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aS的七大風險

第一、數據安全風險

作爲在線應用,尤其是基於互聯網的Web應用,數據安全的問題無法避免,Google也很苦惱這個問題,要不怎麼會有Google Gears呢?對於國內的傳統應用軟件開發商,如用友、金蝶也推出了相應的SaaS服務(用友的偉庫、金蝶的友商),內容也是他們的老本行——在線財務,不過說實話,我覺得在線財務純粹是個扯蛋,啥原因?沒人敢用。先不說大中型企業會不會用,中小企業首先是不喜歡,拋開價格、功能、服務這些硬指標,就拿目前的中小企業發展模式,財務是它們的命根子,哪個小企業的主管會計不是老闆的親戚或者直屬親友?大家心裏都明白,誰家沒有兩三本帳,不偷點漏點避點稅,不瞞點騙點晃點投資人,怎麼可能賺錢啊!

財務只是舉了一個例子,相似的問題還有很多。比如在線存儲,這個玩意兒由來已早,網上提供這類服務的網站一大把,但有幾個敢把自己沒有備份的重要文檔放到這些網站上去?隱私、安全、穩定,這每一條都是用戶首先考慮的問題,至少我不敢把兒子十幾個G的照片放到在線存儲裏去,放在flickr、yupoo、youtube的圖片和視頻都是爲了分享給別人用的。

第二、服務商信譽風險

服務商的道德信譽這是個大問題,盜竊用戶資料、買賣客戶信息,這些新聞層出不窮,但他們的影響還是最小的,因爲所服務的大多是個人客戶。而對於SaaS這種以服務企業、商用客戶爲主的應用,信息被盜是很可怕的。招商銀行專業版應該算是一種SaaS應用,用過的人都知道的確不錯,無論是從功能還是安全都堪稱國內一流,最近推出的6.0.1.1版還內置了財務管理,目標客戶就是招商銀行的個人客戶,不難想象總有一天會推出面向企業和商業組織的財務管理軟件,但大家使用它的前提是對招商銀行的信譽認可,幾個電信運營商的在線營業廳、各大銀行的網上銀行,哪怕支付寶、快錢、騰訊Q幣、網遊,這些玩意兒能經營的好首先得靠運營商自己的高質量信譽保證,看看國內的SaaS運營商有幾個可以達到這種層次或級別的?

第三、SaaS軟件本身的產品質量風險

以前我也很嚮往ERP之類的東東,認爲可以爲企業帶來成本的降低、利潤的提高、人力的節約……等等等等。現在我算明白了,這些只不過是軟件廠商自己吹起來的泡,如今的IT行業在追求概念、潮流方面不遜於女性時裝行業。現在的企業,無論是大中型還是中小型,無論你是做商貿的還是做生產或製造的,競爭太激烈了!因爲競爭激烈所以想方設法尋求解藥,這就讓賣軟件的鑽了空子,忽悠你說他的軟件有多好,有多方便,搞得你感覺只要每天守在辦公室的電腦前就能搞定一切,白花花的銀子就自己跑來了似的!不是的,完全不是這樣。現在同行業的企業在原料提供、市場需求、生產工藝、營銷策略、地域差異等等方面造成的影響越來越小,大家都趨於雷同、趨於同一起跑線,這個時侯體現企業之間的差異就剩下管理了,對於中小型企業,則全靠老闆的能力了。而類似於ERP這樣的SaaS軟件,你卻讓企業的管理依賴於你的軟件,讓人家苦心經營多年積累的管理經驗變革奴化爲你所謂的“最先進、最專業”的管理思想,沒有個性化的、差異化的、迎合企業自身發展的定製策略,給成千上萬的企業使用同一個軟件如何提高企業管理能力?如何給企業帶來競爭力和生命力?帶來利潤和收益?當然,有的SaaS也可以說我的軟件提供了定製化,拜託,不是隨便改下logo,排列下菜單,酷酷的重畫個業務流程就能解決的事。企業管理軟件的精髓在於附屬、繼承、發揚企業原有的管理思想,而不是讓企業通過變革去同質化軟件功能。

第四、運營成本風險

對於傳統的軟件開放商,無論是做通用軟件還是應用軟件,無論是走產品化、走量,還是靠項目、靠賣解決方案,SaaS都絕不是他們心底渴望的那顆銀彈。說白了,SaaS屬於軟件行業本身的商業模式變革,鼓吹SOA都好過SaaS,起碼SOA也算是技術創新的範疇。經營SaaS第一需要錢、第二需要錢、第三還是錢,這玩意兒不比2000年的互聯網燒錢慢,而且是發展客戶越多、投入就得越大、砸進去的錢就越多。目前的SaaS運營商爲了吸引客戶都提供免費試用,甚至對於簽訂合同的正規客戶也提供或長或短的免費使用期限,就算都是付費用戶,那就按月收或者按季按年收租賃費吧,但你起初就要投入的帶寬成本、硬件成本、運維成本可不會讓你按月付款的,這樣下去就會形成拉來的客戶越多,虧的越厲害的惡性循環,第一年這樣,第二第三年還是如此,從投入成本形成算起得過好幾年,才能把投入的固定資產通過折舊、攤成本等財務手段慢慢得從賬面上攤平後纔開始盈利,這個前提是你的舊客戶一個都不能跑,利潤達到一定的規模化,Salesforce運營了七八年,盈利也是近兩年纔開始的。說的有點囉嗦,看下面這張圖最直接了:

saas

這是理想狀態,實際情況又如何呢——由於你得先提撥成本,營收則是分佈於未來五年,你賣得越多,虧損越大。你得撐到4年半才能打平,但更大的問題來了,四年後客戶不見得還跟着你。

