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给父母的未来之书》:决定孩子未来的是7岁前的家庭启蒙教育

01

一年一度的高考刚刚结束,很多家长却一刻也不敢松懈,开始满世界打听——什么学校比较有竞争力,哪个专业将来好就业?

这让我想起了前一段时间,作家温言在自己的公众号上,讲述的一个海外留学生的经历。

这个学生是温言亲戚家的孩子,她从小看着长大的。

这是个天才少年,曾就读于某大学少年办班,本科毕业后去了美国一个常青藤学校读博。

今年,因为种种原因,读不下去了。

想要转读人工智能专业,难度很大。因为没有计算机基础,就不可能申请到奖学金,需要父母卖掉房子,才能支撑这一大笔开支。

回国或者留美国就业,也行不通。从小到大,天才少年除了学习成绩好, 情商几乎为零,对外面的世界也一无所知。

父母问他,有什么打算,他只有一句话,“我无所谓,看你们。”

少年班,常青藤学校,博士……这是很多人眼里的“人生巅峰”。而在这样“人生赢家”的光环下,天才少年的身后,几乎都是生活的死胡同。

问题到底出在哪里?如果好的成绩,好的学校,好的专业,都没法保证孩子有一个好的未来,那么,到底是什么,决定着孩子的明天?


《写给父母的未来之书——抓住0-7岁关键期培养一生的优势》这本书,能够为我们解开迷惑。

《写给父母的未来之书》的作者是,以郝景芳和王立铭两位博士为代表的 “童行学院”教研团队。

郝景芳是大家熟知的科幻作家,代表作《北京折叠》曾斩获第74界世界科幻大奖“雨果奖”。 郝景芳从大女儿出生以来,将大量的精力投入到了儿童教育研究。

王立铭,神经生物学家,美国加州理工学院博士,浙江大学生命科学研究院教授。王立铭是个科普达人,同时也致力于用专业科学的方法教养孩子。

 “童行学院”是郝景芳创立的儿童教育机构,试图通过线上线下的课程实践,探索中国儿童的通识教育之路。

《写给父母的未来之书》告诉我们,只有做好学龄前的通识教育,让孩子拥有良好的底层能力,孩子才能在未来掌控自己的人生。

这本书用科学的前瞻眼光,为家长们指出了面向未来的教育的3个要点:

第一,从科技发展的趋势展望,未来是什么样子?未来需要什么样的人才?

第二,从脑科学的角度分析,0-7岁的家庭教育为什么如此重要?

第三,从家长的实操层面讨论,0-7岁孩子的家庭教育要如何开展?

02

教育要面向未来,绝不能用过去和现在的眼光,去规划孩子将来的人生。

为了孩子的明天未雨绸缪,是每个为人父母者最大的心愿和责任但是,如果我们试图在专业学科和知识技术上为孩子提早布局,注定是一场徒劳。

比如,当年炙手可热的珠算技能,如今早就成了“老黄历”。算盘成了老古董,珠算成了“文化遗产”,它的实用性已经消失殆尽。

科学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从严格意义上讲,现在已知的具体知识和技能,都会和珠算技能的命运一样。

知识技术更新迭代的速度太快,未来几乎不可能被准确预测,我们现在唯一能确定的大趋势就是,人工智能的浪潮。

在人工智能时代生存,需要具备3大核心能力是:与人工智能相处的能力、与人相处的能力、超越人工智能的能力。

一、人工智能相处的能力——理解人工智能、操作人工智能、改进和发展人工智能等等。

以目前在“人工智能技术”基础上研发的无人驾驶汽车为例,与人工智能相处的能力,有3个层面的含义。

简单层面的,是可以操纵汽车,安全行驶到目的地;

再进一步的,比如,操作系统升级,复杂路况设置等等,

更有技术含量的,比如,无人驾驶车的研发和生产等等。

人工智能程序的基础是,语言阅读表达和数理逻辑思维。同时,智能时代,知识技术更新飞快,这对我们的自学能力也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二、与人相处的能力——人际交流沟通能力。

