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擬電路設計:理論的神話與殘酷的現實

本篇結合我的親身體會,通過簡單的舉例,來說明模擬電路設計的一些特點,希望對有意從事模擬電路設計相關方向的同學有所幫助。

理論知識

模擬電路需要的理論知識比較多,需要用到不少數學計算,電路基礎、信號與系統等學科,而這些學科又需要用到高等數學、線性代數、複變函數等數學基礎。當然用到的數學知識不是很複雜,一般是比較基本的數學知識,高數中的微積分、線性代數中的矩陣、複變函數中的複數運算等。很多計算和物理電學中的計算有點像,數學上不是很複雜,但每個式子背後的原理很多,還要考慮很多現實因素。之所以模擬電路學起來難,有一個因素就是不少人大學期間的數學基礎沒學好,對理論計算有種恐懼心理(學的時候不知道幹什麼,用的時候才發現沒學好)。

科學家與工程師

三極管是模擬電路當中非常基礎和重要的知識。

一方面,科學家(物理學家、化學家等)從微觀角度進行理論分析、假設與實驗,研製出了三極管這種器件,具有放大作用,但是放大效果並不理想。三極管的放大倍數,受到溫度、電源電壓、輸入電壓等因素的影響,實在是太不理想化了。科學家已經盡力了,或許有一天,能找到更加完美的放大器件,比三極管好用。

另一方面,理想的放大器的放大倍數應該是恆定的,不然輸出就會忽大忽小。我們生活中不能缺少比較理想的放大器,因爲我們要用放大器製造電話、擴音喇叭等各種設備。

協調這兩方面的衝突,解決這種難題,就是工程師的任務了;模擬電路的核心正是工程思想。工程師不關注三極管怎麼被髮明的,只關注三極管有什麼特性,關注人們實際生活中需要什麼樣的電路。然後設法用不完美的器件,製造出儘可能滿足人們需要的設備。利用不完美的東西去創造完美,工程很多時候就是在做這件事。

三極管的特性:學習三極管一般都從PN結基本原理開始,涉及一點化學分子方面的知識。在模擬電路中,主要關注PN結的特性,而不做進一步深入。

解決難題的方法:三極管放大倍數不穩定,我們可以通過負反饋的形式,犧牲放大倍數,實現放大倍數的穩定。

 

信號與系統

信號與系統是一門很重要的基礎理論課。信號系統這門課很抽象,基本上就是在學數學。而正是因爲它的抽象,能應用到很多學科中來。信號系統不僅能用到電路中,也能用到力學系統中,還能用到聲學系統中(例如音箱的聲學設計)。信號系統這門理論課有點不好理解,因爲不知道它如何應用。我們能做的就是不要過早的問爲什麼,先踏踏實實把那些理論知識記住,後面再去實踐(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學習固然更好,但知識很難安排)。

何爲負反饋,以及如何實現了放大器放大倍數的穩定,可參考《我對模擬電路課程的理解》 http://www.paincker.com/analog-circuit

理論的神話與殘酷的現實

模擬電路尤其是高頻/射頻,難度往往很大,除了需要較多理論知識,還需要大量經驗積累。做電賽的時深有體會,模擬電路的設計不容易,即使是最簡單的運放積分器。理想情況下,積分器電路如下圖,理論分析也比較簡單(學過信號系統和模電的人應該能理解,這裏不做分析)。

而實際上這樣的電路往往不能工作,因爲運放等器件的非理想特性使然。即便是最基本的導線都有電阻,理論分析很難考慮那麼多非理想因素。實際上一般需要再添加一些器件,如下圖。

即使完善了電路,每個器件參數也不能任意取值,甚至電源、佈線也有講究。特別是在高頻/射頻中,元器件之間會因爲電磁波互相干擾,解決這些問題又需要用到一些類似信號系統的理論課程知識。最後才能實現設想的積分器效果,並且只能在給定的條件下正常工作(可以想象一下收音機,或者以前用天線的電視機,人靠近了都可能會影響電視機的工作)。

理論分析/軟件仿真/實際電路

在模擬電路設計中,通常的設計流程是,先進行理論分析,設計出電路,然後通過仿真軟件進行驗證,最後製作實際電路,並進行修改和調試。對於簡單和要求較低的電路,可以嘗試先用麪包板搭建,再進行焊接;對於一些要求較高的電路,例如要求大電流,高頻率等,麪包板就很難實現了;甚至萬用焊板焊接的也不能使用,還得設計PCB進行嘗試,過程就比較麻煩了。

整體的情況是,理論分析和仿真電路差遠了;而仿真電路和實際電路又差遠了。像前面舉的例子,不少看似簡單的電路,完全按照最初設計的電路去搭建,很可能不工作。這個時候就需要通過儀器測試等輔助手段,進行分析和電路改進了。

芯片手冊

芯片手冊在電路設計的過程中是經常要用到的參考資料,特別是集成芯片的手冊,當然很多基本元件包括三極管、MOS管等也有芯片手冊。

現代電路設計往往都會用芯片,而不是完全由分立元件搭建。芯片一旦設計出來,批量製造能大大節省成本,提高電路設計效率。很多時候用運算放大器來設計放大器,遠比用分立的三極管等器件容易,並且反而節省了不小的成本。

芯片手冊中會有器件的封裝、管腳等基本信息,還有使用電壓、溫度、溼度範圍的要求,芯片往往還有內部構造的框圖等內容,甚至有些芯片特別是高頻和大功率的芯片,還會給出參考PCB設計圖。

學會閱讀芯片手冊,是模擬電路設計必不可少的基本技能。很多芯片手冊都是英文版的,這時不得不去熟悉各種英文的專業名詞術語。關於這個話題,在下文中有較爲詳細的討論:

《不要懼怕英文——英文的作用和重要性》 http://www.paincker.com/english

豐富的經驗

解決模擬電路中的很多問題,需要大量經驗積累,很多時候很難用理論去解釋一些問題,因爲太複雜了。經驗很豐富的硬件工程師非常難得(例如幾十年經驗),年薪百萬都不成問題。所以如果對硬件很感興趣,可以一直做下去,往往越老越吃香。

這些知識很多很雜,很難被整理出來(潛心做技術的工程師很多都不太善於表達,也沒有那麼多精力);即使整理出來成書,也很難快速的被別人學會;而且有些情況下,這些知識往往價值很高,不一定會隨便公開(例如國外的很多保密的高科技)。從全人類的角度來看,這些知識的傳播也是個亟待解決的難題。

學習條件

學習硬件不僅是難度大,而且很燒錢。最好通過競賽來學習,因爲往往實驗室才能提供各種價格高昂的儀器,競賽則會有經費購買各種器件,從而能有充足的學習條件。電賽時很多學校條件不夠,甚至沒有幾臺示波器,只能做單片機控制類方向。但是在西電,高頻、開關電源、儀器儀表等各種方向都有充足的條件(學校對電賽非常重視,提供的經費也比較多,但是想參與進來要求也比較高)。較好的學校資金比較充足,圖書館特別是實驗室能提供更多難得的學習機會。

西電的電賽過程可參考《2013電賽總結【西電專用】》 http://www.paincker.com/nuedc

本文由jzj1993原創,轉載請註明來源:http://www.paincker.com/analog-circuit-design

發佈了124 篇原創文章 · 獲贊 142 · 訪問量 48萬+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