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品經理如何進行用戶需求分析?

 

 

最近,小摹在研究互聯網大廠招聘信息時發現,很多公司在招聘產品經理時,在崗位職責部分都明確提出了產品經理需要根據業務場景進行用戶需求分析。

 

 

 

那麼到底什麼是用戶需求?爲什麼要進行用戶需求分析?產品經理應該如何進行用戶需求分析?今天我們一起來聊聊這個話題。

 

什麼是用戶需求

 

想要弄清楚什麼是用戶需求分析,首先我們要知道什麼是用戶需求。

 

簡單來說,用戶需求就是對產品功能的要求。當我們在做一款產品時,通常會收到來自用戶、老闆、運營等多方面的要求和建議。例如:

 

“晚上玩手機太傷眼睛了,希望這個APP可以切換夜間模式。”

“這個後臺數據能不能一鍵導出?這樣我就可以更方便地統計數據了。”

“在詳情頁面增加一個註冊入口,讓用戶在瞭解了產品詳情後可以直接註冊,促進轉化。“

 

對於產品經理來說,不只是使用產品的外部羣體,團隊內部的運營、老闆,甚至產品經理自己都可以看做是產品的用戶,只有這樣才能儘可能全面地瞭解用戶需求。互聯網產品正是由一個個用戶所需要的產品功能組合而成。而用戶需求又可以分爲直接需求和間接需求兩種類型。

 

直接需求:用戶直接告知的需求,如上面列舉的三個例子中提出的APP夜間模式、導出後臺數據、增加註冊入口等,可以清晰描述出來的需求,即爲直接需求,也可以叫作顯性需求。

 

間接需求:不同於直接需求的另一種需求類型,也就是間接需求。用戶在使用過程中遇到了某些問題,但只是在頭腦裏形成了想法,而沒有直接提出明確需求。如在打車軟件沒有出現之前,用戶通常會選擇乘坐出租車,但對於出租車存在的繞路、拼車、高峯時段難打車等問題十分苦惱。在洞悉了用戶需求後,滴滴等打車軟件便應運而生。這種不能直接描述的需求,就是間接需求,也可以稱之爲隱性需求。

 

明確了用戶需求的定義之後,我們再來說說爲什麼要進行需求分析。

 

爲什麼要進行用戶需求分析

 

通常用戶所提出的需求都是從他們自身的角度出發,但這些需求不一定符合產品的定位和設計的依據,無法直接作爲產品規劃的依據。因此,我們需要對紛繁複雜的用戶需求進行深入分析,篩選出其中的真實需求。

 

 

需求分析具有以下幾點意義:

 

1、篩選出有效需求

 

如果產品經理的工作僅停留在需求收集的層面,而不進行深入的分析,那麼就無法洞察用戶真正的需求,在此基礎上開展工作,會造成資源和時間的浪費。通過對收集的需求進行分析,可以有效篩選出有價值的需求,過濾掉僞需求,避免產品開發團隊做無用功。

 

2、提升用戶體驗

 

產品開發不是閉門造車,只有通過需求分析找準用戶的真實需求,才能真正做出用戶需要的產品,提升用戶體驗。

 

3、創造更高的產品價值

 

初級產品經理,對於需求的分析大多停留在“用戶要什麼”和“老闆要什麼”的層面。當然,如果能把這兩個問題解決好,已經非常不容易了。而高級產品經理,則可以通過需求分析,做到“透過現象看本質”,從中挖掘出產品自身的發展需求和項目的長遠目標及規劃,從而幫助團隊創造出更高的產品價值。

 

 

 

如何進行用戶需求分析

 

一、收集需求

用戶需求分析的第一步,是要先想辦法獲取需求。根據前文所述,來自用戶、老闆、運營,包括產品經理自身的各種想法、要求、抱怨、問題等,都可以稱之爲用戶需求。可以採用以下四種方式進行收集:

 

1.用戶訪談

用戶訪談是產品經理收集用戶需求最常用的方法,通過與參與調研的用戶進行一對一或一對多的直接溝通,來獲取用戶的需求。

 

2.調查問卷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經常會收到各種各樣的調查問卷,這也是產品經理常用的需求收集方式。通過設計調查問卷,可以有效獲取我們所需要的用戶反饋。

 

3.可用性測試

可用性測試主要指邀請用戶參與到產品的實際使用體驗中來,在用戶使用產品的過程中整理用戶遇到的問題,通過用戶的使用行爲來分析需求。這種方式通常是針對新開發的產品。

 

4.數據分析

在開發一款產品時,可以通過植入統計代碼,記錄用戶的實際使用數據,通過對數據進行分析,就能獲取用戶的使用需求。

 

當然,並不是我們收集到的所有需求都是有價值的,有些用戶需求不僅不會提升產品自身價值,可能還會削弱產品的整體價值。因此當我們完成了需求的收集後,就需要對需求進行分析,來過濾掉無價值的用戶需求。

 

 

 

二、分析需求

 

通過上述方式收集到的用戶需求紛繁複雜,如何在這些需求中篩選出真正有價值的需求,不僅需要足夠的耐心,還需要掌握一定的分析技巧。具體步驟如下圖所示:

 

第一步:判斷需求真僞

當完成需求的收集之後, 我們可以使用5W1H法對需求進行整理。即:

  • What:需求的具體內容是什麼?

