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国外 RPA 企业盘点:谁是领导者,谁是挑战者

https://www.sohu.com/a/345559051_100110421
国外 RPA 企业盘点:谁是领导者,谁是挑战者
2019-10-08 15:52

艺赛旗|做RPA生态先行者 RPA10.0全新首发免费下载 点击下载

www.i-search.com.cn/index.html?from=line9

近日,全球权威 IT 研究与顾问咨询公司 Gartner 发布了《2019 年机器人流程自动化魔力象限研究报告》,成为全球 RPA 行业二十余年来首份行业魔力象限报告。

据了解,Gartner 每年都会在发布 IT 产业各行业的魔力象限。此次发布 RPA 行业首份魔力象限,表明 RPA 行业正在进入市场高增长期。

Gartner 此前的统计数据也佐证了这一观点。据 Gartner 相关统计,2018 年全球 RPA 市场,TOP5 分别是 UiPath、Automation Anywhere、Blue Prism、NICE、Pegasystems,五家企业占据全球市场份额 47%。第一名到第三名的营收分别为 1.148 亿美元、1.084 亿美元、0.71 亿美元,同比增长分别达到 629.5%、46.5%、105%,就连排名第六和第七的公司也取得了同比三位数的增长。这些数字表明,RPA 全球市场开始进入高速增长期。

究其原因,RPA 技术本身在短短几年内发展极其迅速,在结合人工智能和自然语言处理(NLP)技术后,RPA 实现了更庞大的非结构化数据的处理和分析,从而迎合了企业全面、深度的数字化转型需求。

Transparency Market Research 研究预测,预计到 2024 年,全球 RPA 市场规模将达到 50 亿美元,实现 61.3% 的年复合增长率,其中亚太地区的市场增速将在 2021 年达到 181%。

面对汹涌而来的 RPA 商业浪潮,拥有最多数据和最繁杂的数据处理工作的金融行业成为最先被“进攻”的领域,为了更好了解 RPA 全球形势,雷锋网 AI 金融评论对 7 家海外主要 RPA 公司进行了盘点。

其中,UiPath、Blue Prism、Automation Anywhere 为目前全球 RPA 行业的领导者,NICE、Pegasystems、EdgeVerve Systems、WorkFusion4 家公司紧随其后,成为具有潜力的挑战者。

UiPath

公司介绍

尽管 UiPath 成立于 2005 年,但直到 2013 年才真正成为 RPA 赛道上的黑马。

据 Business Review 报道,UiPath 原名 DeskOver,成立之初为 IBM、Google 和 Microsoft 做程序库自动化以及软件工具包开发,同时也提供咨询和外包服务,埋下了做 RPA 的基因。

2012 年公司决定转型,放弃外包和咨询,于 2013 年推出第一款基于 Microsoft Workflow Designer 的桌面流程自动化产品。自此 UiPath 由做服务转型成为一家卖产品和工具的公司。

UiPath 的核心定位是:“人手一个 Excel”。也就是说,企业会为每位员工配备一个机器人助手,员工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让这个“虚拟助手”帮助你完成日常在电脑中繁杂的“点击、输入、识别”等流程工作。

UiPath 涉及的主要领域是金融、制造、医疗、物流和政府,RPA 常用在上述行业的企业后勤和管理环节,例如后勤环节的财务会计出纳(报税、报表等)、人力资源(员工入职、离职等)、法务、供应链管理(制造业产品生产等)、合规 / 欺诈识别,管理环节的联系中心、客户服务、销售营销、客户分析和物联网预测分析等。

UiPath 成立于罗马尼亚,后在美国纽约设立公司总部,现在在英国、美国、罗马尼亚、印度、新加坡、日本和中国设有办事处,目前业务遍及北美、欧洲和亚洲的 14 个国家。

2018 年 11 月 UiPath 正式宣布进军中国市场,任命 Gabriel Wu (吴威)为大中华区业务负责人,在现有的北京办公室以外,将在上海和深圳开设新的办公室。

