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品乾貨】感情溝通之美

     在產品經理這個崗位上,溝通能力非常重要,尤其是注入感情的溝通更加高效。筆者總結了工作中一些溝通的方法和技巧,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1. 溝通是什麼


     百度百科中是這樣定義溝通的:溝通是人與人之間、人與羣體之間思想與感情的傳遞和反饋的過程,以求思想達成一致和感情的通暢。我個人很認同這個定義,在實際的溝通過程中,很多時候產品經理都停留在思想的傳達。例如:我要做**需求,這個功能用不了是不是有bug,你們什麼時候可以給我體驗功能等等。這些溝通沒有很好地表達出自己的感情,而是硬生生地表達出自己想做什麼而已。

2. 注入感情的溝通


    先舉工作中一個實際的例子。技術GG很辛苦地把需求做出來了,興致勃勃地讓產品經理體驗功能。過了一段時間產品經理走到技術GG的座位,對技術說:“這個功能用不了,是不是代碼有bug,麻煩你看看。”我們嘗試使用同理心,當聽到這樣的話,技術GG的心理反應是:

    1. 我自測都沒問題,是不是你的環境有問題;
    2. SB你會用麼
    3. 肯定不關我事,你找服務器同學看下吧
    或許還有很多其他不好的反應。這裏的溝通停留在表明自己思想,如果要加入感情要素,應該是怎麼的溝通方式呢,以下是參考建議。可以委婉地跟技術GG說:“這個跟我的需求有點不一樣,是不是我的使用方法有問題,我們一起來看看是什麼原因?”此時技術GG會是心理一震:“我擦,是不是有bug了”,然後雙方很友好地去跟進這個問題。這是有效的溝通,是注入了感情的溝通。
    第一,結果先行,需求跟我期望的不一樣;
    第二,自我反省,把問題拋出來說明可能是我的原因;
    第三,合作解決,一起找原因。
    接下來繼續通過實際的案例,闡述感情溝通之美。

3. 感情溝通之美


3.1 我們都是坐同一條船的


     在公司裏每個小組都肩負着各自的KPI,而KPI的完成情況決定着每個人的升職加薪和年終獎。正是這種KPI制度,會讓很多很多的員工都只是關注自己的KPI,而忽略了部門的KPI。一般來說產品經理肩負着用戶在線、日活躍、收入等指標,研發則負責需求研發、提升開發效率、優化性能等等。
    很多時候,趕進度加班都成爲了家常便飯,尤其是技術GG更是無限吐槽。幾個比較經典的吐槽:麻痹的,產品又改需求了,導致工作量增加;現網有bug,本來用於開發的時間被臨時佔用了,又得加班了;工作量很大,時間又短,被PM催死了。。。。
    作爲產品經理,很應該去思考用戶(技術GG)的吐槽,找出痛點,然後進行優化。技術GG的爲什麼會吐槽,主要是不爽。爲什麼不爽?因爲很多時候感覺是在幫產品經理幹活,而不是在做着有興趣有意義的事情。找到用戶痛點之後,就需要出方案解決問題。我的思路是:我們都是坐同一條船的。這裏的關鍵是我們,在溝通中讓大家意識到我們一起在戰鬥。
分享一下產品經常遇到的溝通難題。

    1)產品需求變更。每次變更需求都會帶來研發和PM的反感,大家都懂的。這個時候,我會站出來做幾件事情。
    第一:需求變更的目的
    第二:爲什麼需要變更,變更後的方案比之前的方案有什麼好處,對用戶和部門的價值是什麼
    第三:變更後給技術帶來什麼難處,我們一起羅列一下,然後再評估是否在本迭代變更

這就是美:讓所有人懂你,理解你的變更,才能支持你的工作。

    2)加班趕需求。每次我們都會定下***時間需要發佈版本,然後全部人都被逼去加班。好吧,這是件蛋疼的事情,怎麼讓大家打雞血,是個難題。
    第一:清晰表明爲什麼要定下這個時間點。上升一個層次,從部門的KPI出發,這個版本的成功直接影響到部門的發展前景和每個人的年終獎,與我們息息相關。例如配合某遊戲做活動,趕上世界盃,衝PCU里程碑版本等等
    第二:這個版本核心功能是什麼,哪些功能是可以適度削減的(一定要留有討價還價的空間)
    第三:闡述領導的期望。我們做得事情領導時時刻刻都在關注。
    第四:加班的不只是技術,而是整個團隊。對關鍵的核心人員做好思想工作。
    第五:加班偶然請吃飯。這個非常有效,尤其是長時間加班作戰的團隊。

