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默的大多數》摘抄

沉默的大多數
  • 傍晚時分,你坐在屋檐下,看着天慢慢地黑下去,心裏寂寞而淒涼,感到自己的生命被剝奪了。當時我是個年輕人,但我害怕這樣生活下去,衰老下去。在我看來,這是比死亡更可怕的事。

  • 一個人倘若需要從思想中得到快樂,那麼他的第一個慾望就是學習。

針對有趣

  • 在生活的其他方面,某種程度的單調、機械是必須忍受的,但是思想絕不能包括在內。胡思亂想並不有趣,有趣是有道理而且新奇。

針對教育

教育 vs 樂趣

  • 知識雖然可以帶來幸福,但假如把它壓縮成藥丸子灌下去,就喪失了樂趣。

針對思想

  • 更何況那些高尚和低下完全是以他們自己的立場來度量的,假如我全盤接受,無異於請那些善良的思想母雞到我腦子裏下蛋,而我總不肯相信,自己的脖子上方,原來是長了一座雞窩。

  • 據此我認爲,我們國家自漢代以後,一直在進行思想上的大屠殺;而我能夠這樣想,只說明我是倖存者之一。除了對此表示悲傷之外,我想不到別的了。

  • 我認爲低智、偏執、思想貧乏是最大的邪惡。

  • 以愚蠢教人,那是善良的人所能犯下的最嚴重的罪孽。

  • 假設我被大奸大惡之徒所騙,心理還能平衡;而被善良的低智人所騙,我就不能原諒自己。

針對沉默

  • 就是夫子也未能免俗,他把婦女和小人攻擊了一通。這句話幾千年來總被人引用,但我就沒聽到受攻擊一方有任何迴應。人們只是小心提防着不要做小人,至於怎樣不做婦人,這問題一直沒有解決。

  • 所謂弱勢羣體,就是有些話沒有說出來的人。

  • 這些人保持沉默的原因多種多樣,

    • 有些人沒能力,或者沒有機會說話;
    • 還有人有些隱情不便說話;
    • 還有一些人,因爲種種原因,對於話語的世界有某種厭惡之情。

智慧 vs 國學

  • 因爲真正的學問不在字句上,而在於思想。

  • 我更喜歡驢子的想法:智慧本身就是好的。

  • 換言之,追求智慧與利益無干,這是一種興趣。

  • 有人說,現代的科學、文化,林林總總,盡在儒家的典籍之中,只要你認真鑽研。這我倒是相信的,我還相信那塊口香糖再嚼下去,還能嚼出牛肉乾的味道,只要你不斷地嚼。

針對平等

  • 假如有不平等,有兩種方式可以拉平:一種是向上拉平,這是最好的,但實行起來有困難;

針對恭維

  • 我猜越是生活了無趣味,又看不到希望的人,就越會豎起耳朵來聽這種於己有利的說法。

崇高

  • 自打孔孟到如今,我們這個社會裏只有兩種人。一種編寫生活的腳本,另一種去演出這些腳本。前一種人是古代的聖賢,七十年代的政工幹部;後一種包括古代的老百姓和近代的知青。所謂上智下愚、勞心者治人勞力者治於人,就是這個意思吧。

  • 在一個文明社會裏,個人總要做出一些犧牲——犧牲“自我”,成就“超我”——這些犧牲就是崇高的行爲。

  • 人有權拒絕一種虛僞的崇高,正如他有權拒絕下水去撈一根稻草。

  • 在煽情的倫理流行之時,人所共知的虛僞無所不在;因爲照那些高調去生活,不是累死就是餓死——高調加虛僞才能構成一種可行的生活方式。從歷史上我們知道,宋明理學是一種高調。理學越興盛,人也越虛僞。

其它諷刺

  • 痛苦是藝術的源泉。

    • 別人的痛苦纔是你藝術的源泉;而你去受苦,只會成爲別人的源泉。
  • 現在來談談那種壞事可以變好事,好事也可以變壞事的說法。

    • 它來源於偉人,在偉人的頭腦裏是好的,但到了尋常人的頭腦裏就不起好作用。
    • 有時弄得人好賴不知、香臭不知。
    • 對我來說,好就是好,壞就是壞、這個邏輯很夠用。人生在世,會遇到一些好事,還會遇上些壞事。好事我承擔得起,壞事也承擔得住。就這樣坦蕩蕩做個尋常人也不壞。
  • 一部《情人》曾使法國爲之轟動。大家都知道,這本書的作者是剛去世不久的杜拉斯。這本書有四個中文譯本,其中最好的當屬王道乾先生的譯本。

    • 我總覺得讀過了《情人》,就算知道了現代小說藝術;
    • 讀過道乾先生的譯筆,就算知道什麼是現代中國的文學語言了。
  • 套昆德拉的話說,只喜歡看雜文、看評論、看簡介的人,是不會懂得任何一種藝術的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