此外,UiPath 还计划将大中华区团队扩展到超过 100 名员工,并于 2019 年在中国建立研发中心,以便为中国客户提供个性化解决方案和量身定制服务。

业务产品

UiPath 的业务有 UiPath 学院、RPA 平台和“UiPath Go!” 。具体来说,

1、UiPath 学院(UiPath Academy):怎么让更多人在知道 RPA 概念之后,能够更快学会使用 RPA?UiPath 学院提供了免费的 UiPath 线上课程,让用户了解 RPA 概念并学习 RPA 开发技术。用户还可下载免费的社区版用于实践操作,并通过 UiPath 的资格认证,成为开发者、架构师等。

2、UiPath GO! :即 RPA 领域的 App Store。UiPath、开发者等可以开发适用于 RPA 的组件和模块并上传到商店,用户根据需求使用。目前 UiPath Go! 中拥有约 600 个组件,与合作伙伴共同开发,已被全球超过 15000 名用户使用。

3、开发者论坛:从另一个角度上说,RPA 像是一门已经封装好的编程语言,只不过开发者无需太多编程基础即可生成想要的程序。不过,开发者生态依然重要。目前 UiPath 社区拥有超过 25 万全球用户,用户们遇到 RPA 机器人的相关问题,有 80% 都能够在论坛中找到解决方案。

客户数量

目前 UiPath 在全球范围内提供通用型的 RPA 解决方案,超过 2,200 家企业客户和政府机构使用 UiPath 的企业 RPA 平台来部署软件机器人。

美国富达(American Fidelity)、BankUnited、CWT (前身为 Carlson Wagonlit Travel)、金霸王、谷歌、日本交易所集团 (JPX)、 LogMeIn、麦当劳、NHS 共享业务服务、日本生命保险公司、NTT 通信公司、Orange (法国电信)、理光有限公司、罗杰斯通信、新生银行、Quest Diagnostics、优步、美国海军、Voya 金融、维珍媒体和世界燃料服务公司等知名企业都是其客户。

此外,UiPath 在全球 200 多个国家和地区拥有超过 40 万用户,并培育了全球最大的 RPA 社区。

融资历史

截至目前,UiPath 已完成了 4 轮融资,分别是:

2017 年 4 月,UiPath 完成 3000 万美元 A 轮融资,由 Accel 领投,原投资人 Earlybird Venture Capital、Credo Ventures 以及 Seedcamp 参投。

2018 年 3 月,UiPath 在 B 轮融资中获得了 1.53 亿美元,估值为 11 亿美元,这一数字比去年 4 月融资时的估值要高出 10 倍。此轮融资由前投资者 Accel 领投,参与者包括 CapitalG、凯鹏华盈、Earlybird、Credo Ventures 和 Seedcamp。

2018 年 9 月,UiPath 获 2.25 亿美元 C 轮融资,本轮融资后,公司的估值达到 30 亿美元。本轮融资的领投方为 CapitalG 和红杉资本。A 轮和 B 轮融资的投资方 Accel 也有参投。

2019 年 5 月,UiPath 宣布完成 5.68 亿美元的 D 轮融资,投资后估值为 70 亿美元。本轮融资由 Coatue 领投, Dragoneer、Wellington、Sands Capital 和 T. Rowe Price Associates 跟投。老股东 Accel、CapitalG 和 Sequoia,以及包括 IVP 和 Madrona Venture Group 在内的其他现有投资者,均参与了本轮融资。

在过去两年中,UiPath 的年度经常性收入 (ARR) 从 800 万美元增长至 2 亿美元以上,成为目前全球增长最快、价值最高的 AI 企业软件公司之一。

Blue Prism

公司介绍

和想说“人手一个 Excel”故事的 Uipath 不同,Blue Prism 起家于银行业,从一开始便强调“企业级”的视角。

Blue Prism (以下简称 BP)成立于 2001 年,两位创始人 Alastair Bathgate 和 David Moss 在服务第一位银行客户时看到了商机 —— 当时他们为曼彻斯特一家银行的呼叫中心做个人贷款托收及回款的整合,过程中发现银行其实有大量工作可以用自动化流程来解决,由此创建了 Blue Prism 公司。

