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壓縮2

上面一篇文章提到了,視頻壓縮的目的是爲了減少視頻存儲的空間或者視頻傳輸帶寬。既是存儲和帶寬相對廉價的今天,要實現視頻的大容量存儲(如視頻監控)和實時傳輸,沒有視頻壓縮幾乎不可能。

 

視頻壓縮現狀:

視頻壓縮編碼標準種類繁多,其中ITU下主導的H.26x系列和ISO主導的MPEG系列影響最大,應用最爲廣泛。早期,ITU下的H.26x主要應用於實時領域;ISOMPEG系列(它包括音頻壓縮標準)主要應用於廣播電視,VCD(MPEG1)DVD(MPEG2)存儲。ITU發展到H.264後,開始與ISOMPEG4融合。被納入MPEG-4的第十部分。

目前主流的壓縮標準爲H.264/AVC。它在實時傳輸和存儲領域已經得到廣泛的應用。H.2642003年正式發佈,距今已經9年。我認爲H.264標準未來5年還是視頻應用主力。其在IPTV,視頻監控,視頻會議,和光盤存儲中將繼續占主導地位。

 

視頻壓縮先進性評價:

評價一種視頻壓縮算法是否先進,就開它與其它壓縮算法相比,在同等視頻質量條件下,壓縮倍數是否更高。

在上一篇博文中我計算過,1080P 25fps的原始視頻數據量 (注:這裏我寫的M都是Mb的意思,就是說按網絡帶寬的意義去計算,網絡帶寬就是按每秒多少bit流來計算的,而存儲容量的最小單位爲Byte,也就是字節(8bit)。存儲容量單位的1M表示1MB,等於網絡帶寬8Mb)。每秒大概數據量爲593Mb。如果用戶帶寬爲4Mb,想實現1080P 的實時會議或者監控,最少需要將原始視頻壓縮近593/4 = 150倍。

當前高清實時視頻應用的實現一般都採用H.264算法。因爲在同等視覺效果下,它的壓縮比比其它標準最少提升2倍。如H.264目前能在4M甚至是2M帶寬下實現1080P實時傳輸,而其它算法幾乎是無法實現的。

 

視頻壓縮算法發展的動力:

“一切動力來自人類的無窮慾望”,視頻技術的發展也是如此。在電影電視領域,當大家欣賞到高清效果後,再也無法接受過去的標清時代的畫質體驗。而在3D電影《阿凡達》推出後,全球又颳起了一陣3D旋風。在通信領域,人們希望能隨時隨地的進行面對面的溝通。這兩年思科等廠商推出的沉浸式網真視頻會議抄得火熱。監控和IPTV也早已步入全高清時代。未來將發展到3D時代。

更高的視覺享受更爲細膩和清晰的畫面質量。視頻數據量更大。對傳輸和存儲的壓力也更大。因此對視頻壓縮算法的要求更高。希望能有更高的壓縮比來減少對存儲和傳輸視頻信號的壓力。

 

視頻業務發展的基礎:

視頻壓縮的核心思想就是利用視頻信號的特點,去除視頻信號的時間和空間冗餘。從H.261H.264MPEG1MPEG4。算法的壓縮比有很大提升。未來還有H.265等更爲先進的算法出現。算法研究者們不斷推動高效高性能算法的出現是視頻業務發展的技術基礎之一。

算法壓縮比越高,一般而言算法本身的複雜度也會相應提高。複雜的算法,需要更強大的計算能力。特別是實時的視頻業務。因此芯片計算髮展,是視頻通信和業務能否發展起來的硬件保障。當前DSP芯片處理能力也不斷大幅提升,在一定帶寬條件下實現實時編碼已毫無問題。視頻信號處理芯片能力的提升,是高效壓縮算法得到實現的硬件保障。

最後網絡帶寬的提升也是一個重要條件,特別是今年來無線視頻業務的發展,得益於無線網路帶寬的提升。

算法本身的發展,芯片能力,網絡帶寬。這三者一起推動了當今高清視頻業務的普及,也是未來3D業務發展的技術基礎。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