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06巧用學習神器

巧用學習神器

 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是,如何高效複習?如何巧用學習神器,花盡量少的時間,取得儘量好的成績。我今天分享的方法,會讓你的複習計劃變得井井有條,而且,基本上不費什麼力氣。
 在講具體的方法之前,需要先跟大家分享學習中最爲重要的思維之一,叫做**[閉環」。**
 有一個客觀存在的事實是,我們所曾做過的努力,至少有一半都浪費掉了。那些只看了一遍、做了一遍筆記的書/課程,那些只開了頭的資料……你總是在不斷地開始任務,卻很少真正完成任務。
我們之所以付出了很多[無效]努力,原因在於缺少[閉環]。所謂[閉環」,是指把一件事從頭做到尾,讀了一本書,那麼我們之後需要安排好複習筆記的時間;背了一本單詞,那麼我們需要邊背後面的章節,邊溫習前面的章節。有始有終。
 要真正用好一本書/資料、一門課程,或者做成一件事情,絕不可能一蹴而就,難度上居於首位的,當然是一開始的學習;但學習反而是你最容易完成的事情,因爲它的方法足夠簡單,只要學習、思考、做筆記就好了。
 瑣碎且不容易操作的,是後來的整理、存檔,以及安排複習和應用。知識只複習一遍是沒有用的;從認知轉化爲行動,是漫長且細碎的。
只有完成後來的一切細節工作,才稱得上[閉」。


 我們在平時的學習和生活中,最爲常見的錯誤,就是像狗熊掰棒子一樣,在完成了[掰]這個動作之後,根本沒有真正裝進自己的口袋,而是學着忘着,邊學邊扔。
沒關係,這真的不是你的錯。
 因爲我們如今需要做的事情太多了,我們總不能想着,讓大腦每天提醒自己:我昨天那本書今天需要把筆記整理一下;誒前幾天做的筆記,今天是第四天,該複習一下了……

吳軍博士說,[10000小時的努力需要一個積累的效應,第二次的努力要最大限度地複用第一次努力的結果,而不是每一次都從頭開始。]

 那麼,具體到學習和複習上,如何最大限度地複用上一次努力的結果?也就是說,如何做到[閉環]?


 一般來說,絕大多數人的複習習慣及狀態是:
把一本書從頭到尾看一遍、知識點全部學一遍、單詞全部背一遍,之後(可能是一個月後)一起復習。複習的時候會發現,絕大部分之前已經熟悉的知識點,現在非常陌生,又像在學習新知識。
 每次複習知識都想從第一章開始,然後第二次本想複習第二章,又覺得第一次沒有複習好,然後又從第一章開始。
 複習量非常大,難度又高,時間和任務都很難安排,挫敗感很強,真的很難受。
怎麼解決這些問題?我們一步一步地說清楚。


 這裏記住我的第一個重要建議:學習和複習,是應該齊頭並進的事情。
對於複習來說,最高效的方法,是依據艾賓浩斯遺忘曲線進行重複。
 艾賓浩斯遺忘曲線是存在一些規律的,比如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隔多久記憶,效果最好。
 學習新知識時,當時的[懂了」、[記住了」,第二天就會忘掉大半。
 這個時候及時複習,效率更高,更省時間;如果多拖幾天去複習,又相當於學習新知識,花更多時間,還會因爲遺忘而感到受挫。
 所以說,應該把及時複習放在與學習新知識,同等重要的位置。並且按照艾賓浩斯遺忘曲線的普遍規律,以及自己對具體知識點的熟悉情況,合理安排複習時間。
 每次複習時,有少許遺忘,但大部分稍作努力就能回想起來;並且因爲再一次的鞏固,每一次都比前一次記得更牢。
 大家肯定發現了,我空談理論,卻沒有講具體如何安排。另外,不同的人、不同的科目、不同的知識點類型,遺忘規律肯定有差別,時間間隔很難精確地把握好。
 而且,是每天學的具體的某一章節、某一塊知識點,都要具體安排間隔時間進行復習。而不是對一本完整的書,安排複習計劃。
 大家明白爲什麼嗎?我們很難在一天內看完一本書,也無法在一天內複習完一本書,所以是沒法把一本書作爲一個複習的單位的。
 把所有知識堆到一起復習,任務量太艱鉅。容易出現我前文所列舉的那幾個問題:像是重新學習新知識、總覺得前一章沒複習好、每次都從第一章開始複習……
更好的方式是把一本書拆解爲幾個章節,能夠做到學完一部分,就及時複習一部分。這樣更容易完成,而且複習的效果更好。
 但,光是計算日子、安排不同任務,就成了一團亂麻:
你每天都要仔仔細細安排好複習內容和時間,並且把今天所有分散的複習任務全部完成。還能再麻煩一點嗎?還能再複雜一點嗎?還能再煩人一點嗎?光靠大腦來安排是不行的,這個工作量它處理不了。


