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步該怎麼跑》讀書筆記

作爲程序員,一定要懂怎樣健身,《跑步該怎麼跑》這本書對跑步做了科學的說明,很不錯。

唯一的缺點是雞湯文太多,廢話太多。以下是我整理的一些內容。重點章節做了標註。


1,追求完美的跑步技術


簡單就是關鍵。
芭蕾,舞蹈或武術等訓練,都必須先學姿勢,更準確的說,就是學習無數的連續姿勢。一旦姿勢熟練連貫,動作纔會達到完美。




2,我的跑步哲學


如果你想要健康--跑吧!
如果你想要俊美--跑吧!
如果你想要聰慧--跑吧!


人類的出生,存活與成長,全在地球的重力場中,一切肢體的活動也在特定的生物力學框架下,受制於中立。我們要將重力當成力量的來源,少去抵抗這股力量。
練就完美跑步技術的關鍵在於:儘可能利用重力。




3,學習“姿勢跑法”的最佳時機


學習從現在開始,永遠不嫌太晚。


當你努力想改變以前的模式時,你會發現只要一跑快或是跑遠一點,身體就會下意識的回到你已經習以爲常的動作。你跑的越累,這種結果會更明顯。也就是說,你跑的越遠,更容易回到過去的模式,一次就會讓“姿勢跑法”的模式學習受阻。
在你對成績的期望值最低的時候開始練習“姿勢跑法”,你接受這種新的模式就不會有太多不安,而且要邁出你的步伐時,心情是準備好要飛跑的。




4,開始之前,先來個簡單的考察


厲害的賽跑者是以優雅的節奏,流暢的跑,就像內燃機引擎一樣。
他們不像個蹦蹦跳跳的慢跑者,不浪費體力,也不和馬路奮戰。
這些人就像在馬路上流動一樣,而且是以非常快的速度向前奔流。


結論:比起差勁的跑者,最厲害的跑者每個跑步動作都很一致。你也可以說那些厲害的跑者似乎跑起來更有效率,更專注。但最重要的是,經由這次實際觀察跑步模式的差異,你可以清楚的明白人類並非天生就被賦予正確的跑步動作。




姿勢跑法的實際功用
5,消除跑步的運動傷害


跑步運動傷害的第三定律是:受傷就表示運動員已經達到他的臨界點。


影響我們跑步能力的主要三種限制因素:受傷,技術與個人體能極限。


古藤歸納造成運動傷害的四種因素:改變,直立,扭傷,與速度。
改變:跑者突然增加里程數,訓練距離,頻率或是強度。超過一個星期訓練量的百分之十。---也就是過度訓練
直立:在跑步過程中,應該讓身體保持在一直線上。那些具有完美身材比例的運動員,天生就有筆直的腿,脊椎與手臂,所以他們就很少發生受傷的情況。
扭傷:較少發生在跑步者身上,比較容易發生在高爾夫球,體操選手身上。
速度:跑太快了。


理想跑步技巧的重要姿勢是:以S型單腳站姿的平衡狀態。
姿勢跑法 兩個簡單元素:跑步姿勢與跑步姿勢的支撐點轉換。




6,想要進步,你必須改變


世人都討厭改變,但改變是唯一能帶來進步的方法。




7,甩開束縛,自在的跑出你的最好成績。


唯一的真理,是那些能引領你通向自由的食物。


“自在的心”才能將潛藏在我們體內的更高實力激發出來,只是人們都習慣替這種自由設限。
你也許總是告訴自己:我永遠不能在40分鐘內跑完10公里,或是我不需要做間歇訓練,爲了幫自己的期待找舒適範圍,你寧願在你的最好表現上設限。這時,你已經選擇了不自由。
解決方法:
1,你必須先思考這些既有的限制來源爲何。
2,克服限制的關鍵在於瞭解:瞭解如何跑才能讓你自在的跑。


8,無比輕盈的跑法


一般人的錯誤跑法:
最普遍的跑法是以腳後跟着地,然後整個腳掌面着地,最後以腳尖着地,這就等於把全身的體重加在你的腳部,同時也會增加腳部在地面上停留的時間。


輕盈跑法:膝蓋一直保持微彎以吸收地面的衝擊力,只以腳掌前沿着地,而且儘可能縮短着地時間,更重要的是,腳掌着地點要落在身體的下方,而不是身體的前方。




9,自我學習姿勢跑法


你最擅長的項目就是你最需要學習的項目


10,思考--視覺--感覺


任何事,不去了解它,就別想掌握它。


我們最終的目標是:跑步的生物力學構架構架是可以融合思考,視覺和感覺結構,然後將這些具時間和空間元素的結構整合成一套全方位的技術,也就是完美的跑步動作。


動作教學上的3種認知方式:   思考,視覺和感覺
針對思考型的人,我們必須從知識的單一面到整體面,讓他們瞭解中間的邏輯性。
針對是視覺型的人,我們可以利用自然界中可見的恰當比喻圖像來說明。
針對習慣用感覺來學習的人,我們會強調時間感,空間感,平衡感,速度感以及肌肉收縮與放鬆的感受等。


