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魯大學開放課程:《聆聽音樂》第4課

第4課

Rhythm: Jazz, Pop and Classical

節奏:爵士 流行和古典

 

三十二個分音,或者叫泛音。每個分音的強度,我們稱之爲振幅。每個分音的振幅會隨着不同樂器的聲學性質不同。

每一個峯值代表一個分音,這些分音不是直線減弱的,其中一些會不時彈起來,衝擊力更強,音量更大。

當我們聽到某個聲音的時候,其實聽到的是很多聲音的混合物,混合聲音中的這些分音只所以重要,就是因爲它們決定了自身特定的音色。

 

切分音就是插入的一個衝動,出現在一個我們意料之外的位置。一般來說韻律的衝動出現在節拍上。在切分音裏,衝動會突然打斷節拍,讓音樂聽起來突兀、奔放。

 

主旋律顛倒過來並和在一起這就是所謂音樂轉位(倒影模仿),巴赫很喜歡這個,他喜歡和音樂玩這種腦力遊戲。

 

音樂中的織體是曲調線的分佈。有三種基本織體:單線織體、主音織體和複音織體。不同的音高,事實上三個不同的音高,相對於一個音高。一個音高、三個音高或四個音高,以不同方式運動,像有獨立節奏的和絃,這就是單音、主音和複音織體的區別。

 

有兩種複音織體,第一種叫模仿式複音織體,因爲有個樂句一遍又一遍地重現。另外一種叫自由對位,在樂曲裏獨立的聲線同時進行,但是沒有彼此模仿。

 

音樂也是一種語言,由句法構成。而句法,就是樂句組合以及這些樂句的組合順序。

 

彌撒曲是一種音樂載體。當然它是一種宗教儀式,但和交響曲或協奏曲一樣也是音樂載體。

 

參考曲目:

拉威爾的《波萊羅舞曲》

斯考特•喬普林的《藝人》

英國國歌及英聯邦的皇室頌歌《我的祖國》(貝多芬給 它起名《天佑吾王》)

穆索爾斯基的《基輔的城門》《圖畫展覽會》

莫扎特的《安魂曲》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