正因为这样的缘起,从服务英国的一家银行开始,BP 十几年来的客户都集中在银行业、金融业、以及电信业。

BP 将自身定位成“企业级”数字化劳动力平台架构,让企业既可以做中央化的治理,同样也可以让业务部门自己去做流程的优化。定位带来的相应市场策略是:BP 强调在每一家大企业里做“大规模”的深度机器人部署。

2016 年 3 月,BP 正式登陆伦敦证券交易所,股票代码为:PRSMB,目前市值在 14 亿英镑左右。据财报,2018 年 BP 实现了 5520 万英镑的收入,这个数字同比增长了 125%。

业务产品

2019 年 1 月 BP 推出的 connected-RPA 概念 —— 整合了各个 AI 公司的能力之后,Blue Prism 能够让用户以简单的拖拽方式在自动化流程里嵌入 AI 功能,并且能够通过 connected-RPA 平台,完成机器人跟人、机器人跟机器、机器人跟机器人的协作。

目前 BP 主要的产品如下:

1、Blue Prism Digital Exchange (DX) 2.0:DX 相当于 App Store,上面整合了其合作伙伴 IBM、微软、Google 的 AI 能力。据 Blue Prism 披露的数据,自 2018 年发布后,DX 平台有 300 多家注册公司、 1000 位注册用户;

2、流程评估工具(Process Discovery Tool):帮助 Blue Prism 的客户用于梳理、评估内部流程的工具,评估后可以缩短公司 RPA 部署的时间;

3、Blue Prism 社区:可以让其用户交流使用案例经验、以及 best practices 的社区。

对于银行客户来讲,让在业务线里运转的机器人“可控”、“可被监管”非常重要,数据安全和完整性是银行客户采购服务的关键考量维度,因此“稳定性、安全性、合规性”成为 Blue Prism 差异化特点。

客户数量

截至 2018 年,BP 在全球服务了 992 家企业,其中有 528 家客户是 2018 年的新增客户。此外,有超过 50% 的订单数量来自于已有客户的追加订单。

BP 北亚区 VP 庄敬贤 Victor Chong 在今年 7 月份接受相关媒体采访时表示,目前 BP 在中国市场的客户数量已达双位数,在金融业、银行业、保险业、TMT 比如电信业、科技公司、生产业都有部署,中国是 BP 全球五大最关键的市场之一,BP 产品都已经本地化了,有中文界面。

Automation Anywhere

公司介绍

Automation Anywhere (以下简称 AA) 2003 年成立于硅谷,带有印度血统,公司的四位创始人均来自印度。CEO Mihir Shukla 在硅谷打拼多年,在技术领域有超过 25 年的丰富经验。创立 AA 之前,他曾经在 E2Open、Kiva、ISN、Netscape、Infoseek、Omnisky 多家公司担任高管。

AA 使用自然语言处理技术与非结构化数据认知等技术,搭建自动化的商业流程处理系统,在全球范围内为企业客户节省人力劳动。

A A 主要提供针对商业及 IT 的任务自动执行工具,用户不需要编程就可以在几分钟内设定复杂的任务安排。之后用户可以通过向导指南建立键盘纪录和鼠标动作纪录,同时创建自动化脚本。

现阶段,A A 的功能特点包括职能化技术、任务调度、重复功能、多变量调试、交互脚本、任务链等,帮助数十万手动管理业务流程的职场人员从繁琐的工作中解脱出来。

主要产品

公司的旗舰自动化方案包括 IQ Bot 、 Bot Insight、Bot Store。

IQ Bot 是使用软件机器人和 AI 技术,直接学习人类用户在图形用户界面上的交互操作,并在界面上进行重复,以实现整个商业流程的自动化。

Bot Insight 是一款实时分析机器人、流程和业务级别的 RPA,同时提供运营和商业智能分析。

Bot Store 则像是一个“应用市场”,提供预先学习的一系列动作,涵盖了商业流程中较普遍的操作。

客户数量

AA 称目前其总营收和客户营收的年复合增长率分别高达 100% 和 150%,服务超过 1000 家企业客户,包括 Google、Linkedin、西门子、戴尔、万事达等大型企业,业务范围覆盖十几个国家,且公司现有的年度客户留存率可以达到 98%。

