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3G的糾結:聯通iPhone4涉嫌壟斷?

中國3G的糾結:聯通iPhone4涉嫌壟斷?

(2010-11-29 04:09:52)

面對目前市場上屢禁不止的iPhone4“黃牛黨”以及近期中移動針對iPhone4推出的所謂剪卡服務,爲了保證自己和購買其iPhone4套餐用戶的利益,聯通從 121日起對新辦理的iPhone合約計劃進行比對,如發現合約計劃中的手機和號卡未進行捆綁使用,將有權對合約計劃中的預存款進行凍結。對此,有業內人士和媒體就此質疑聯通此舉涉嫌壟斷。不知從何時起,國內的媒體開始對壟斷情有獨鍾,動不動就把某個企業推到壟斷的位置,大論特書,當然依據則是所謂的我們的反壟斷條款,還有用戶的利益。具體到聯通的iPhone4也是如此。那麼聯通捆綁iPhone4的銷售方式是否真的涉嫌壟斷呢?

 

筆者以近期看到的署名爲《聯通iPhone 4新規背後的壟斷陰影》文章爲例,提出一些自己的質疑。該文章稱:按《中華人民共和國反壟斷法》第十七條第五項規定,禁止具有市場支配地位的經營者在交易時,沒有正當理由搭售商品或者附加其他不合理的交易條件。作爲在電信運營商中對iPhone4實行壟斷銷售者,聯通強迫消費者只能入網且機卡匹配才能使用iPhone4手機,這種排他性銷售方式已經涉嫌“搭售”。筆者不清楚該文作者在此引用反壟斷法條款的真實用意何在?因爲如果依條例款來判定聯通iPhone4壟斷,無論是聯通還是蘋果的iPhone4,連壟斷最起碼的市場支配地位都達不到。不是嗎?

 

先看聯通,其所在的通信行業,還有中國移動和中國電信,不要說在傳統的2G業務,就是在當前的3G業務中,聯通具有支配的市場地位嗎?相信對於中國通信市場稍有常識的人都不會相信的,事實也確實如此,即便是在iPhone4的助推下,聯通的3G業務也遠未達到在中國3G市場具有支配地位。再看蘋果的iPhone4(加上之前的蘋果iPhone3G),在中國的3G市場能佔到多大市場份額?據最新的報道,聯通的iPhone4在中國3G市場的總體份額不過10%,如果加上水貨的iPhone4(按理說不應該加,因爲水貨是違法的),估計份額也超不過20%,那麼其他80%的市場份額在誰的手裏呢(這裏只是指終端)?由此看,聯通iPhone4對於聯通和蘋果在中國3G市場(更不用說現在仍佔多數的2G的整個通信市場)都沒有市場支配地位,連造成壟斷最起碼的前提都不具備,何來的壟斷?哪怕是壟斷的陰影。

 

另外該文作者又引用:2007年蘋果在德國與T-Mobile公司合作獨家銷售鎖定上套餐的iPhone手機而被沃達豐告上德國地方法院,罪名是T-MobileiPhone捆綁銷售協議涉嫌不公平競爭,結果是T-Mobile不得不在捆綁銷售iPhone的同時也放開銷售未捆綁、未鎖定的iPhone裸機的例子來說明聯通iPhone4的類似性。這裏筆者想說的是,首先不正當競爭和壟斷是完全不同的兩個概念,放在一起有偷換概念之嫌。其次就事論事的話,作者也並未完全呈現該事件的真相,而是斷章取義。

 

2007年德國與T-Mobile公司獨家銷售iPhone,法院先裁決禁止德國T-Mobile這種捆綁的銷售模式,之後,德國T-Mobile推出了售價高達999歐元解鎖版的iPhone(沒有相應的補貼),比捆綁售價僅爲399歐元的iPhone高出了許多,後來法院否決了要求該公司在德國銷售無限制版本iPhone手機的法律訴訟,並表示,T-Mobile當然可以捆綁銷售這種手機,並要求購買者簽訂爲期兩年的服務合同,這項合同禁止iPhone手機用戶使用其他無線運營商提供的網絡。這種銷售模式類似於蘋果與全球其他運營商之間達成的協議安排。在美國,AT&T是蘋果的獨家合作伙伴。德國T-Mobile隨即停止銷售解鎖版本的iPhone手機。這個例子說明,無論是在重視反壟斷要要遠遠高於我們的美國,還是歐洲,聯通iPhone4的這種模式均不會構成壟斷,只是一種商業模式。

 

其實在美國,這種與運營商捆綁的商業模式受到了用戶的極大認可,如果一個手機廠商不和運營商捆綁銷售,除了價格沒有競爭力(享受不到運營商的補貼),在用戶眼中也缺乏足夠的信任度。也許是各個國家用戶的消費心理和習慣不同吧。

 

回過頭來再看看121日前聯通iPhone4實施的所謂“新政”,即對新辦理的iPhone合約計劃進行比對,如發現合約計劃中的手機和號卡未進行捆綁使用,將有權對合約計劃中的預存款進行凍結,是否涉嫌什麼所謂的霸王條款呢(前面已經說了不存在壟斷)?聯通此舉是爲了維護自身的利益自不必所言,筆者只關心用戶。即用戶購買聯通iPhone4是爲了什麼?是爲了蘋果的iPhone4,還是聯通的基於WCDMA3G服務?