測試你是否靠感覺在學習的人。
1,別看秒錶,在心裏默默數5秒鐘按下停止鍵。看看誤差多少。好的跑者通常每次試都會只差十分之一秒。
2,閉上眼睛,請你朋友把手指放到你的手臂上,然後通過觸覺說出他共放了幾根手指。




11,關鍵跑步姿勢 --圖片


通透一件事,你會了解所有事。


姿勢跑法的核心,我們稱之爲關鍵跑步姿勢。


姿勢跑法的理念在於:精確掌握關鍵姿勢,其他的姿勢就會隨着它一個一個的結合起來。


關鍵跑步姿勢有三種鑑定方法:平衡,位能和彈力


處在關鍵跑步姿勢的狀態時,跑者也剛好在支撐點上處於完美的平衡狀態。此時你可以從頭開始,通過肩膀,臀部,一直與地面接觸的跖球部,甚至可能稍微碰到地面,但身體的重量永遠只落在腳掌邊緣,而非腳趾。


用三種方式分析關鍵跑步姿勢:
1,身體處於平衡,身體力道最集中,也是身體預備前進的狀態。不會浪費能量,而且身體很放鬆,準備把他們的所有能量直接放在簡單的前進動作。
2,從視覺化的觀點來看,試着想想一只爲了追捕獵物正在草原上飛奔的獵豹。人類的關鍵跑步姿勢應該也是身體載滿能量,蓄勢待發的狀態。
3,穩定,平衡與放鬆。當我們復發掌握關鍵姿勢時,肌肉會爲了保持姿勢稍微向所有前後收縮,這就浪費了能量。關鍵跑步姿勢練得很熟時,我們會覺得自己彷彿可以這樣站一整天,而且隨時準備以毫不費力且迅速的動作向前跑去。




12,自由落體的概念


這裏有個關於聯繫的好建議:與自然爲伍,她會幫你完成一半以上的工作,而且不求任何回報。


達文西證明:快落下的物體應該處在準備往下的最佳狀態,也就是他處於平衡狀態,但是非常不穩定。在這種不穩定的平衡狀態下,會耗最少的能量去出發落下的機制。


對跑者來說,不穩定的狀態就是關鍵跑步姿勢的位置,處於關鍵跑步姿勢時,膝蓋微彎,身體的重量落在跖球部上,大腦的訊息會告訴身體開始落下,這個過程很輕易就能完成,耗費的力氣最少。爲了關鍵跑步姿勢啓動落下的動作,你要做的只是放鬆肌肉,然後儘量保持身體邊側的平衡,再讓他自然落下。


落下的第二個關鍵動作就是:起腳落下時,另一隻腳要從支撐位置移至擡起位置,然後兩腳輪替。接着搭配第三個最微妙的動作,那就是稍稍提高身體,然後讓腳步順着身體動作。


最後這個動作是身體提高,不是彈起的動作。他只是利用肌肉伸縮力帶動身體的位置,讓他幾乎不着痕跡的遠離地面。這三個動作同時發生,而且是在兩腿輪替支撐位置的過程中進行。




13,姿勢的輪替


每件事應該儘可能的簡單,但不能太簡化。


決定身體移動快慢的關鍵因素完全在於你轉換支撐點的速度與效率。支撐點轉換與平衡狀態回覆的速度會決定你的身體移動的多快。


一切從關鍵跑步姿勢開始,跑者的腳呈直立S型姿勢,身體會處於完全平衡,力道集中,能量滿載狀態。跑者只要把支撐腳從地面朝盆骨下方擡起時,跑步動作就開始了。讓大腿擡起來的力道完全來自於後大腿肌羣。後大腿肌羣會開始釋放支撐腿的壓力,並定位好小腿和腳掌要朝臀部那個方向移動。


跑步的時候我們只要想着把腳從地面擡起來,根本別去想接下來要把支撐腿打直這件事。
原因:1,我們必須降低身體重心的波動,我們不想讓身體上下動盪。
2,我們不能想用腿推動身體前進。




14,輪子滾動的概念


簡單,是複雜的最高境界。




15,肌肉的伸縮力


快快躍入這萬象光輝,讓大自然當你的導師。


S型姿勢的首要好處是可以幫助肌肉伸縮力維持在最佳狀態,


第二項要努力的部分是,鍛鍊肌羣的力量。有力的肌羣能使你移動的更快,減少腳掌支撐與地面的時間。


16,高步頻的重要性


頂尖跑者的步頻非常快。


一旦我們企圖跨大步向前跑時,速度就會變慢。


減速時,也對髖關節和膝蓋產生極大的壓力,而且,根保持前進速度所需的能量相比,減速更消耗體力。


結論:對抗重力的動作越少,跑的越快。這個概念的根本在於,腳着地的時間越短,對抗重力的動作就越少。我們施加在關節和韌帶和肌腱的負擔越少,受傷的風險跟着降低。


高步頻不需要肌肉使很大力氣。相反的,你應該儘量在跑步過程中避免肌肉使力氣緊繃。專注運動肌肉的伸縮力,將腳擡離地面即可,這當中唯一要飛得力氣就是要阻止腳和地面的碰觸機會,並全力注意加快步頻與身體落下前進速度之間的協調,這樣你很快就會發現跑的更快。




