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單生活之選:6個減少勞碌、提高產出的模式

那是晚上9:47分,我在最近的一個週六晚上去了書店。我還有13分鐘,我必須找到一本書的替代品。暢銷書?店員推薦?新書還是經典讀物?我已經在那兒轉悠半小時了。
我已經開始對這個可笑的任務不耐煩了,我計劃只花5分鐘就辦完這事的。

你考慮的選擇越多,就得同時考慮作爲買家會因哪些商品後悔。

你的選擇越多,似乎越難滿足你設定的終極目標。
這就引出了一個困難的問題:到底是有個不太令人滿意的最佳結果好,還是有個令人滿意的可以接受的結果好?
舉例來說,你願意花幾個月的時間從20套房子裏選出一套(在投資方面可能是最佳的選擇,但你的判斷可能要到若干年後等你出手的時候才能驗證),還是願意買一套在投資方面只有第一套的80%的潛力,但不需要做事後評估的房子呢?
難以取捨呀。
爲什麼?那無關滿意度,而是出於現實的考慮。

收入是可以改變的,但有些資源則不能,比如說注意力。注意力的重要性,以及它如何定義時間的價值。
舉例來說,如果你在收件箱裏發現了一件棘手的事,而你必須等到週一才能做出迴應,你還能安心享受週末嗎?
雖然瀏覽收件箱只花了30秒,但是你在未來48小時內對這件事給予的關注,以及隨後48小時你投注在這件事上的精力,都會比你想象的要多得多。你還有時間,但你的注意力已經減退了,因此時間也就失去了實際意義。

當你想到以下兩個事實的時候,精簡選擇的生活方式就成爲一種頗具吸引力的工具。
(1)考慮一下過多的選擇所耗費的注意力,而這些注意力原本可以用於行動或對現在的狀況有所醒悟。

(2)注意力不僅對創造力至關重要,對鑑賞力也至關重要。

因此:
過多的選擇=較少的創造力
過多的選擇=較少的鑑賞力
過多的選擇=一種無法應對現狀的感覺

怎麼辦呢?下面有6個基本的模式可以採用:

(1)爲自己定個規矩
這樣你就必須自主做決策了,並且要做多少決策就做多少決策。

(2)在可以採取行動前,不要讓自己陷入深思熟慮、舉棋不定的境地
舉個簡單的例子,別在週五晚上或週末期間看郵件,你很可能會遇到工作中出現的問題,而又毫無辦法,只能等到週一才能採取行動。

(3)不要爲了逃避令人不快的談話而拖延做決定
如果有個熟人問你願不願意下週去他們家吃晚飯,而你明明知道自己去不了,那就別說:“我還不確定,我下週再跟你確定時間吧。”你應該委婉地表示拒絕,比如說:“下週嗎?我下週有個工作必須週四完成,但謝謝你邀請我。我不想讓你白等,咱們就當我抽不出時間吧,不過如果事情有了變化,我有空了,我再告訴你,我過去,可以嗎?”決定已經有了,可以繼續做事了。

(4)學會迅速做出不致命的或者可以改變的決定
給自己設定一個時間限制(我不會花20分鐘以上的時間去考慮我還有什麼別的選擇),選擇限制(我最多隻會考慮三種方案),以及財務限制(舉例來說,如果花費在100元以下,或者潛在負面影響在100元以內,那我就會讓信得過的助理來處理這件事了)。
(5)在沒有必要的時候,別嘗試去改變——這樣會增加關於選擇的考慮
穩定也能確保創新,而這更有價值。保持最低脂肪量的運動員總是反覆吃同樣的食物,極少改變。譬如說知名球星C羅。
(6)後悔是過去式的決策,停止抱怨,以減少後悔的感覺
調整自己的狀態,使自己關注到自己在抱怨,然後採取行動停止抱怨。
可以進行一下威爾•鮑溫那個著名的“21天不抱怨”的試驗。就是你在手上戴一個手鐲,每抱怨一次就把手鐲摘下來,換到另外一隻手上。試驗的目標是21天都沒有抱怨,每抱怨一次就從零開始計時。這種持續增加的對抱怨的警覺,能夠幫助你減少那種毫無意義的對過去事情的反覆思量——這種反覆思量除了消耗你的專注力外,對事情不會有任何改善。
並不是做決策本身被迴避掉了——這並不是事情的本質。看看一個優秀的總裁或者一個表現卓越的合夥人是怎麼做的,你會發現他們做出了高密度的決策。
問題在於反覆思量。我們在舉棋不定中浪費掉的時間,以及反覆考量每個決策的時間,這纔是問題的關鍵,纔是扼殺我們專注力的元兇。花在反覆思量上的時間,而不是我們所做的決策的總和決定了你專注力是“盈餘”還是“虧損”。

讓我們假設你要比平時多花10%的時間用來遵守這6條原則,但這會幫助你節省40%的做決策所用的時間(就是說10分鐘的決策過程,減少到了6分鐘)。你不僅將有更多的時間和精力投入到真正創造效益的活動上,而且會從你做過和經歷過的事情上獲得更大的樂趣。把這多花掉的10%當作一種投資吧,或者是你過上理想生活需要支付的稅金,不要把它看作一種單純的消耗。

擁抱迷你選擇的生活方式。這是一種微妙的而且未經開發的哲學工具,它會讓滿意度和工作成果顯著增長,還不會讓你覺得累到難以承受。

先從做快速可修正的決策開始檢測這幾條準則吧!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