 利用Anki實現閉環。
 簡單說一下如何利用Anki實現閉環。都用過百詞斬一類的記單詞軟件吧?Anki和它類似,在手機電腦上,以一個又一個頁面的形式,記憶東西,並且可以幫你安排每個頁面,下一次的複習時間。Anki的好處是,每一個頁面上的內容,是可以自己填進去的。它相當於電子筆記本,你自己做筆記卡片(也就是一個電子筆記頁面,可以是文字或者圖片,甚至音頻),成品類似百詞斬的背單詞頁面。我們要利用的,就是Anki像盡職盡責的老師一樣,到時間了就會安排我們複習某些內容。所以!就不用你自己費盡心思記住你所學過的一切東西了,學過哪本書,做過哪本筆記,全部簡要記錄在Anki裏,並且去不時地複習Anki的頁面,根據它的進度提示,來實現[閉環」。
 你在複習時,可以根據自己對知識點的熟悉程度,選擇下一次的複習時間。如果很熟悉,那就選擇4天后。
 當4天后你再次複習時,Anki這個小卡片的頁面,會提供給你新的時間間隔,比如10分鐘、1天、4天、10天。你可以再次根據熟悉程度,選擇新的時間間隔。
讀到這裏,大家發現什麼沒有?還記得嗎,間隔練習比集中練習的效果好,Anki完美地實現了這個功能。
 另外需要提醒大家注意的是,不要把過於細碎的一個知識點製作成卡片,這樣非常耗費時間。按我的建議,把某本書的某一章節、某幾頁單詞,作爲一個整體的複習任務,記錄成Anki的一頁筆記,這樣效率更高。
每一塊內容,都能按照迭忘曲線,以最合適的頻率,在最合適的時間,進行重複複習。
 再說一下,每次複習到什麼效果吧。
不要用重複閱讀進行記憶的模式,而是用測試的模式。也就是說,在複習這一塊知識點時,可以在Anki對應的這一筆記中,列下對應的問題,每次複習時,用這些問題提問,然後回答。


 最終要達到的效果,是你能比較熟練地回憶出來。而且你還可以在Anki中記錄:這一塊的哪些具體知識點我掌握得不好?下次重點複習哪些?
 再看看你平時,都是很盲目地從頭到尾看一遍又一遍,不分主次,多浪費時間呀。
 另外,我所介紹的這種複習方法,還有一點好處是:如果你直接去複習一本書,真的很難受的,量太大了。而拆分成章節,看起來量小;複習完Anki中提示的一部分,你就會有很大的成就感。你試試就知道了,這種完成帶來的正反饋,真的特別棒。

總結

  1. 我們之所以付出了很多[無效]努力,原因在於缺少[閉環]。所謂[閉環],是指把一件事從頭做到尾,讀了一本書,那麼我們之後需要安排好複習筆記的時間;背了一本單詞,那麼我們需要邊背後面的章節,邊溫習前面的章節。有始有終。

[10000小時的努力需要一個積累的效應,第二次的努力要最大限度地複用第一次努力的結果,而不是每一次都從頭開始。」

  1. 對於複習來說,最高效的方法,是依據艾賓浩斯遺忘曲線進行重複。學習和複習,是應該齊頭並進的事情。每天學的具體的某一章節、某一塊知識點,都要具體安排間隔時間進行復習。
  2. 利用記憶神器Anki實現閉環,每一塊內容,都能按照遺忘曲線,以最合適的頻率,在最合適的時間,進行重複複習。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