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權選擇善良,也有義務遵守契約

楊絳先生說:“你總有選擇。”

這句話被不曾歷經滄桑的我奉爲圭臬。

12月8日,一架準備從杭州飛往三亞的航班,已經滑向跑道,機上一對老夫婦因收到親人過世的信息要求下飛機,隨後航班緊急滑回。爲此,該航班延誤50分鐘起飛,延誤15分鐘達到。

隨後,這事引發了據說超過4億人的關注,網友們吵翻了天。

一種觀點是,死者已矣,即刻下機也挽救不了什麼,航班滑回違規則也損害了其他乘客的利益,有人對老人能收到信息,提出“乘坐飛機不關機”的質疑,甚至有評論說“沒有拒絕的權利,我只能被迫善良”。

航空公司的解釋是:兩位老人因突發狀況情緒激動。根據規定,旅客存在情緒失控風險不宜繼續運輸,機組出於安全及人性關懷決定滑回。


想起半個月前,爺爺因爲腦溢血進了ICU,醫生說爺爺年事已高,又有高血壓,讓家屬不要浪費社會資源,及早準備後事。爸爸和叔叔們還是堅持着先靠儀器維持到我們在外地的孫兒們回家,出院的時間定在了週日的中午。


週六接到電話的我,自己說:西瓜醬,你一個人在外地,一定要冷靜。先查看火車票和機票,去火車站和機場的交通方式,計算路途時間;和領導請假,和同事交接工作;查看天氣,收拾行李。

寫下要做的事情,完成一項任務劃掉一項。茫然中收拾了行李,定了週日的早班飛機,約了去機場的車。一切還算順利。


直到週日。

小飛機上行李位置不夠,打扮精緻的妹子一個書包占用了一個行李箱的位置。理由是同樣是包,你的大了不起嗎。還好空姐及時過來幫忙整理和調解。

飛機晚點半小時,乘客下機的時間也比平時多用了一刻鐘,這一刻鐘在焦慮的我的情緒里加倍延長。等我出來到達城際站入口時候,原本可以帶我回家的列車從頭頂的高架上呼嘯而過,只差5分鐘。因爲機場離家鄉小城並不遠,機場大巴沒有市場。到家順風車最近的可預約時間是一個半小時之後,如果運氣好,或許能約上。家人和族人也在忙亂中相互通知照應,爲後事準備着。只能選擇下一趟城際,一個小時之後。

終於到家了, 媽媽說爺爺已經走了,我晚了40分鐘。叔叔說醫生本以爲他老人家還能在家彌留兩天。奶奶說爺爺走之前醒過來了,流了很多淚。

守靈的那幾日,我一直在想:將死之人是不是能看到未來:爺爺一定是知道我在趕回來的路上,他沒經歷過世事的孫女大概接受不了生離死別吧;已經工作的兒孫們最多就一週的假期,如果他不“及時”走,會不會有人埋怨他?我甚至懷疑爺爺的死是一場預謀,是他老人家思考之後選擇的最經濟最體面的告別方式。

有人說8日輿論場中那句“如果我是乘客,我願意等”體現出了溫度和希望。

如果我遇到的是那架飛機呢?我只能說你們都是好人,作爲教務長帶了三四十年中學思想政治課和小學思想品德課的爺爺也會想我做個好人吧。

我有些難受。

如果那個時候正要出門的媽媽遇到的是那架飛機呢。

我不知道該如何思考了。

看到8日這場輿論裏有反對的聲音,是關於法治思維和契約精神的討論。

於我,那纔是溫度和希望。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