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协作、精神交流、情感陪伴,这些都是不能被机器取代的。

三、超越人工智能的能力——人工智能不具备的世界观和创造力。

世界观,是我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IBM的人工智能“沃森”,被输入了维基百科的多学科知识,也在知识竞赛中打败了人类选手,但是,如果你问沃森,未来需要什么样的人,它一定回答不上来。

因为世界观,不是碎片化知识点的堆积,而是对大量知识的分析、归类、总结、理解、提炼、升华,最后产生出新的观点。

创造力,是生成有意义的新事物的能力,一方面要理解旧事物,另一方面要想像新事物。

创造的过程有点像烹饪,不是把所有的食材堆放在一起就可以了,火候的大小、烹饪器皿的选择、佐料的先后顺序,等等,很多的因素,共同决定了最后菜肴的成色。

世界观和创造力,都是跨学科的综合思考能力,不能被标准化、数据化,所以人工智能对此无能为力。

90年前,著名学者梁启超在一次面对青年学生的公开演讲中说,做学问的终极目的,是为了做人。学习做人,除了要学知识,还要养成独立的判断能力、正确的世界观,以及优秀的品德意志。

90多年前梁启超的结论,和如今我们面向未来的展望,是不谋而合的。

而那个读常青藤名校的天才少年,除了成绩好,这些做人的本事,他一样也没有。他的无路可走,其实是必然结果。

所以,无论过去,现在,还是未来,无论是追求个人幸福,还是立志改造世界,最后都要回到人本身,要求我们有做人最基本的底层能力。

一个人的立身之本,就是一个人的底层能力,或者也可以称之为综合素质,是由5个方面组成的:阅读能力、数理逻辑思考力、沟通社交能力、远大的世界观、蓬勃的创造力。

03

决定一个人的底层能力,往往不是学校教育,而是家庭教育,尤其是0-7岁时的家庭教育。

一、0-7岁是学习的关键时期

现代脑科学研究表明,0-7岁是孩子大脑发育黄金时期,也是学习的关键阶段。

0-2岁时孩子大脑发展最快的时期,脑重量从成人大脑的15%左右增加到80%,2岁时孩子的神经细胞突触数量已经超过成年人。

3岁时,孩子的脑神经结构已经和成年人相同。到六七岁的时候,孩子的大脑已经相当于成年人的90%。

大脑的发育包含两个过程,大脑神经细胞的增加,还有大脑神经细胞的突触增多。

大脑神经细胞的突触,就是大脑细胞与细胞之间的连接。大脑神经细胞通过“突触”,交换信息。

我们学习知识、积累经验智慧,反应在脑部活动中,就是大脑神经细胞突触的生长和修剪。常用的连接,会被不断地被重复强化,不常用的,就会遗忘丢失。

这就是“用进废退”的道理。就好比在森林里走路,经常走的地方,自然就成了路,就算原来是康庄大道,没有人走,时间长了,也就荒费了。

孩子幼年时期的所有学习,不仅学到了知识,更是对脑神经结构的深刻改变,对孩子的一生影响重大。

二、0-7岁的启蒙教育,最好的方式是家庭教育

0-7岁的学龄前儿童不适合去培训班接受课堂教育,一方面是因为情感因素,另一方面,也是由他们自身的身心特点决定的。

人工智能之父马文·明斯基在《情感依恋》里写到,依恋学习,是人类学习过程中,最独特,也最奇妙的特点。

依恋,是每个人与生俱来的一种情感关系。依恋是人类适应生存的一个重要手段,孩子的依恋对象,就是孩子内心安全感的来源。

小孩子会特别信任依恋父母,会把来自父母的信息,赋予特别高的权重。他们认为,,父母说的话特别重要,都是真的,即使父母不再身边,也要按照父母的要求说话做事。

同时,孩子在7岁以前,大脑前额叶皮质发育不成熟,具体的表现就是,自我控制能力弱,注意力不能长期集中,思维发散。

这个时候让孩子接受课堂教育,事倍功半,不仅效率低下,还容易让孩子对“学习”、“课堂”产生抵触情绪。

孩子的早期教育,由爸爸妈妈亲自上阵,才是最合适的,而且,要在生活中学习,在游戏中学习,在不知不觉中,增长见识,锻炼能力。

04

为了全面提升孩子的未来竞争力,家长要带着孩子去做3件最重要事情:多读书,多交流、多体验。

一、多读书

童书中描绘的故事和场景,可以直接和真实的生活对应起来,这是从“玩”到“学”的无缝对接。

从阅读中学习,尤其是用讲故事的方式学习,是让孩子在“玩”中“学”,孩子不仅不会抗拒,还会乐在其中,记得更牢。

亲子共读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可以帮助孩子培养阅读兴趣,养成阅读习惯,还可以丰富孩子的词汇,让孩子熟悉多方面的知识。