融资历史

2018 年 7 月,AA 宣布获得 2.5 亿美元 A 轮融资,由 New Enterprise Associates 与高盛成长基金 (Goldman Sachs Growth Equity) 领投,General Atlantic 与 World Innovation Lab 参投。此轮融资过后,公司估值达到 18 亿美元。

紧接着,同年 11 月,AA 宣布已从软银愿景基金(SoftBank Vision Fund)筹集了 3 亿美元,将该公司的融资额扩大至 5.5 亿美元,估值到达 26 亿美元,半年内估值增长约 45%。

**NICE **

公司介绍

NICE 总部位于美国新泽西州霍博肯,成立于自 1986 年,股票代码:NICE,当前市值约为 95 亿美元。NICE 定位于云联络中心和企业软件解决方案提供商,帮助各种规模企业根据结构化和非结构化数据的高级分析做出更明智的决策。

通过从多个来源实时捕获和分析大量结构化和非结构化数据,包括电话、移动应用程序、电子邮件、聊天、社交媒体和视频等,NICE 利用 RPA 工具让桌面任务如填写表格、重复性计算或处理订单等工作实现自动化。

据官网资料,NICE 的三个主要职责:提供更好的客户服务,确保合规,打击欺骗行为。客户企业可以通过 NICE 的工具来掌握相关数据,改善运营表现、提升效率、防止商业罪案、确保合规性和增加安全性。

主要产品

官网信息显示,NICE 的主要产品有:Robotic Automation、NEVA Attended Automation 和 Desktop Analytics。

近期,NICE 发布了 NICE RPA 7.1 版本,此版本集成了更多的 AI 功能,以帮助企业实现更快速的自动化开发,包括:识别子流程,主动识别自动化工作流程和优化连接问题,智能实时监控数据等,可以更好地确保业务流程连续性。以下是 NICE 此次更新的内容:

1、一键自动化:为了帮助企业 IT 部门实现快速无错误地部署 RPA 解决方案,NICE RPA 7.1 配备了新的内置调试器,只需按一下按钮即可显示自动化开发流程的详细视图。有了这个功能,开发人员可以查明自动化流程中的错误并快速解决。

2、虚拟助手:NICE 新增了虚拟助理(NEVA),NEVA 可以帮助用户解决任何与自动化流程相关的问题,还可以管理 RPA 机器人,类似苹果的智能助手 Siri。NEVA 可以与任何桌面应用程序、系统和虚拟环境集成。

3、支持更多非结构化数据处理:优化了 RPA 的 AI 扩展,集成 Desktop Analytics (桌面分析)、ML (机器学习)、光学字符识别(OCR)等最新技术。

4、维护和监控:新增大规模监控和管理 RPA 功能,Connectivity Watcher 的功能已得到扩展,以便在 RPA 发生连接中断时实时向管理员发出警报。

此外,NICE 还提供了先进的现场流程自动化和 SaaS,以及公共和私有云选项,为客户提供了灵活性选择。同时,NICE 高级流程自动化还包括专门的参与机器人,以增强其一系列垂直行业的劳动力管理功能,包括金融、银行、电信和制造业。

客户数量

在营销策略层面,NICE 的市场营销策略针对的是大型企业客户——拥有 1000 多名员工和超过 10 亿美元收入的组织。这充分利用了其强大的全球影响力,在 25 个国家得到了直接支持。

目前 NICE 拥有超过 3,500 名员工,足迹遍布超过 150 个国家,拥有多达 25,000 名客户和超过 85 个财富 100 强公司。

NICE 于 1997 年开始在中国运营,随后其客户群不断壮大,其中包括金融服务、保险和科技领域的厂商。公司的合作伙伴生态系统也在不断成长,核心合作伙伴包括神州数码、通广电子、卓信、汇讯、慧捷、井星和星网信通等。

