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談思維的三種境界

作者:人月神話
來源:http://blog.sina.com.cn/u/493a8455010008a6

昨天和MOVE聊天,談到思維問題,特做下總結.
 
 笛卡爾曾說過我思故在,雖有些唯心主義或形而上的味道,但也表達了思維最重要的作用.一個人無論是在現實中,還是在夢境中,都不能否認自己在感知和思索,於是只要一個人在感知和思索,那麼他就一定是真實存在的,因爲只有活着的人才有這種能力。物質決定意識,客觀規律我們必須要遵守,對於不斷去思考如何發明出永動機的我們應該否定,但只要不違背客觀規律,一個人就應該不斷的發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和思維潛能,去認知和改造世界.人的潛能是無限的,愛因斯坦說過:其實我們只用了10%的潛能。但他只用了10%的潛能就發現了相對論,而我們常人往往只用了自己潛能的5%不到.
 
 思維是有樂趣的,因爲通過思維你在不斷的認識世界,我現在都還能回想起我讀高中時候花大半天解出一到數學證明題的喜悅.一道證明題往往不僅僅是在證明題目本身,往往更重要的是在證明着自己.所以答案出來後的成就感和喜悅是無以言表的.思維的結果固然另我們喜悅,但思維的過程往往纔是最產生樂趣的地方,思維的過程中包含了問題的分析定義,解決方法的選擇,嘗試,驗證等很多過程,這些過程夾雜在一起,你能夠駕輕就熟這些因子的時候就更加感到了過程的樂趣.
 
 思維分類方式很多,定型思維,習慣思維,發散思維,逆向思維,側向思維,系統思維,創造思維.歸類一下主要是習慣思維,發散思維和系統思維三種.我們不能說習慣思維不好,習慣思維往往可以藉助我們原來已經有的經驗教訓,最佳實踐,運用相關的模式方法來解決特定場景的問題.但事物不是一成不變的,事物本身也在隨着時間不斷的發展變化,因此往往習慣思維很難去解決一些特殊的問題.每個人都有惰性,習慣思維耗費你的腦細胞最少,所以我們仍然熱衷於拿來主義和習慣思維,但習慣思維越多,我們受到的思維約束越大,久而久之就形成了遇事不願意主動思考的習慣.羅素曾說過"須知參差多態,乃是幸福的本源。",王小波在《思維的樂趣》裏面也談到大多數的參差多態都是敏於思索的人創造出來的,在生活的其他方面,某種程度的單調、機械是必須忍受的,但是思想決不能包括在內。胡思亂想並不有趣,有趣是有道理而且新奇。在我們生活的這個世界上,最大的不幸就是有些人完全拒絕新奇。以物喻人的《一隻特立獨行的豬》也讓我們更加感慨,豬都能特立獨行,人爲何還能夠甘願行屍走肉呢?
 
思維的三種分類正好也說明了思維的三重境界的問題。
 
第一重是習慣或定型思維,在你還沒有充分的知識積累來認知這個世界的時候,你需要借鑑前人的理論和經驗,你需要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所以在這個階段,前人已經總結出來的理論,方法論,經驗和模式是很重要的。你需要做的往往就是按照這些理論來指導自己的實踐,這些方法論或模式在解決大多數問題上面仍然回發揮很大的作用。但第一階段我們仍然強調自我的總結和經驗的積累,理論幫你解決問題後仍然需要回頭審視理論和方法論本身,形成自我的經驗積累,或者說形成一種知識體系。
 
第二重是發散思維。對於逆向思維,側向思維或創造性思維更多的應該歸結到這類裏面。發散思維讓你從定型思維中跳出來,能夠從多方面,多視角的去定義和分析問題。習慣思維讓我們始終用我們熟悉的一條路在解決不斷重複的類似問題,但《你的燈亮着嗎》裏面一再的強調了,永遠也不要簡單的認爲你用了最佳的方法解決了你遇到的問題,如果你找不出更多的解決問題的方法或解決問題後的遺留問題,你就不算真正解決了問題。對於發散思維,我們說思維導圖是一種很好的工具或方法,但工具始終是工具,重要的是你的思維能真正的發散開來,而思維能發散開來的重點又是我們要見多識廣,要多接觸不同的知識,工具,方法和技術。不要做井底之蛙,夜郎自大。你平時積累的越多,越不容易受到習慣思維的約束,發散的越多;凡事多問幾個爲什麼,多考慮風險,你發散的深度越深。
 
第三重是系統思維。系統思維是思維的最高境界,系統思維的基礎除了知識理論積累外,更多應該注意的是思維本身的方法論,再這裏我們談系統工程理論就是最基本的方法論。《第五項修煉》和溫伯格的《系統思維導論》是談系統思維比較多的兩本書,但其基礎的東西仍然來自於系統工程學。我們說習慣思維是從點或面上去考慮問題,發射思維是從面上去考慮問題,而系統思維則是把你考慮問題的多個面真正的結合成一個立方體。在生活或工作中經常遇到發散的深度或廣度已經足夠,但仍然無法很好的解決問題,關鍵就是沒有發現孤立東西間的關係,使孤立的東西真正能夠形成一個整體。發掘各個因子是發散思維的工作,而去分析因子間的相互作用和循環則是系統思維的工作。只有到了系統思維的高度,才能更多的體會到衆裏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的感覺。
發佈了56 篇原創文章 · 獲贊 7 · 訪問量 40萬+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