 

如果是這兩者,那聯通的iPhone4是唯一的選擇。也許有人會說,聯通憑什麼用iPhone4將用戶綁定到自己的服務上?這就是霸王條款,讓用戶失去了選擇。這恐怕要問問中移動和中國電信了,爲何沒有和蘋果達成相關的合作。因爲在目前中國的3G市場,蘋果的iPhone4只支持聯通的WCDMA標準。至於爲何?這和國家的相關政策、廠商之間的利益博弈及相關標準網絡設施的成熟度等諸多因素有關,但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的,造成今天iPhone43G服務只能跑在聯通的WCDMA網絡上,這些客觀因素與聯通無關,相反,倒是聯通是目前唯一一家可以讓中國的用戶通過iPhone4體驗3G服務的電信運營商卻是事實。

 

到這裏,有人依然會說,難道用戶就不能按照協議購買聯通iPhone4之後轉網嗎?其實這句話本身就充滿了矛盾。作爲買賣雙方,用戶在與聯通簽訂協議前,想必已經知道了違反協議的後果,可既然簽署了,說明買賣雙方都認可這份協議,那接下來的就是,誰違反了協議誰就要承擔協議中規定的後果,這不是常識嗎?筆者在此還想補充的是,既然按照協議購買了聯通的iPhone4,幹嘛要轉網呢? 是因爲聯通iPhne43G服務不好嗎?那誰家的好呢?就目前來講,用戶根本沒有比較,因爲iPhone4不支持其他兩家中國電信運營商的3G服務。也就是說如果用戶中途因爲不滿聯通iPhone43G服務,想去用iPhone4去體驗別的運營商提供的3G服務是根本不可能的。怎麼辦?只有寄希望於蘋果能夠和中國其他兩家電信運營商達成合作了。但這已經超出了聯通可以左右的範疇。在目前的情況下,有iPhone43G服務總比沒有好。

 

此外,有人還會說,用戶就是想用iPhone4,但不用聯通的3G服務,這可能也是部分用戶購買聯通iPhone4的原因,儘管佔的比例很小。但筆者想說的是,既然如此,爲何非要購買聯通的iPhone4呢?中國蘋果零售店不是有iPhone4的裸機嗎?買回來隨便用哪家運營商的服務不是更方便嗎?莫非是聯通的iPhone4與裸機的iPhone4相比更便宜嗎?那是當然了,畢竟聯通的iPhone4,聯通給與了大量的補貼。既然如此,還指責聯通什麼呢?聯通既沒有限制中國蘋果裸機iPhone4的銷售,也沒有強迫用戶非要購買聯通iPhone4,哪個划算不是咱們用戶自己算出來和最終選擇的嗎?

 

當然,聯通iPhone4(包括出臺的新政)最近飽受詬病,和中移動近期推出的所謂iPhone4的剪卡和新辦卡也有一定的關係。初看起來,中移動爲iPhone4的用戶又提供了一個服務的選擇。但不知道用戶是否真的清楚,無論是剪卡,還是新辦卡,只要是針對iPhone4,用戶採用中國移動的服務,得到的都不是3G服務。也就是說蘋果iPhone4上面的3G應用要麼不能使用,要麼使用的體驗不佳,否則就沒有2G3G之分了。因爲前面筆者已經講了,蘋果的iPhone43G服務只支持聯通的基於WCDMA的網絡。不知道這一點iPhone4用戶在剪卡,或者辦新卡的時候,中移動是否提醒了用戶。而筆者從衆多媒體的相關報道中,也未見中移動或者媒體就此予以明確的說明和報道。說得通俗易懂些,就是中移動針對iPhone4的剪卡,或者新辦卡服務,是讓具有3G功能的手機跑在2G的網絡上。至於如何選擇,還是讓用戶決定吧。廠商和媒體們要做的就是擺出事實。

 

其實,近期圍繞蘋果iPhone4的中移動剪卡和聯通iPhone4的新政所引發的涉嫌壟斷的非議,都從一個側面折射出中國3G的糾結。這種糾結表現在首先就是強有力的終端不足,似乎蘋果的iPhone4在某種程度上成了中國3G的強心劑,也同時暴露出了中國3G應用、服務和資費對於用戶還缺乏足夠的吸引力。其次就是市場競爭不充分,惡意或者隱瞞事實的競爭依然存在,讓用戶失去了客觀對比和多樣選擇的權利。第三則是用戶對於3G的認識仍然存有誤區和欠缺理性。那麼未來中國的3G之路如何走,近期圍繞蘋果iPhone4的系列事情足以引起我們的反思。不過目前最重要的還是各大運營商、業內人士和媒體能夠給用戶呈現一個基本的事實,筆者相信,在事實的基礎上,多數的用戶會做出他們自己的選擇。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cab48ba0100mxgm.html?tj=1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