Pegasystems

公司介绍

Pegasystems (以下简称 Pega) 1983 年由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 Alan Trefler 创立,总部位于美国马萨诸塞州剑桥市,遍布北美、欧洲、拉丁美洲和亚洲的区域办事处在全球拥有 4600 多名员工。Pega 已上市,股票代码为:PEGA,目前市值约为 55 亿美元。

与其他 RPA 创企不同,Pega 是 iBPMS (智能业务流程管理系统)市场上的一个老牌企业,在 CRM (客户关系管理)和数字流程自动化 (DPA) 方面赋能企业,使客户能够快速部署、轻松扩展和更改应用程序,以满足业务需求。

主要产品

Pega 并没有把 RPA 看作是一个独立的产品,而是将 RPA 与其 BPM 套件和相关 CRM 应用程序紧密集成在一起,并从这一长期愿景中获益。

不过,Pega 为任务自动化提供了一个独立的 RPA 选项,作为其企业 iBPMS 产品 (即 Pega Infinity) 的一个补充,用于更长的流程编排和业务规则功能。

Pegasystems 将 RPA 视为更广泛 BPM 策略的一个子集的长期观点,很好地与关注数字转型 (而非优化) 的数字化运营思维的客户产生了共鸣。

同时,鉴于 Pega 在 iBPMS 市场多年的深耕,其拥有相对庞大的客户基础,可以加速其 RPA 产品的采用。目前其客户领域涉及医疗保健公司、保险公司、银行、通信服务提供商等。

EdgeVerve Systems

海外 RPA 企业盘点:谁是领导者,谁是挑战者?

EdgeVerve Systems (以下简称 EdgeVerve)是 Infosys(交易所代码 :INFY) 的子公司。Infosys 是印度历史上第一家在美国上市的公司,总部位于印度信息技术中心—班加罗尔市,Infosys 公司的主要业务是向全球客户提供咨询与软件等 IT 服务。

EdgeVerve 致力于通过提供支持人工智能的业务应用程序,利用 Infosys Nia? 平台提供跨自动化连续体的功能,帮助企业实现数字化,为金融、保险、零售和快消品、生命科学、制造、电信、互动商务、客户服务、企业采购等领域客户提供基于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的 RPA 支持。

尤其是提供关键业务的自动化服务,如大规模文档验证,供应商管理,通过数字转换加速手动工作流程。

主要产品

该公司最有名的旗舰产品为通用银行解决方案 Infosys Finacle,方案满足了金融机构对于核心银行、网络银行、移动银行、支付、资金、流动性管理、理财和分析方面的需求。

该方案目前已经触达 94 个国家的银行,服务于 8.48 亿消费者,预估占全球成人银行客户总数的 16.5%,为全球 10 亿多账户提供技术支持。

EdgeVerve 倡导不断创新软件开发,在 2019 年 8 月初推出了 AssistEdge RPA 18.0 旨在通过培养新的人力数字劳动力,从根本上改变流程自动化,将人类专家与数字机器人无缝地集成在一起。AssistEdge RPA 18.0 拥有 18 项专利技术,围绕机器人编排、性能预测、部署和人工智能的关键维度,创建更可伸缩和更安全的流程自动化。企业将在各个层面看到一个改善的底线、增强的客户体验和企业敏捷性。

支持 AssistEdge RPA 18.0 的认知引擎 Albie 是一个重大的进步,将涉及人工判断的任务的自动化边界提高到 95%,并在流程执行中提供了更高的可靠性。此外 Albie 无缝地提供了跨流程设计、管理和执行的普遍智能,这将帮助组织在其系统和流程中实现更大的自动化覆盖。

通过利用“人 - 数字孪生兄弟”将辅助自动化和独立自动化统一起来,Albie 帮助组织利用上下文智能,并通过业务智能仪表板、随时可用的认知服务、预测资源管理和扩展的技术自动化足迹,推动智能进入日常管理。

