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MM3 訪談中針對 PL 或 PM 所問的問題

由於訪談當中,被訪談人員不能攜帶任何記錄東西進入封閉會議室,而且評估小組所記錄的東西在訪談結束都要銷燬。所以下面的問題都是憑小的記憶和幫助我們評估的老師的培訓總結出來的。謹希望給大家有個幫助瞭解。針對 PL 或者說是 PM 的問題涉及到 CMM2 和 CMM3 的 12 個 KPA, 而且基本就是按照 CMM1.1.pdf 那個文檔來的。所以說把 CMM2、CMM3 中各個 KPA 的目標,執行能力,活動搞清楚了,自己再靈活點,基本就能應對訪談中的問題了。^_^ 言歸正傳,下面說說各個 KPA 可能要問的問題,其實好多就是一定會問的。

Goal KPA 要達到的目標
Co   執行約定(Commitment to perform)
Ab   執行能力(Ability to perform)
Ac   執行的活動(Actinites performed)
Me   測量和分析(Measurement and analysis)
Ve   驗證實施(Verifying implementation)

一 需求管理(RM)
1. 你項目的需求是誰做的?怎麼做的?
2. 需求經過了評審麼?都有哪些人蔘加?
3. 需求變更過沒有?過程是怎樣的?
4. 怎樣確保收集到的需求與今後的工作產品保持一致?

二 軟件項目策劃(Software Project Planning)
1.請問您從何時開始參與本項目?
(-是否參與立項階段?)
-描述立項過程?(立項書?審批?)
2.請問計劃是由誰負責編寫的?何時開始編寫的?
3.請問您制定計劃時的參照是什麼?怎麼知道?是否有正式的發佈流程
4.是否經過有關項目計劃的培訓?有哪些?
5.請描述一下計劃制定的流程
-生命週期定義
-WBS(?)
-工作產品列表
-估算(規模、工作量、成本、進度、關鍵計算機資源)
-估算假設??
-是否有規程文檔?
-是否在進度中考慮了管理支持工作?
-風險?
6.計劃是否經過評審?過程?時機?
7.對計劃過程進行了哪些度量?
8.高層和QA如何對計劃活動進行過評審和審計?
9.計劃的資源和資金是否充足?
10.是否瞭解計劃的方針?在哪裏?

三 軟件項目跟蹤和監控(Software Project Tracking and Oversight)
1. Co1:請闡述一下項目經理的職責?(對整個項目負責,跟蹤和監控整個項目過程)
2. Ab4~5:你接受了哪些有關的培訓?(項目管理和技術培訓,還有人力資源培訓,怎樣與人溝通)
3. Ab2~3:誰負責項目過程中的跟蹤與監控?
4. Goal 2:在項目進展中,你如何進行項目的跟蹤和監控
   Goal 2 AC5~AC9跟蹤和監控哪些內容(規模、工作量、關鍵計算機資源、進度、技術問題、風險)
   Goal 2 AC1~AC4怎麼跟蹤:
      i.  CO2、AC2:根據什麼方法開展項目管理、項目跟蹤與監控。(組織規程)
      ii. AC1:以什麼爲基礎:(軟件項目計劃,根據軟件項目計劃什麼信息)
      iii.AC12,Ve2:是否有定期的跟蹤方法:(例會或者週報)
      iv. Ab3:是否使用工具進行項目跟蹤
      v.  AC13,Ve1:如何不定期地向高層經理或客戶彙報項目進展情況(里程碑)
5. Goal 2 : 在項目進展中,有沒有發生過變更;請描述一次變更過程
   Ac11:(這些變更是否有文字記載,如變更申請文檔)
   Ac11:(項目計劃是否進行變更,並且版本更新到配置庫)
   Me1:(是否記錄了變更帶來的管理工作量,如重新估算規模,重新制定計劃)
   (是否溝通與報告)
     i.  AC3,Ve1:當影響到客戶等外部時,是否計劃變更經過了高層同意
     ii. AC4:是否通知了相關項目組成員。
6. Ve2:除了項目經理,還有哪些人員參與了項目跟蹤與監控,以什麼形式進行的跟蹤與監控。(SQA 參與,過程評審,產品審計)
7. SM 高級經理是通過什麼方式瞭解到項目的進行情況?(項目週報,里程碑會議等)
8. 項目組成員之間如何進行溝通?
9. 項目過程中是否出現過偏差?採取了哪些糾偏措施?
10. 項目過程中任務分配的方式?任務驗收的方法?
11. 對外部的承諾誰做出的?

