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 09 一小時讀100頁的快速閱讀法

如何快速閱讀

 在讀一本書之前,我們要先給不同的書分一下類:

  1. 掌握書中零散的基礎知識基礎教科書之類;
  2. 學習遣詞用句的技巧和修辭的美感——散文、詩歌、古文;
  3. 瞭解書中觀點——人文社科類著作、認知類書籍;
  4. 追求閱讀快感、故事情節等——小說。
    顯然,快速閱讀適用於後兩類書籍。快速看書的要義在於[不讀]。大家可能會覺得奇怪,別急,聽我解釋你就明白了。
     你稍微留意一下,這篇文字你是怎麼讀的?是不是逐字逐句閱讀,而且會[讀]出每個字的發音?這裏的[讀],不是說你真的讀出了聲,而是在你閱讀的過程中,你在大腦裏、在心裏,把文字默讀了出來,也就是轉化爲了[聲音]。
    逐字逐句閱讀,是降低我們讀書速度的罪魁禍首。下意識[轉化爲聲音],會大大拉長我們讀書的時間。
     我們先說提高閱讀速度最爲重要的技巧,大家接下來仔仔細細認認真真看好了。
    看書的時候,直接用眼睛掃視文字,你要使用的,是從眼睛直接到大腦的理解模式,具體方法爲:
  5. 眼睛需要快速移動,不要斟酌於字句之中。注意避免任何形式的[逐字逐句和[發出聲音]
     慣常的讀書方法,眼睛只會去看當下的一個詞語,最多三四五個字。
     而快速閱讀,要做到:眼睛直接掃視一個句子,甚至一整行文字。過程中,把你的視野擴大,別被標點符號所束縛。
    要抓住那種,眼睛快速[掃描]的感覺。
  6. 直接讓字句喚起大腦的理解行爲。
    我們要達到的境界是:用眼睛[看]書,讓漢字直接抵達大腦,獲知句子的意思,繞過聲音這個彎路。
     這個時候你追求的,是在整體上得到[理解意義]的感覺,而不再追求逐字逐句的具體意思。
  7. 需要注意力集中。而看得越快,注意力也會越集中,而且能對文章形成全面的認知。
    當然,這需要練習。
  8. 一開始練習時,會因爲注重速度而走馬觀花。你可以這樣做:每個句子定一個點,比如選擇每句話開頭的一兩個字,讓自己在心裏發聲,這有集中注意力的效果,不至於一路狂奔,沒什麼效果。
  9. 快速閱讀的一個可以操作的方法是:用手帶領你的眼睛去[看]書。一開始,可以用手指在一行字上快速移動;進一步練習,可以用手指從上往下逐行移動,試着一次性把握一整行句子,並且跟着手指往下讀。這會讓你的視線有落腳點,而且能夠提升你的閱讀速度,直到現在我還在使用這個方法。

 我們和人用中文對話,是把聲音直接轉化爲意義,這樣的一個路徑。而如果是聽到英文,是先把英文在大腦中翻譯成中文,而後才獲知意義。這樣就是爲什麼我們很多人讀英語慢,英語口語慢的原因,因爲如果需要先轉化爲中文再轉化爲意義那就來不及聽來不及寫了,但是如果直接轉化爲意義,那就快多了。
 我們平時逐字逐句閱讀,就類似聽英文。先把文字轉化爲聲音,然後再獲知意義。如果我們反覆練習,足夠熟悉後,就可以直接把聽到的英文轉化爲意義。相對應的,通過練習,我們可以直接掃視句子,通過文字獲取意義。
 但是,這一定是一個,你經過大量閱讀,並且有意識地訓練之後,才能達到的境界。試想,如果你一共都沒聽過幾篇英語文章,你如何能做到省略翻譯的過程,獲得理解呢?
 我們爲了瞭解觀點、看故事時,大可以放馬狂奔於段落之中,而不必一步一個腳印地執拗於字句之間。但是,這並不意味着我在教大家跳着讀、不讀某些東西。我所說的[快速看書],依然是能夠將所有字句、段落盡收於大腦之中的。接下來具體舉例說明是如何做到的。
&emp;對於人文、社科類的嚴肅書籍,能夠實現1小時100頁的前提是:我已經對此領域有了一定的瞭解,已經讀了若干本書。這個領域的基礎知識、關鍵人物的關鍵觀點、標誌性事件和關鍵詞,已經很清楚。那麼,我在掃視的時候,不需要認真去琢磨每一句話到底是什麼,從大腦中秒速便可提取出對應的知識點,無需細想,一切在大腦中進行理解和融合。比如讀當代文學史方面的書籍和史料,開始是很慢的,1小時30頁,因爲是從零開始,入門學徒。後來有了較爲全面的瞭解後,在看當代文學這一塊的學術論著時,對其中的背景、前因後果的鋪陳,只需要快速瀏覽,然後直擊它所陳述的重要觀點即可。而小說,大概是最容易讀的東西了,那些字句、情節的描寫,我們已經有了相當豐厚的閱讀經驗。所以讀的時候毫不費力,看着上文,就知道下文。這個道理,和對嚴肅書籍的閱讀,其實是相同的。