第五、最終客戶的投資回報風險

對於老闆而言,買與租可能只是一個算術題,但是對企業的IT主管沒這麼簡單。如果採用IT租用方式,IT主管可能受到最大沖擊,他們可調配的人力、資金,以及自身的價值都會打折扣。老闆做出IT租用或IT外包的決策,主要諮詢IT主管。決策者與執行者之間,主觀主體的不同,會產生不同的立場。這就造成了SaaS軟件在面對最終客戶營銷時,會受到企業IT部門的重重阻撓,這個看似很小的問題,其實是個致命的要害。放在政府或者大型企業裏面,你搞個SaaS會讓多少人沒有油水可撈,斷了多少人的財路?最終客戶不接受,客戶原有的IT合作伙伴們也會給你背後使陰招的。進一步講,就算這個客戶簽下來了,但失去他也會很快,傳統軟件比較像海洛因,你會被迫上癮。只要你買下了某家廠商的軟件,你要轉換的成本就很高,也很麻煩。若真的那麼容易轉換,那SAP一堆客戶早就跑光了。SaaS軟件的實施簡單,也就造就了用戶轉換系統的成本很低。

第六、國內傳統運營商的競爭風險

傳統運營商是指中國移動、中國電信、中國聯通,這幾年傳統通訊業務下滑太厲害,移動客戶又趨於飽和,對於這些電信運營商,正在虎視眈眈的盯着信息化、互聯網這幾塊IT的肥肉。中國電信的商務領航、中國移動的ADC和MAS,都可歸爲SaaS。這些大鱷做SaaS運營絕對專業,第一有錢、第二有人有渠道、第三有運營經驗。從中國電信的戰略目標是“綜合信息服務提供商”和中國移動的“移動信息專家”口號不難看出他們的野心。做軟件他們是門外漢,但他們有最強的渠道和營銷能力;有豐富的資本運作經驗;最主要他們有錢啊,他們不怕四年半的虧損期,甚至敢免費推銷,目的就是擾亂這塊市場,讓其他競爭者死掉或者黯然退出。有句至理名言說的好:你的競爭對手都死光了你就是勝利者。微軟當初也是靠默許盜版纔有如今的天下。

第七、缺乏傳統軟件廠商的支持

傳統廠商不會立刻轉向SaaS,他們針對中小企業有很多玩法,可以推出簡化版和免費版。對他們而言,提供軟件包和SaaS這兩種模式,本身存在天然的不和諧,無異於雙手互搏。而且,做慣了項目,現在忽然改變營銷模式,他們還真的一時半會兒學不來。讓他們去搞運營?送一句臺詞:我們不專業啊。況且前面也提到過,SaaS本質上是軟件的商業模式變革,傳統ISV完全可以秀手旁觀隔岸觀火,如果SaaS果真那麼有潛質,再殺進局也未嘗不可,畢竟技術還是那些技術,只是營銷策略變了而已,軟件連包裝都不用換,銷售方式一變即可,實在不行也可以學微軟和SAP,走“S+S”路線。

放眼全球IT界,Google、微軟、SUN、Oracle、Yahoo、Amazon,這些超級大佬們雖然都在喊着SaaS的口號,但在我看來只是各懷鬼胎罷了。2000年那場互聯網燒錢運動這些傢伙也在喊,後來泡沫破裂,大夥兒沉寂了幾年,又開始拿Web2.0燒,結果發現Web2.0的本質是長尾是散戶是小衆,大鱷們的胃口根本無法滿足,不得已又提出的新玩法而已。

其他

SaaS的成功案例目前來看就是Salesforce了,不過Salesforce的成功更多的在於其產品本身以及第一個吃螃蟹,而不是它的商業模式。Salesforce提出的最響亮口號就是“On Demand”模式,即按需模式,能做到這點得有豐富的行業經驗和超強技術架構能力。我也看好On Demand,可能會成爲今後應用軟件產品標榜的基本特性。 SaaS同時炒起來的PaaS和DaaS都屬於技術創新,Amazon的S3平臺,Facebook的Mushup和開發平臺,Google的分佈式文件存儲和正在流行的Hadoop,淘寶的TOP平臺都有這幾個字母的影子,拋開商業模式不說,PaaS和DaaS的發展潛力還是強於SaaS這種不倫不類的非技術的技術。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