四 軟件質量保證(Software Quality Assurance)
1. 你的項目有質量保證計劃麼?質量保證計劃的內容是什麼?
2. QA 在你的項目中發現哪些問題?
3. 你怎樣瞭解 QA 的工作?怎樣度量?
4. 當發現項目內部不能解決的不符合問題,怎麼解決?
5. QA 是否有能力完成他的工作?進行過培訓沒有?

五 軟件配置管理(Software Configuration Management)
1. 你的項目中有配置管理計劃麼?其內容是什麼?
2. 你怎樣瞭解 CM 的工作?怎樣度量的?
3. 你的項目過程中出現過配置變更麼?具體過程是怎樣的?
4. CM 在你的項目中是否是按計劃進行的?都進行哪些主要活動?
5. CM 是否有能完成他的工作?培訓過沒有?

六 組織過程焦點(Organization Process Focus)
1. Ac5: 對於新過程、方法和工具,公司有什麼相關規定?有沒有項目實際出現過類似的情況,你們是怎麼處理的?在試用過程中是否收集了相關度量數據?if yes,是怎麼做的?是否進行過工具的評價?if no,原因是什麼?(因項目時機較早,尚未到達試用工具評價的階段)?
2. Ac6: 過程方面的培訓,你們是否在部門層面上組織過哪些?SEPG是否在這方面提出過要求?如何保證相關人員接受過充分的過程相關的培訓?有沒有文檔上的記錄?
3. Goal3, Ac2: SPI計劃是如何評審和批准的?(SEPG是否作過評審?有記錄嗎?過程改進計劃得到了哪些人的審批?什麼形式?是否有記錄?)?
4. Co2, Ab2: 你爲過程改進活動提供了哪些資源、資金和培訓或者其他支持?充足嗎?你的理由是什麼?您是否見到過CMM3諮詢評估立項報告?是由哪位高層經理簽字批准的?(包括OPD Ab1對應的資源)?
5. Co3, Ve1:您是如何獲知組織的過程改進活動狀態的?(察看報告、評審、批准)(未看到SEPG和高層經理、其他項目組人員等人溝通的郵件紀錄;高層經理是如何參與和支持過程改進活動的?
6. Me1: 有哪些過程定義焦點的數據報告給您,這些數據表明什麼問題?(關於過程改進活動,收集了哪些度量數據?這些數據在哪裏?可以告訴我們什麼信息?(與計劃比較了嗎?)包括OPD的Me1?
7. 你瞭解公司的 SPI 計劃麼?具體說說內容有什麼?

七 組織過程定義(Organization Process Definition)
1. Ac3 見到過公司的生命週期模型的定義嗎?上面大概有哪些可以使用的模型?你覺得這些模型對於你的項目是否夠用?
2. Ac4見到過公司的過程裁剪指南?如何確保項目組能夠進行正確合理的裁剪?什麼人要對項目的裁剪進行審批?通過什麼方式如何審批?
3. Ac5 OPFAc4請描述你們是如何收集、評審組織級軟件過程數據的?又是如何使這些數據能夠讓公司中的其他員工使用的?
4. Ac6請描述你們是如何收集、評審組織級軟件過程文檔和模版的?又是如何使這些文檔能夠讓公司中的其他員工使用的?
5. 作爲項目經理,你怎樣參與組織的過程定義?
6. 項目結束後,有哪些數據?怎樣納入到公司的資產庫中的?

八 培訓大綱(Training Program)
1. CO1是否存在關於培訓的組織方針?提出了些什麼要求?
2. Ab1、Ab2培訓活動應該由誰組織的,公司爲培訓活動提供了哪些資源,是否充足?
3. AC2描述一下培訓計劃是怎麼形成的?(怎樣收集培訓需求,計劃與需求一致嗎?評審和批准了嗎?有沒有在公司的年度工作會議上討論過?計劃內容:有沒有培訓實施時間的安排、培訓對象、培訓所需資源、教材這些內容?)部門級的培訓需求是否反映給了HR部?
4. AC3培訓計劃的實際執行情況如何?與計劃是否一致?(變更了嗎?變更的流程?是否重新收集需求?新的計劃是否評審和批准)
5. AC4組織開發了哪些培訓課程?怎麼維護和管理的?(有沒有列表?有沒有課程的描述,介紹一下課程描述的內容:對象、預備知識、內容、課時、考試要求。教材評審了嗎、教材的版本管理如何進行,內部講師怎麼管理的)
6. AC5公司是否有免訓規程?請結合實例介紹一下免訓怎麼處理的?
7. AC6培訓過程應形成那些培訓記錄,怎麼管理這些記錄?(其他部門的培訓記錄?)
8. AB3實施培訓活動的知識和技能從哪裏獲得的(培訓管理人員、培訓講師)?有記錄嗎?
9. Ab4 作爲軟件經理,你是否接受過公司級培訓管理制度方面的培訓?什麼內容?何時?
10. Me1,Me2 關於培訓活動收集了哪些度量數據來描述活動狀態和培訓的質量?(誰來收集,記錄在哪裏,你對這些數據進行了分析嗎,分析的結果如何?)
11. Ve1,2,3 對培訓活動進行了哪些評審?(高層定期、與機構需求是否一致、審計)?

