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第一次之首都圖書館

研究生畢業六年了,一直沒去過圖書館。最近心血來潮,加上媳婦一直抱怨家中的書架快放不下我買的書了(實際上有些誇張,不過不誇張的一個事實是,家中的衣櫃已經放不下媳婦買的衣服了,哈哈)。

首都圖書館在華威橋南,從十號線終點站勁松下地鐵,再坐兩站公交就到了。一層有自動存包的櫃子,這點比以前的國圖好一些,國圖的存包是人工的而且依稀記得收五毛錢,不知道現在怎麼樣了。國圖能外借的書太少了,一是定位,二是人多。據說新修的自習室挺好,什麼時候去瞅瞅。

話說首圖辦借閱證的人還挺少,不用排隊就辦了一個,沒有工本費,只有押金。叫做一卡通,可以在北京市所屬各區圖書館通用。在某些館開通了通借通還的服務,省去些奔波之苦。

跟以前學校的圖書館比,首圖的條件還真是不錯。開架借閱,週末竟然也有不少空的桌子可用,每個書架邊都有一兩個腳踏方便取高處的書籍,每個書架邊都有一個凳子方便短時閱覽。

感興趣的藏書基本按文史、哲學社會、科技、外文分作幾個借閱室。每個借閱室內部有幾臺電腦供檢索。

多年後走進圖書館看到滿架子的書的第一感覺,竟然是:書太舊太髒了。黑黑的書邊,破損的封面,捲曲的書角。不過說實在話,書還是挺全的,起碼自己想找的幾本書都找到了,而且都在正確的位置上。

第一本是《千兆以太網技術與應用》。這本書年頭比較久了,網上買不到了。可以搜到的電子版都是從china-pub流出的那個版本,不知道爲什麼,缺幾章。雖然相關的項目又被取消了,不過當初看電子版的時候,感覺非常的好,很通俗,可以很快對以太網的基本技術有個大致的瞭解。所以一直念念不忘得想把缺失的幾章看完。這幾章我會抽時間照相存檔,有需要的網友可以留言給我。不知道算不算傳播盜版?

第二本是巴斯的《進化心理學》。這本2007年的書在各大圖書網站都找不到實體書賣,淘寶上的基本不打折。所以還是借來先看看。最近讀了幾本心理學的著作,完全是因爲看了網上有個叫做劉未鵬的博客。他從腦科學和心理學出發,對於學習和理解新知識有精彩的描述。就是這些真正的觸動了自己。對於大學的某些課程的學習和理解,我一直是耿耿於懷的。自己雖然算不上聰明絕頂,但是從小到大的學習一直是不錯的,基本上所有的課程都有一種融會貫通的體會。爲什麼大學裏有那麼幾門課老是有一種不開竅的感覺呢?劉未鵬的一種看法是,可能作者或者講授者沒有從一種新知識的角度切入,沒有解決從無到有,從陌生到熟悉的過程的轉換。很多教科書上來就是一大堆概念,恕不知概念的發展也是有先後,有深淺的。不遵循知識發展的路徑去理解它,而是從後來者的完整角度去理解,難免有些摸不着頭腦的感覺。有些時候高屋建瓴不見得多麼好,尤其是對初學者來說。

第三本是孫致禮譯《傲慢與偏見》。前幾天買了本英文版,看着實在是頭大。所以先看看中文的再說。對於英文的掌握實在有點慚愧。尤其是面對現在很多80、90後的英文水平,實在是感覺應該奮起直追了。從閱讀的角度講,英文電子書籍和文獻的獲取還是相對容易的。尤其是現在國內的出版環境。比如有一本《Rightful resistance in rural China》,也是從一個網友的博客裏看來的,從評論看很精彩。可惜沒有翻譯成中文,即便翻譯了估計也出版不了。

第四本是量化的第三版,講計算機系統結構的。還是老問題,家裏有本英文的看得太慢。還是中文看得順溜。

一卡通最多可以借五本書,不過這四本已經夠沉了,也懶得再借了。希望這一個月把這幾本都能瀏覽一遍。踐行一下書非借不能讀的真理:)。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