  • Why:爲什麼會產生這樣的需求?

  • Who:是誰提出的需求?

  • Where:是在什麼樣的使用場景下提出的需求?

  • When:需求什麼時候會被用到?

  • How:如何檢驗需求是否被滿足?

 

圍繞上述六個方面對已收集的需求進行初步整理,即可判斷該需求是否有價值,如果沒有價值或價值很低,即使需求最終實現,也很少會被用到。這樣的需求就可以判定爲僞需求,可以直接砍掉。

第二步:分析需求價值

 

在分析需求價值時,我們可以圍繞下面四個問題展開:

 

1、是否是目標用戶的需求?

 

每款產品都有自己的目標用戶羣體,因此我們在分析用戶需求時,需要判斷該需求是否是目標用戶羣體提出的。如一款面向女性開發的健康管理APP,就不需要考慮男性的需求。

 

2、是否是用戶的普遍需求?

 

第二個需要考慮的問題,就是該需求是否只是個別用戶需要,對於大部分用戶來說並不存在這樣的需求。如某女性健康管理APP所統計的用戶需求中,有一條是希望可以增加二手交易功能,這樣的功能並不是主流用戶的需求,因此可以暫時不予考慮。

 

這類極少數用戶需要的功能,不僅會造成開發資源的浪費,還有可能爲其他的大部分用戶帶來困擾。而一款產品只有主流用戶的需求被持續滿足,纔有希望獲得更多的接納和認可,因此我們在分析需求時需要考慮該需求是否是目標用戶的普遍需求。

 

3、是否符合產品定位?

 

除了要考慮需求是否與目標用戶相關,還需要分析該需求是否與產品定位相符合。比如在一款家電售賣的APP中,有一部分用戶提出是否能增加零食版塊。如果與產品的定位和發展規劃不符,這樣的需求也可以排除掉。

 

4、該需求是否可以實現?

 

除了用戶羣體、產品定位外,另一個需要考慮的因素就是需求的實現難度。如果用戶提出的功能需求無法實現,或開發難度較高,需要投入的資源遠遠超過該功能帶來的收益,那麼這樣的需求也可以暫時不予考慮。

 

當我們通過上述四個問題篩選排除掉大部分無價值需求後,就可以確定其他需求的優先級了。

第三步:確定需求優先級

 

需求優先級的確定,可以藉助我們耳熟能詳的“重要緊急四象限法則”。

 

重要性:指需求是否符合產品的定位,是否與產品發展規劃掛鉤,是否是產品應該滿足的基本功能,是否對企業收益能產生巨大影響等利於企業和產品發展的需求。

 

緊急性:指該需求是否需要馬上解決。如Bug類需求,如果不解決就會影響用戶的正常使用,從而造成用戶流失等不良後果。

 

通過四象限法則,可以對需求進行優先級排序:

  • 重要緊急的需求:需要集中精力優先解決;

  • 重要不緊急的需求:需要對需求進行分析後制定出具體方案,再安排解決;

  • 緊急不重要的需求:可以考慮是否需要解決,如果需要解決的話,是否有省時省力的方式;

  • 不重要不緊急的需求:可以暫時不考慮。

 

三、需求管理

需求分析的第三步,就是將篩選後的用戶需求彙總到產品需求池中,便於產品經理統一管理。產品需求池沒有固定格式,可根據產品經理管理習慣進行設置。以下是小摹整理的產品需求池內容結構,供大家參考:

 

 

在管理用戶需求時,有以下幾點注意事項:

 

1、彙總完成後,應與開發等部門展開需求評審會議,進一步篩選掉無價值需求;

2、同一模塊的需求儘量集中在一起,方便開發人員查看和統一解決;

3、定期整理產品需求池,避免重要需求被遺漏。

 

在進行需求管理時,可以靈活運用摹客iDoc等高效便捷的文檔撰寫工具,結合原型圖或設計稿,更加全面地展示用戶需求。文檔整理完成後,可一鍵分享鏈接,團隊成員可在線評審,選中文字添加評論,準確傳達評審意見。開發人員解決需求後也可以在文檔中進行標記說明,產品經理管理需求更省心。

 

 

總結

對於產品經理來說,需求分析是一項非常重要的職業技能,只有始終堅持以用戶爲中心,深入去理解和分析,才能篩選出真正有價值的需求。另外,在實際工作中,產品經理還需要不斷提升自己的思維高度和業務素養,才能從需求分析中跳脫出來,幫助產品、團隊以及產品經理自身實現更高的價值。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