爲,,父母說的話特別重要,都是真的,即使父母不再身邊,也要按照父母的要求說話做事。

同時,孩子在7歲以前,大腦前額葉皮質發育不成熟,具體的表現就是,自我控制能力弱,注意力不能長期集中,思維發散。

這個時候讓孩子接受課堂教育,事倍功半,不僅效率低下,還容易讓孩子對“學習”、“課堂”產生牴觸情緒。

孩子的早期教育,由爸爸媽媽親自上陣,纔是最合適的,而且,要在生活中學習,在遊戲中學習,在不知不覺中,增長見識,鍛鍊能力。

04

爲了全面提升孩子的未來競爭力,家長要帶着孩子去做3件最重要事情:多讀書,多交流、多體驗。

一、多讀書

童書中描繪的故事和場景,可以直接和真實的生活對應起來,這是從“玩”到“學”的無縫對接。

從閱讀中學習,尤其是用講故事的方式學習,是讓孩子在“玩”中“學”,孩子不僅不會抗拒,還會樂在其中,記得更牢。

親子共讀的好處是顯而易見的,可以幫助孩子培養閱讀興趣,養成閱讀習慣,還可以豐富孩子的詞彙,讓孩子熟悉多方面的知識。

同時,大量的閱讀能夠讓孩子儘早熟悉書面符號和具體意向的對應關係,這種理解能力,是以後學習能力的關鍵。

英國哲學家培根在《論讀書》中寫到,“讀書足以怡情,足以賦採,足以長才”。讀書的好處概括起來就是,全面提升一個人的綜合素養。

二、多交流

科學研究表明,有意義的對話,能夠極大地促進孩子的智力發育。因爲對話涉及大腦的很多功能,譬如,接受信息,處理信息、理解與表達等等,是大腦學習思考的重要方式。

有意義的對話,是指父母和孩子要在對等的位置上,相互表達自己的思想。有意義的對話有4個要點,承認、傾聽、提問和回答。

承認和傾聽,就是要尊重孩子的喜好,鼓勵孩子自由表達,不急着打斷、糾正、評判。

比如,孩子回來說不想上幼兒園了,彆着急批評他不愛學習,先蹲下來,抱抱他,接着再問問他,是不是幼兒園發生了什麼不愉快?然後靜下心來,聽孩子仔細說。

鼓勵孩子提問,可以幫助孩子養成思考和表達的習慣,這是一個人創造力的基礎。

對於孩子提問的回答,最重要的不是答案是否正確,而是要讓孩子熟悉,尋找答案的過程。

我們可以帶着孩子查閱資料,上網搜索,通過分析、總結、歸納,最後找到答案。也可以帶領孩子做實驗,通過觀察、推理,求證,最後得出結論。

這個過程是對孩子科學思維、獨立的思考能力和創造能力最好的鍛鍊。

而且,父母和子女之間的情感交流越多,親子關係就越親密,孩子的安全感就越高。

孩子和父母的日常互動,父親和母親的相處模式,也都是孩子理解親密關係的“範本”。

這些“情商軟實力”,是孩子未來幸福與否的決定因素。

龍應臺曾經在和2歲的兒子交流時,發出感慨——啊,他的名字叫做人。

孩子再小,也是一個獨立的個體,他既有溝通交流的生存需求和情感需求,也需要在這種互動中學習和成長。

三、多體驗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所有的知識,都要放到實際場景中,去理解,去內化。

有條件的家庭,可以多帶孩子出門旅行。一個人見的世界大了,心胸和氣量自然就廣闊了。

在旅行的過程中,孩子既可以親眼欣賞不同的自然風貌,又可以體會不同地域的文化和風俗,一路走一路學,既輕鬆又高效。

如果時間精力有限,沒法去遠處旅行,父母依然可以引導孩子,在日常的生活中,多觀察,多思考。

比如,通過小區裏的植物生長變化,體會四季更替,並且通過閱讀描寫四季的文學作品,去感知文字對美的表現手法。這樣的學習過程,一定比課堂教學更生動,也更有收穫。

正如原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所說,“大自然是第一本教科書,是世界上最有趣的老師,她的教益無窮無盡”。

05

無論任何時代,一個人最核心的競爭力,從來都不靠“好學校”、“好專業”的光環,也不是他所掌握的具體知識或者技能,而是那些最基礎最底層的能力:學習能力、思考能力、創造能力、溝通能力等等。

《寫給父母的未來之書——抓住0-7歲關鍵期培養一生優勢》這本書裏,既有對現實的冷靜觀察,也有對未來的客觀分析,還有大量的科學育兒技巧以及實操案例,可以幫助家長們更好地引導孩子,養成習慣,提升能力,爲未來打好基礎。

“3歲看大,7歲看老”,看的不是孩子的模樣,而是父母養育孩子的方式。

未來不可預測,我們卻可以用良好的通識教育,全面提升孩子的綜合素養,賦予孩子擁抱未來的信心和能力。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