17,別隻是跑,還要無爲而跑。


萬事萬物,達到極致完美的境界,
並非在無法多增添任何東西的時候,
而是在無法再減少任何東西的時候。


關鍵跑步姿勢和最佳效率跑法:膝關節必須保持彎曲,身體持續往前落下,以蹠球部着地,儘快擡起腳,軀幹在過程中保持穩定不晃動,把注意力放在高步頻上等等。


爲了無爲,以下有一些不要做的原則。
一腳擡起來之後,不要去管這隻腳要再踩回到地面的動作。
不要刻意做下踩動作
膝蓋不要擡高與往前
不要伸直後退來將身體退離地面
不要擺動手臂讓身體前進
膝蓋與髖關節不要擡高或往前




18,跑步要抓對時機


萬事萬物都有定時




時機是指你的身體移動時,動作在時間與空間中的移動同時性。






第四部分  把概念化爲行動
19,將姿勢跑法的概念帶入跑步模式中


我從未見過野澤,我從未見過海洋,
但我知道石楠花的樣子,也知道海浪是什麼。




20,精通跑步技術


練習和思考或許會逐漸將很多事鍛鍊成藝術。




21,培養跑步的敏銳度


所有知識的源頭都在我們身體的知覺裏。






22,學習跑步姿勢


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脫掉鞋子,站在一面可以看到全身的鏡子面前。你的兩條腿都要微彎成S型姿勢。要確定你所有的關節都是彎曲的,而且肌肉感到輕微的緊繃感。
試着輕輕的上下跳動,但不要伸直你的膝關節,試着找到你最舒適的膝關節彎曲角度。此時腳掌不要完全離開地面,而且退步尋找最舒適位置。羣人你的體重是壓在腳掌的蹠球部,而不是腳趾或腳後跟上。
只要腳一碰到地板,就立即輕輕地向上跳。做身體上下反覆跳動時,應該儘量以最少的力氣完成,而且過程中不要停頓。


進階:一腳以蹠球部站在地面上,腳跟略微離開地面,或略微碰到地面。如果感覺很難,可以找牆,椅子作爲輔助。
試着做輕輕彈跳的動作。感覺到是利用肌肉的伸縮力像彈簧似的上下彈動,而不是肌肉使力跳動。你的身體應該感覺像是一個整體的彈簧系統。






23,學習自由落下的跑步法。


移動,是由於失去平衡所造成的。


24,發展自由落下的知覺※


練習是你最好的導師。


訓練方法:
小馬墊步----------------------------------------以後補充




25,開始跑步吧


千里之行始於足下


跑步時,的重點:
1,檢驗關鍵跑步姿勢:夠放鬆麼?有保持平衡麼?是否以蹠球部着地?着地點剛好在身體下方麼?膝蓋有一直保持彎曲麼?
2,檢驗自由落下:肌肉是否有緊繃感?身體有那個部位形成抵制效應了?身體是否打直向前?
3,檢查腳掌拉起:是否拉起腳掌而非整條腿?腳掌是否一落地就立即拉起?有垂直向上朝臀拉起麼?
三個節拍:姿勢,落下,拉起


第五部分重新打造屬於跑者的身體和思維
26,鍛鍊跑步的力量


一步下錯,滿盤皆輸


LDS  低強度長距離訓練方式   如果姿勢不對容易受傷


肌力訓練
(A)鍛鍊肌肉的伸縮能力(第27章)
(B)臀部肌羣的訓練方法(第28章)
(C)後大腿肌羣的訓練方式(第29章)


不同地形的跑步技術
(A)沙灘練跑(第31章)
(B)上坡跑與下坡跑(第32章)
(C)在野地中的小徑練跑(第33章)
(D)赤腳跑(第34章)




27,鍛鍊肌肉的伸縮能力


跳躍練習:重點放在大腿肌羣
--------------------------------以後補充




28,臀部肌羣的訓練方式


一個人的生命本身並沒有被賦予什麼意義,沒有努力工作的話,一生就只有平凡,無異於一般生物。


------------------------------------以後補充




29,後大腿肌羣的訓練方式


------------------------------------以後補充


30,把肌力訓練加進你的菜單中


沒有智慧掌控的力量,會被自身重量給壓垮


肌力訓練可依照階段分爲三期:成長,維持,恢復
成長期:訓練量大,困難與強度高,組數也比較多。
維持期:組數與重複次數上相對降低。
恢復期:大幅降低強度和困難度,提高組數與重複次數。


31,沙灘練跑


32,上坡跑與下坡跑


33,在野地中的小徑練跑


34,赤腳跑


35,柔軟度


人體柔軟度實際上是三個要件:關節的可活動性,韌帶和肌腱的伸縮能力,以及肌肉的放鬆


關節的可動性訓練


------------------------------------以後補充


36,克服跑步的恐懼


我堅信,唯一讓我們感到恐懼的即是恐懼本身。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