螺栓與螺栓組聯接實驗測試分析裝置,QY-JXSX26

螺栓組聯接結構設計的主要目的,在於合理地確定聯接接合面的幾何形狀和螺栓的佈置形式,力求各螺栓和聯接接合面間受力均勻,便於加工和裝配。爲此,設計時應綜合考慮以下幾方面的問題:
1)聯接接合面的幾何形狀通常都設計成軸對稱的簡單幾何形狀,如圓形,環形,矩形,框形,三角形等。這樣不但便於加工製造,而且便於對稱佈置螺栓,使螺栓組的對稱中心和聯接接合面的形心重合,從而保證接合面受力比較均勻。
2)螺栓的佈置應使各螺栓的受力合理。對於鉸制孔用螺栓聯接,不要在平行於工作載荷的方向上成排地佈置八個以上的螺栓,以免載荷分佈過於不均。當螺栓聯接承受彎矩或轉矩時,應使螺栓的位置適當靠近聯接接合面的邊緣,以減小螺栓的受力。如果同時承受軸向載荷和較大的橫向載荷時,應採用銷,套筒,鍵等抗剪零件來承受橫向載荷,以減小螺栓的預緊力及其結構尺寸。
3)螺栓排列應有合理的間距,邊距。佈置螺栓時,各螺栓軸線間以及螺栓軸線和機體壁間的最小距離,應根據扳手所需活動空間的大小來決定。扳手空間的尺寸(下圖)可查閱有關標準。對於壓力容器等緊密性要求較高的重要聯接,螺栓的間距t0不得大於下表所推薦的數值。
螺栓間距
注:表中d爲螺紋公稱直徑。
4)分佈在同一圓周上的螺栓數目,應取成4,6,8等偶數,以便在圓周上鑽孔時的分度和畫線。同一螺栓組中螺栓的材料,直徑和長度均應相同。
5)避免螺栓承受附加的彎曲載荷。除了要在結構上設法保證載荷不偏心外,還應在工藝上保證被聯接件,螺母和螺栓頭部的支承面平整,並與螺栓軸線相垂直。對於在鑄,鍛件等的粗糙表面上應安裝螺栓時,應制成凸臺或沉頭座。當支承面爲傾斜表面時,應採用斜面墊圈等。
螺栓組聯接的受力分析
進行螺栓組聯接受力分析的目的是,根據聯接的結構和受載情況,求出受力最大的螺栓及其所受的力,以便進行螺栓聯接的強度計算。
爲了簡化計算,在分析螺栓組聯接的受力時,假設所有螺栓的材料,直徑,長度和預緊力均相同;螺栓組的對稱中心與聯接接合面的形心重合;受載後聯接接合面仍保持爲平面。下面針對幾種典型的受載情況,分別加以討論。
1).受橫向載荷的螺栓組聯接
橫向載荷的作用線與螺栓軸線垂直,並通過螺栓組的對稱中心。當採用螺栓杆與孔壁間留有間隙的普通螺栓聯接時。靠聯接預緊後在接合面間產生的摩擦力來抵抗橫向載荷;當採用鉸制孔用螺栓聯接時,靠螺栓杆受剪切和擠壓來抵抗橫向載荷。雖然兩者的傳力方式不同,但計算時可近似地認爲,在橫向總載荷F∑的作用下,各螺栓所承擔的工作載荷是均等的。
2).受轉矩的螺栓組聯接
轉矩T作用在聯接接合面內,在轉拒T的作用下,底板將繞通過螺栓組對稱中心O並與接合面相垂直的軸線轉動。爲了防止底板轉動,可以採用普通螺栓聯接,也可以採用鉸制孔用螺栓聯接。其傳力方式和受橫向載荷的螺栓組聯接相同。 採用普通螺栓時,靠聯接領緊後在接合面間產生的摩擦力矩來抵抗轉矩T。假設各螺栓的預緊程度相同,即各螺栓的預緊力均爲Qp,則各螺栓聯接處產生的摩擦力均相等,並假設此摩擦力集中作用在螺栓中心處。
3).受軸向載荷的螺栓組聯接
下圖爲一受軸向總載荷F的汽缸蓋螺栓組聯接。F的作用線與螺栓軸線平行,並通過螺栓組的對稱中心O。計算時,認爲各螺栓平均受載,則每個螺栓所受的軸向工作載荷爲
公式
受軸向載荷的螺栓組聯接
4).受傾覆力矩的螺栓組聯接
下圖a爲一受傾覆力矩的底板螺栓組聯接。傾覆力矩M作用在通過x-x軸並垂直於聯接接合面的對稱平面內。底板承受傾覆力矩前,由於螺栓已擰緊,螺栓受預緊力Qp,有均勻的伸長;地基在各螺栓的Qp作用下.有均勻的壓縮,如圖b所示。當底板受到傾覆力矩作用後,它繞軸線O—O傾轉一個角度,假定仍保持爲平面。此時,在軸線O-O左側,地基被放鬆,螺栓被進一步拉伸,在右側,螺栓被放鬆,地基被進一步壓縮。底板的受力情況如圖c所示。受傾覆力矩的螺栓組聯接
螺栓與螺栓組聯接實驗測試分析裝置QY-JXSX26
QY-JXSX26螺栓與螺栓組聯接實驗測試分析數據採集裝置是採用現代測試技術,利用傳感器器及計算機既可對單個螺栓聯接進行靜、動態參數採集、處理、仿真,完成螺栓應力與變形的測試與分析實驗;可對螺栓組應力與變形的測試與分析實驗,測量數據穩定。
實驗項目
1、單個緊聯接螺栓四種不同剛度的聯接件和被聯接件靜、動態受力與變形實驗:
(1)剛性墊片、無錐塞聯接的靜、動態實驗;
(2)剛性墊片、有錐塞聯接的靜、動態實驗;
(3)彈性墊片、無錐塞聯接的靜、動態實驗;
(4)彈性墊片、有錐塞聯接的靜、動態實驗;
繪製螺栓和被聯接件受力與變形的靜、動態曲線。
2、完成螺栓組聯接特性(測定螺栓組的載荷分佈)實驗,繪製螺栓組的載荷分佈的靜態曲線。
3、瞭解單個螺栓在擰緊過程中各部分的受力情況。
4、瞭解單個螺栓受靜態軸向載荷時的變形規律。
5、觀察單個螺栓動應力幅值的變化,以驗證提高螺栓聯接強度的各項措施。
6、電阻應變片靈敏度係數測量實驗。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