這就是美:提升思考層面,讓參與者感受到目前的困難和挑戰,一起去戰鬥。

3.2 希望技術寫出高效的代碼


    項目迭代節奏很快,需求評審的質量直接影響到最終的產出。爲了保證需求評審的質量,我提出了需求初評環節。初評,就是初步的溝通和評審。這個環節有幾個好處
    1)提前預告需求功能,讓技術GG心理有底。研發都追求簡潔的代碼和優秀的設計方案,提前知道產品規劃方向,有助於更好的制定設計方案。在溝通中需要關注技術GG的反 應,希望可以寫出高效的代碼,提升產品開發效率。
    2)發現技術難點,產品方案規避。產品遇到很尷尬的地方就是在需求評審上技術GG說這個功能實現不了,或者說要一個月才能做出來,評審的結果必然是產品修改需求方案,擇日再評審。遇到難題,需要明確溝通,可以把產品的煩惱拋出來,讓技術也參與到產品方案的設計。

    初評中需要注意控制相關的參與人員和評審時間,因爲是初評控制好成本,討論核心問題即可。

這就是美:我中有你,你中有我,相互協助,把活幹好。

3.3 產品經理無處不在


    在項目過程中,目前產品參與的會議包括:需求評審、測試用例評審、迭代計劃會,這三個會議都是必須參加的。另外還有一個技術評審會議,一般來說產品經理是不需要參加的。由於本次需求很複雜,涉及到的交互細節也很多,爲了防止技術方案中的遺漏關鍵點,這次的技術評審我主動參與了。
    一般來說,是不建議產品參加技術討論的。
    第一:產品聽不懂技術的討論,整個會議感覺異常無聊
    第二:浪費你很多時間,說不定一個小時下來你才參與幾分鐘

    我以前做過技術和項目經理,很容易融入到技術討論中。基於自身的經驗,如果要參與技術評審,產品經理需要具備以下條件:
    第一:有技術背景。
    第二:有移動辦公設備。技術評審不是我們的主場,產品只是協助技術團隊而已,所以參與感很低。爲了不浪費時間,所以需要 有移動設備辦公,在技術需要我麼的時候,立刻提供協助即可。

    重要:技術評審就像一個菜市場,產品要在這個環境下工作,適當時候提供協助。對於個人能力要求很高,如果受到外界影響很大的話,建議不要參加了。等技術需要你的時候,再電話或者來會議室參加討論即可。

這就是美:適當參與,幫助技術,無處不在的服務精神



4. 小結


       無論任何一份工作,溝通是一門必修課。或許有千千萬萬種溝通技巧,本文探討的感情溝通只是其中一種。用心溝通、讓大家懂你,不僅僅帶來工作上的高效,也帶來了很多小夥伴的認可。一起努力,一起成長,做個優秀的產品經理。





推薦文章:

《用戶說卡,怎麼辦》

http://blog.csdn.net/minidrupal/article/details/24544573

《Scrum -- 晨會那些事》

http://blog.csdn.net/minidrupal/article/details/25547577

《產品經理的日常工作》

http://blog.csdn.net/minidrupal/article/details/26092691

《快速驗證產品價值 -- MVP(最小可行產品)》

http://blog.csdn.net/minidrupal/article/details/26986885

《如何進行產品定位(上)》

http://blog.csdn.net/minidrupal/article/details/29386543

《用戶研究那些事》

http://blog.csdn.net/minidrupal/article/details/35841945

《合理構建產品形態(一)——誰是目標用戶》

http://blog.csdn.net/minidrupal/article/details/37767955


 

Author: Andy
Introduction: Web工程師、項目經理、產品經理
Sign: 做人如果沒有夢想,跟鹹魚有什麼區別 


發佈了62 篇原創文章 · 獲贊 55 · 訪問量 15萬+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