WorkFusion

公司介绍

RPA 技术供应商 WorkFusion (以下简称 WF)通过将 AI 和机器学习融合到 RPA 当中,实现业务流程的自动化。WF 可以帮助企业降低成本,提高员工工作效率,并使用 RPA 来克服复杂性的工作流程。总部位于美国纽约,在欧洲和亚洲的 8 个国家设有办事处。

官网资料显示,2010 年 WF 诞生于联合创始人 Max Yankelevich 和 Andrew Volkov 在麻省理工学院计算机科学与人工智能实验室 (CSAIL) 赞助的一项研究:如果软件能够学会识别高质量的工作,并管理执行这些工作的人员,结果会怎样 ?

这个计算机科学问题的解决方案变成了 WF 的第一个产品——使用高级统计质量控制和机器学习 (ML) 来协调工作。

主要产品

2014—2015 年,WF 推出首个集成 RPA 和认知自动化平台——智能流程自动化 (SPA),通过用历史数据、实时人类行为训练模型,让它自动完成企业流程中的判断工作,比如分类、提取非结构化信息,让员工控制传统应用(比如 Citrix、SAP、甲骨文)时不再做重复、循规蹈矩的工作。

2016—2017 年,WF 推出免费的 RPA 产品,并与 RPA Express 一起广泛可用。差不多同一时期,WF 推出了第一个在线自动化培训门户 : 自动化学院。并扩大了其合作伙伴生态系统和全球销售和配送业务——在德国、印度、法国、新加坡和英国开设办事处。

2018 年至今,随着世界进入按需即服务经济,WF 通过智能自动化云,使其软件即服务自动化产品成为一种灵活的随需应变能力。

因此,目前 WF 的主要产品有:智能流程自动化 SPA 平台,提供 AI 驱动的 RPA;RPA Express 平台,提供简单有效的自动化项目开发,在几分钟内完成无代码自动化部署;以及智能自动化云产品。

客户数量

目前,WF 服务的客户已超 1000 家企业,服务行业包括金融、保险、医疗保健、消费品、公用事业、电信、零售等领域。

融资历程

2011 年 1 月完成 230 万美元种子轮融资,投资机构为 RTP Ventures 和 Greycroft Partners。

2013 年 7 月完成 500 万美元 A 轮融资,参投机构为 iNovia Capital、RTP Ventures、Peak Opportunity Partners、Greycroft Partners。

2014 年 4 月完成 1500 万美元 B 轮融资,参投机构为 Mohr Davidow Ventures (MDV)、iNovia Capital、RTP Ventures、Greycroft Partners。

2015 年 12 月完成 1400 万美元 C 轮融资,参投机构为 NGP Capital、iNovia Capital、RTP Ventures、Mohr Davidow Ventures (MDV)、Greycroft Partners。

2017 年 1 月完成 3500 万美元 D 轮融资,参投机构为 iNovia Capital、RTP Ventures、NGP Capital、Mohr Davidow Ventures (MDV)、Greycroft Partners、Georgian Partners。

2018 年 4 月完成 5000 万美元 E 轮融资,参投机构包括 iNovia Capital、NGP Capital、Hawk Equity、Georgian Partners、Declaration Partners。这笔资金将用于扩大 WF 的全球业务,其目前具体估值并未披露。

结语

通过以上盘点不难看出,全球 RPA 行业经过多年发展初具规模,在与最新科技 AI 结合后迎来了一个市场爆发期。事实上,RPA 在全球风头正旺的同时,其亚洲市场的火热程度,同样引人注意。

尽管 RPA 在亚洲市场起步较晚,但在 2018 年仍以超过 100% 的速度迅速扩张。2019 年起,随着 RPA 概念在中国的全面引入,RPA 概念和产品成为热议,目前已广泛应用于财务、金融、制造业、通讯业等多项领域。

据 TechNavio.com 的资料显示,预计到 2021 年,亚太地区的 RPA 市场规模将达到 29 亿美元,实现 203% 的增长。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