 關於在整體上提升閱讀速度,根本方法和幾個具體的技巧,已經介紹完了。接下來我們繼續說另外兩種情形的快速閱讀方法。
我們要學會,對不同的內容,用不同的速度進行閱讀。確實存在一些可以[跳着讀]的內容。
 這裏所說的[跳],是指跳過那些不重要的信息,比如看《習慣的力量》,它打的舉例論證非常翔實,但其實我並不需要關心是哪裏的橄欖球隊,也不想知道教練和球員叫什麼名字,以及過程中他們是如何打球的。我只需大致判斷出,這幾行似乎是在講如何打球,然後匆匆掃一眼,跳到最後的結論即可。所以發現訣竅了嘛?
你不能僅僅是機械地讀書。在[讀書]時,腦袋要隨時警醒,主動思考、判斷接下來的一段,是否有認真逐句閱讀的價值,還是說,僅僅需要知道大致信息即可。


 對於認知類書籍,遣詞造句、場景和氛圍的營造,本就不是目的所在,大可採用此法:先判斷是否需要細讀,無需細讀的話,匆匆瀏覽即可
 一定要敢於做出決定,以及敢於取捨。但是一定要大致瀏覽一遍,免得做出誤判。不要害怕錯過重要信息。其實這有點應用二八法則的意思:更少的時間,抓住大部分的重點
 這樣做會比較累,因爲逐字逐句認真讀書,還是比較輕鬆的過程。但是讀書不是目的,儘量少的時間獲得儘量多的認知纔是目的,累一點,才能成長得快一點
 對快速閱讀的追求,僅限於學習認知類、人文社科專業類書籍,是懷着功利之心:去增加認知,獲取思維和觀點,以及訓練讀書速度本身。
 但是,讀書是一件非常美好的事情,沉浸於中、不做他求的體驗極佳。如果是小說、文學類書籍,不用計較時間,不用計較快慢。這種時刻,內心是何等的自由和快樂。


 但另一方面,讀小說也是有快速閱讀的技巧的。大家別擔心,這個不會影響我所說的閱讀體驗。小說的內容,常是各種場景中的各個人物,演繹各種對話、行爲,推動情節發展。我們在讀小說時候,一般的習慣是讀/看[文字],即使再快,也僅僅是在[讀/看]的速度方面有所提升。但其實,我們可以用[想象」的方式提高讀書速度。什麼意思?就是,看小說時候,將書上的文字,具象化爲流動的圖像,像演電影一樣,將情節在大腦中演繹
 文字是單薄的、線狀的,信息密度低;而如果你在提高閱讀速度時,不在文字的層面理解文本,而是邊讀邊快速推進,將其想象爲場景,是能夠同時捕獲更多信息的,比如對話、語氣、表情、動作等等,這些信息在影像中,是同時呈現的,內容密度非常大,所以你讀書的速度也很快。
 大家聽明白了哈?如果不是很明白,你之後找一本小說,用我的方法試一試,就明白了。用這個方法讀小說,速度以及記憶的效率,會提高很多。閱讀本身帶來的快樂,也不會因此折損。
書當然不是讀得越快越好、越多越好,但如果你能夠充分消化吸收,並且沒有因爲追求閱讀速度而捨本逐末——也就是錯誤地只追求快和多,是很好的一件事

總結

  1. 快速閱讀的前提就是能夠更高效地讀和利用書。
  2. 快速看書的要義在於[不讀」,直接用眼睛掃視文字,你要使用的,是從眼睛直接到大腦的理解模式。
  3. 眼睛快速移動,直接掃視一個句子,甚至一整行文字。追求的,是在整體上得到[理解意義]的感覺,而不再追求逐字逐句的具體意思。
  4. 可以用手帶領你的眼睛去[看」書。開始,可以用手指在一行字上快速移動;進一步練習,可以用手指從上往下逐行移動,試着一次性把握一整行句子,並且跟着手指往下讀。
  5. 我們要學會,對不同的內容,用不同的速度進行閱讀。確實存在一些可以[跳着讀]的內容。在[讀書]時,腦袋要隨時警醒,主動思考、判斷接下來的一段,是否有認真逐句閱讀的價值,還是說,僅僅需要知道大致信息即可。學會[跳着讀」。應用二八法則:更少的時間,抓住大部分的重點。
  6. 看小說時候,將書上的文字,具象化爲流動的圖像,像演電影一樣,將情節在大腦中演繹。既能提升速度,又能享受沉浸的閱讀體驗。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