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端產品的特點及開發經驗

租戶隔離

B端的產品,是以企業爲單位的。所有的數據和服務都按某個機構實體進行聚合。那麼我們如何提供一個沙箱機制?
理論上,我們向客戶提供的是無差別的服務。但是由於數據庫實例、服務器性能受到任務繁重程度不同,對資源的佔用也不同。這樣就會造成同樣付費,但是某些客戶耗費的資源較多。
我們來看看docker。一個鏡像一個應用。這樣一來就把進程間的資源進行了隔離。但是有些東西是無法隔離的,比如系統時間。
數據的隔離,一個租戶一個數據庫可以有。一個租戶一臺服務器?一個租戶一個Redis實例?這個時候,就需要按租戶號進行隔離。每個租戶號是一個命名空間。通過租戶編號對資源包進行垂直分隔。

部署實施

有些客戶,對服務提供商的安全性並不信任,或者希望對配置進行自由的升降配等原因,他們希望進行私有化部署。數據庫、服務器、基礎設置都是客戶私有的。功能發佈,線上問題的定位都會變得更加複雜。如果客戶只是把某個產品私有化部署,其他產品在服務提供商的公有云部署,那麼混合雲部署的複雜程度會進一步提高。
私有化部署後,服務提供商可以運營的資源池就減少了。同時代運維是一個困難的事情。出現線上問題時,服務提供商較難響應。客戶往往是提供遠程桌面、VPN、子賬號等臨時性授權訪問給運維人員。

產品意見領袖

C端產品人人都是產品經理。但是B端產品是由企業付費的。企業的管理人員對產品功能有着更大的話語權。此時並沒有什麼產品驅動、技術驅動,只有甲方驅動。

定製化

企業的業務在不斷的發展,作爲支撐工具,B端產品也必須提供更多相應的功能。雲端軟件,通過一個鏈接,大家用的都是同一套軟件。如果不停的往其中堆功能,產品就會很臃腫。有些功能就只有某些客戶纔會用到。這樣一來,就需要基於一個公共的基準版本進行差異化定製。
1) 功能灰度
我們把每個特性都做成顆粒度很小的功能點,客戶需要那些擴展點,自己可以通過開關組合出比較適合自己的產品形態。但是灰度開關太多,學習成本、運營成本也會提升。
2)pass平臺
灰度開關並不特別的靈活。只能是要或者不要。通過提供一些可視化編輯工具(像PPT),或者提供一些輔助編程接口(office的vb),用戶或者運營人員就可使用這些低門檻的方式來定製產品。
3)二次開發
對於改動到底層業務模型的需求,在基本版本上派生一個新的分支進行開發。

B端用戶的一些特點

大衆消費軟件,尤其是一些國民軟件,基本上達到了用戶傻瓜式操作。但是B端產品一般是生產力工具,往往需要提供詳細的使用文檔、教程,需要一些專業的培訓,甚至是資格認證。

領域知識驅動

相較於C端應用,B端產品的變更沒那麼頻繁。對於可維護性的要求更高。同時,業務知識的深度和廣度要求也更高一些。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