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FS進行時(一)

LFS指的是Linux From Scratch(玩過的人肯定很熟悉啦~(@^_^@)~),是一個教科書項目的名稱,是教你怎樣親手做個Linux出來的(...當然是利用那些公開的源碼)。最新的版本好像是6.7,譯版到6.6。

 

這裏是維基的介紹:http://zh.wikipedia.org/wiki/Linux_From_Scratch 

 

發現這個東西並不是老師的建議,大概是上學期在網上亂竄的時候無意間發現的。當時大致瀏覽了一下,從理念到內容,感覺都很棒,一下子就留下深刻印象了。所謂“教科書項目”聽起來大概費解,說簡單點就是一堆HTML or 一個PDF。原版是英文的(當然是英文),不過可以找到中文譯版的,一般是由一些大學生志願者翻譯的。

 

這是他們的官網地址:http://www.linuxfromscratch.org/ 有一些簡單的介紹以及下載和FAQ方面的幫助信息。

 

後來我們也開始上Linux實驗課...老師第一堂課過來說了句“這課沒法上”...我們都表示很無辜,大家這回可都還沒開始搗蛋呢。事實證明她的確覺得沒法給我們上課...每節課機房都一片混亂,她也沒個上課具體的思路,只是每節課發張PPT給我們讓我們做完練習寫份報告上交。這樣的課我很快就感到厭倦了,開學去了兩節課我就再沒去過了..╮(╯_╰)╭ 報告也不想交,於是直到期末也沒有再見那老師一面...

 

同學們也是一片無奈,說沒頭緒的可不止是那位老師一個----顯然同學們還沒有積累足夠的上課自理經驗。臨走前還是把LFS推薦給幾個稍微對計算機感興趣一點的同學了。但直到現在也沒聽到他們有在進行這項大型實驗的消息...

 

計算機系的沒落是個老話題了...全系80%多是調劑來的...你懂的,不多說了。

 

言歸正傳,我們來說LFS:

 

據說是要經過近1個月的高強度實驗才能做完的(難道是按他們全脫產做實驗的時間算的??),前段時間被瑣事所累,自知時間不夠,一擱再擱,這才終於拖到了現在。這回又過了一遍目錄,想想應當也不至於啊,我想每天花2、3個小時的話,一到兩個星期應當是可以做完的...總之先試試吧。

 

因爲是去年下載的,所以我用的是當時最新的6.6版本的教材,出於對英文的不自信,又找來了當時譯版最新的6.4版。

現在卻也不打算用譯版了,難得有機會做大量的英文閱讀,爲什麼不利用下這個機會呢?

 

/******************************************************************_

 

實驗環境:

Lenovo G450: CPU(T4300) / GPU(GeForce 210M) / RAM(2GX1 1066GHz DDR3) / HD(250G 5400RPM)

 

操作系統:Ubuntu 11.04 (Ubuntu的最新發行版本今年4月末發佈的) / Windows7  (雙系統,GRUB引導)

 

*******************************************************************/

因爲接下來有很長一段時間要頻繁使用Linux,所以還有很多前期準備工作要做:

 

1、破解閃訊對路由器的限制:

學校有線上網只有電信一家ISP,而且客戶端只能用閃訊(對PPPoE進行加密包裝),並且閃訊沒有提供Linux版本,這種加密使得路由器的使用出現困難。曾有學校的同仁寫了算號器破解PPPoE賬號的加密機制(捕捉幀數據)。然而萬惡的閃訊居然發明了一種“心跳機制”,即隔一小段時間會出現一次網絡連接中斷,而使用閃訊則可以實現無縫短線重連...以上直接斷絕了宿舍玩LFS的可能性(唉...也沒其他什麼地方好去的)。

好在後來還是有達人給閃訊玩了次dll注入,並實現對路由器的重連控制(dll源碼也發佈出來了,方便修改參數以應用於不同路由器,原理是對路由控制檯發送http請求...) /(^o^)/。總之這個問題是圓滿解決了,剛好筆者也有個備用路由器在家裏歇着。

(注:專業的叫法那種幾十塊錢的路由器應當叫做“三層交換機”)

 

2、練習Bash基本命令和Vim的使用:

Terminal對於Linux的重要性簡直可以用“無Terminal不Linux”來概括了(指的是桌面版系統),爲了緩解下後期實驗壓力,筆者提前做了些強化練習。好在之前在cmd下面也偶爾玩玩,換到Bash下並沒有產生更多的負擔,無非是熟能生巧(事實上man看的挺辛苦的...)。不少命令看了man也還是一堆疑問,都是找了小谷哥哥幫忙。

真正令人頭疼的其實是Vim,10年的windows使用習慣可不是說改就好改的...一開始對着那個Vim實在是無語,打幾個字都糾結。突發奇想覺得這東西大概會有叫“Vim使用手冊”之類的東西,搜索了下果然有...打開一看500多頁...!!!當時那心裏涼快啊(@﹏@)~ 

Vim裝好時候提供了一個vimtutor程序作爲新手練習之用,說是30分鐘左右的教程,算上發呆和驚歎用去的時間共花了我近50分鐘...大概跟花了不少時間在閱讀英文上有關,還不太適應。不過不得不說,vimtutor做的挺不錯的,獲益頗豐。一遍下來,編輯速度也已經十分接近用win7的notepad++這類的工具了。

 

3、安裝一個翻譯軟件:

既然下定決心啃下這塊300多頁的硬骨頭,旁邊自然要備一本字典了(手動去查還不累死= =)。

我裝了StarDict(星際譯王),用的時候覺得驚喜,使用Linux沒多久,用軟件各種不舒服,這個軟件在那些之中算是非常理想了。但...也是後來在某天半夜斷網了才知道是在線字典,只好等第二天下詞庫了(學校22點30就斷網了)。

下載,解壓,複製文件,官方給了使用指南,照做便是,此處一切順利。

 

4、音樂/通訊:

既是要長時間工作在Linux下,日常應用少不了的,省的動不動切系統。筆者喜歡聽音樂,自然少不了播放器了。邊聽音樂邊碼代碼是常事,有時候敲代碼的頻率也按音樂的節奏來O(∩_∩)O~ (有自己在演奏的感覺哦)

Linux下的音樂播放器大多都對中文支持有問題,解決起來有點小麻煩。還是找了最容易解決的,RhythmCat,至少它可以讓我看到音樂標題...我一看軟件包怎麼這麼小(幾百KB),結果播放的時候提示下載50M的插件 = =。

騰訊的webQQ到3.0版本了,Ubuntu下的QQ客戶端並不好用,bug一堆...也沒見他們仔細處理過。還是webQQ好用啊...

習慣性的按Ctrl+Alt+A的時候發現少了點什麼...

嗯...於是爲了聊天方便,又按了個截圖工具scrot。(有狂人說簡直比win32的QQ截圖還好用...我可不這麼覺得...)

 

5、系統驅動及各項插件:

Ubuntu11.04內置驅動沒能很好的支持GeForce210M,以至於硬件3D支持無法開啓,開機便提示Unity(Ubuntu11.04提供的很炫的桌面視圖)無法啓用,只能使用Gnome經典視圖。這可是不能接受的...於是手動卸載原有驅動,打上新驅動,又是費一番周折。

此外還有其他小插件什麼的,不表。

 

6、收集材料:

就像Hacker們攻擊前都要做的事情一樣,查點-踩點-掃描。玩LFS也要適當收集些資料,以保證後期實驗可以有條不紊的進行。可以收集些其他網友的日誌、論壇、QQ羣、maillist什麼的...

 

/**********************************************************************_

 

LFS有長達幾十頁的介紹性信息(包括前言、序和新手指南),謹慎起見,我仔細都看了一遍。大致上就是告訴你即將要做哪些事情,以及爲什麼做這些事情之類的...囉嗦是囉嗦了點,但感覺挺有愛心的=_= ..國內的書可沒不會這麼認真的跟你扯這些。

 

一遍下來印象最深刻的還是哪些英文,好長時間沒怎麼接觸了,單詞水平退化到高中...總要不停的查單詞。除此之外倒也沒遇上特別嚴重的理解困難。但有個感覺倒是值得一提,現在看英文資料都是先自己翻譯成中文再理解的,帶來的問題是,越是讀的多,越發現有些東西是難以翻譯成中文的。而作爲英文本身其實也已經可以知其意,若是可以漸漸向着不需要經過中間語言(中文),即可瞭然其意,那真是十分理想了。我覺得這是隨着英文水平的提高所必然的。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