九 集成軟件管理(Integrated Software Management)
1. Ac1,Ac3: 你的項目是否進行裁剪定義了項目定義的軟件過程,是如何進行裁剪的?其中包含哪些內容?該過程是否形成了文檔?在什麼地方?經過了哪些人的審批?
2. Ac2: 你的項目修改過項目定義的軟件過程嗎?當時的情況是怎麼樣的?經過批准嗎?
3. Ac5: 你是怎麼利用公司的過程數據庫來進行估計的?
4. Ac6: 項目計劃裏有統計實際規模數據嗎?如代碼行數和文檔頁數。計劃和實際規模有多大區別,說明什麼。
5. Ac7: 是否管理項目的工作量和成本,如何進行的?
6. Ac8: 知道什麼是關鍵計算機資源嗎?如何管理的?
7. Ac9: 你的項目有關鍵依賴關係嗎?你的項目進度表能描述關鍵路徑嗎?如何跟蹤關鍵路徑?
8. Ac10: 對軟件風險進行識別和跟蹤了嗎,怎樣進行的?
9. Ac11: 你有沒有遇到過這樣的情況:項目按照客戶提出的需求完成產品,然後提交產品給客戶的時候,客戶認爲你所提交產品所實現的需求並不能滿足他當前的需求?
10. Me1: 都收集了哪些集成軟件管理相關的度量數據?在什麼地方?你們是怎麼分析和使用的?
11. Ve2: 項目經理怎樣評審和管理軟件項目活動?
12. Ab1: 對項目過程提供充足的資源和資金嗎?
13. Ab2: 是否對裁剪過程進行過培訓和指導?
14. Ab3: 項目經理參加過如何管理項目的培訓嗎?
15. Co1: 知道公司級的CMM方針嗎?是按照方針指導軟件活動的嗎?

十 軟件產品工程(Software Product Engineering)
一般此 KPA 的問題會結合在其他 KPA 中如需求管理,策劃和跟蹤監控中問的。主要了解它的兩個目標:
1. 定義和集成軟件工程作業並一致地執行它們以生產軟件
2. 軟件工作產品彼此間保持一致。
問題可能就是怎樣保持一致?這時候需要闡述:從收集客戶需求建立了基線開始,存在有需求追溯表,需求追溯矩陣等,各個時期的工作產品都經過了評審及產品審計等,各個時期都在維護追溯表等,等等以保持一致性。

十一 組間協調(Intergroup Coordination)
1. 項目工程組同 QA 怎樣協調工作的?
2. 客戶是否存在 QA,項目的 QA 怎樣同客戶的 QA 交流?
3. 客戶怎樣瞭解項目工作的情況等?

十二 同行評審(Peer Review)
1. Goal 1 Ac1: 你們的有同行評審計劃嗎?在什麼文檔上可以找到?如何制定同行評審計劃的?
2. Goal 2 Ac2:你所在的項目都進行了哪些正式評審、同行評審?如何實施同行評審? 依據是什麼?(期望:組織的同行評審過程)
3. Goal 2 Ac2,Ac3:你的同行評審會都有哪些人蔘加,誰是會議主持人,會議記錄的內容有哪些,會議後都做了哪些工作。(問題的跟蹤和關閉的處理過程,誰去監控)想了解同行評審中出現的問題的跟蹤和解決)?
4. AB1,ME1, 公司爲同行評審提供了什麼資金和資源?領導支持同行評審嗎?缺陷的後續評審工作有了解嗎?由同行評審發現的缺陷的返工工作你們監控嗎?收集同行評審工作的數據嗎,什麼數據?誰收集?記錄在哪裏,向誰報告或通報?
5. AB2,AB3:同行評審的相關技能如何獲得的?

還有些問題忘了在哪些KPA 中被問得了:
1. 你記得公司各 KPA 的組織方針麼?(其實就是各 KPA 的目標)

大概就這些吧。如果還想到些我會來更新的。如果有什麼不完善的地方請大家批評指正。

發佈了27 篇原創文章 · 獲贊 0 · 訪問量 5萬+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