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持,本身就是一個習慣,放棄也是

多年巡迴演講的過程中,很多人告訴我,不能堅持早起,不能堅持運動,不能堅持寫作,不能堅持健康飲食,不能堅持學英語,不能堅持讀書,不能堅持喫早餐,等等⋯⋯


我想說的是,堅持本身就是一種習慣,放棄也是。很多人不明白,所謂的堅持,不是1年、10年、50年,而是堅持一輩子,直到生命的終結。這些習慣你如果像喝水喫飯一樣享受它,就沒有那麼難。


換言之,你需要做的不是克服困難,而是習慣困難。


《活出生命的意義》作者維克多.弗蘭克爾,二戰期間被抓到奧斯維辛集中營,父母、妻子、哥哥,全都死於毒氣室,只有他和妹妹倖存。經歷了平常人無法體會的折磨,最終使他活下來的,是他心中賦予自己的生命意義。


就像尼采說的“那些沒有打敗你的,會讓你更強”。弗蘭克爾將奧斯維辛的經驗轉化爲心理學的意義療法,當你覺得生活失去方向、沒有目標、喪失意義、無法堅持的時候,你最需要的是看看這本書,然後思考一下你生命的意義是什麼。


這本書曾經感動千千萬萬的人,它被美國國會圖書館評選爲最具影響力的十本著作之一,銷售已達1200萬冊,被翻譯成24種語言。


他說:有多少種人類,就會有多少種他們解讀出來的生命的意義。然而真正的生命意義絕不是完全個人化的,對他人無所裨益的。


它們都具有普遍意義——能夠爲衆人所分享,爲他人所接受。它可以成爲解決他人問題的一種樣本,它將個人意義建立在對他人生命的禆益之上。


弗蘭克爾對生命充滿極大的熱情,67歲開始學習駕駛飛機,並在幾個月後領到駕照。一直到80歲還登上了阿爾卑斯山。

同樣,與弗洛伊德、榮格並稱爲20世紀三大心理學家的阿爾弗雷德·阿德勒,非常反對宿命論,他認爲生命是可以自己創造的,而宿命論只是對人生的一種逃避。


因爲相信宿命的人,就不必在有益的人生方向努力。這種信念只是虛假的精神支柱,人的過去並不會決定未來或結果,而是看他如何認知和運用。

他提到一個重點:一個人的感受,肯定跟他對某種目標的觀點一致。認爲人的不幸是自己選擇的,因爲賦予意義的是你自己,決定該怎麼解讀事情角度的也是你自己。

同一件事情,不同的人,都會有不同的解讀。而人選擇了正面或負面的角度,正與他處事風格相符。


每個人都在跟自己的自卑感對抗,阿德勒認爲這是很正常也很健康的,自卑會成爲你超越、追求優越的動力,但是不要過度誇張的追求優越感,因爲過度的追求容易成爲炫耀,而炫耀正是因爲自卑。

他們會發自內心地認識到,這是一個由我去工作、去推進的世界,如果一個人能用這樣正確的方式去面對自己的職責,他就爲社會進步做出了貢獻,盡到了自己的責任。


可能人們最初的選擇是無意識的,但只要意識到,我們有自主選擇權,那今後的人生,我們就可以重新選擇。


決定人們生活方式的不是其他人,而是人們自己。我們的人生不在於被給予了什麼,而在於如何使用被給予的東西。


人生中唯一競爭的應該是自己,不斷超越自己,使自己變得更接近理想狀態中的自己,而不是成爲別人。


我們自己永遠不可能成爲另一個別人,每一個人都是獨特的存在,我們最終都要努力成爲最好的自己。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