同时,大量的阅读能够让孩子尽早熟悉书面符号和具体意向的对应关系,这种理解能力,是以后学习能力的关键。

英国哲学家培根在《论读书》中写到,“读书足以怡情,足以赋采,足以长才”。读书的好处概括起来就是,全面提升一个人的综合素养。

二、多交流

科学研究表明,有意义的对话,能够极大地促进孩子的智力发育。因为对话涉及大脑的很多功能,譬如,接受信息,处理信息、理解与表达等等,是大脑学习思考的重要方式。

有意义的对话,是指父母和孩子要在对等的位置上,相互表达自己的思想。有意义的对话有4个要点,承认、倾听、提问和回答。

承认和倾听,就是要尊重孩子的喜好,鼓励孩子自由表达,不急着打断、纠正、评判。

比如,孩子回来说不想上幼儿园了,别着急批评他不爱学习,先蹲下来,抱抱他,接着再问问他,是不是幼儿园发生了什么不愉快?然后静下心来,听孩子仔细说。

鼓励孩子提问,可以帮助孩子养成思考和表达的习惯,这是一个人创造力的基础。

对于孩子提问的回答,最重要的不是答案是否正确,而是要让孩子熟悉,寻找答案的过程。

我们可以带着孩子查阅资料,上网搜索,通过分析、总结、归纳,最后找到答案。也可以带领孩子做实验,通过观察、推理,求证,最后得出结论。

这个过程是对孩子科学思维、独立的思考能力和创造能力最好的锻炼。

而且,父母和子女之间的情感交流越多,亲子关系就越亲密,孩子的安全感就越高。

孩子和父母的日常互动,父亲和母亲的相处模式,也都是孩子理解亲密关系的“范本”。

这些“情商软实力”,是孩子未来幸福与否的决定因素。

龙应台曾经在和2岁的儿子交流时,发出感慨——啊,他的名字叫做人。

孩子再小,也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他既有沟通交流的生存需求和情感需求,也需要在这种互动中学习和成长。

三、多体验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所有的知识,都要放到实际场景中,去理解,去内化。

有条件的家庭,可以多带孩子出门旅行。一个人见的世界大了,心胸和气量自然就广阔了。

在旅行的过程中,孩子既可以亲眼欣赏不同的自然风貌,又可以体会不同地域的文化和风俗,一路走一路学,既轻松又高效。

如果时间精力有限,没法去远处旅行,父母依然可以引导孩子,在日常的生活中,多观察,多思考。

比如,通过小区里的植物生长变化,体会四季更替,并且通过阅读描写四季的文学作品,去感知文字对美的表现手法。这样的学习过程,一定比课堂教学更生动,也更有收获。

正如原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所说,“大自然是第一本教科书,是世界上最有趣的老师,她的教益无穷无尽”。

05

无论任何时代,一个人最核心的竞争力,从来都不靠“好学校”、“好专业”的光环,也不是他所掌握的具体知识或者技能,而是那些最基础最底层的能力:学习能力、思考能力、创造能力、沟通能力等等。

《写给父母的未来之书——抓住0-7岁关键期培养一生优势》这本书里,既有对现实的冷静观察,也有对未来的客观分析,还有大量的科学育儿技巧以及实操案例,可以帮助家长们更好地引导孩子,养成习惯,提升能力,为未来打好基础。

“3岁看大,7岁看老”,看的不是孩子的模样,而是父母养育孩子的方式。

未来不可预测,我们却可以用良好的通识教育,全面提升孩子的综合素养,赋予孩子拥抱未来的信心和能力。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