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话《传习录》(9)上 七、八

传习录上 |徐爱| 七

王阳明继续解释:《孟子》中说“大人格君心”,这个“格”就是“格物”。就是把心里的私欲“格除”,露出“良心”。好比把卷心菜外面烂掉的叶子剥去,露出干净剔透的菜心。

人的“良心”(也就是天理、至善)不用专门找,就是说不用刻意当好人,也不用刻意发善心。只要去除“私欲”,“良心”自然而然就彰显了。换句话说,不干坏事就是好人,用不着刻意做当好人。没有私心的人会自然而然下意识地做好事。

有的人私心多(普通人),有的人私心少(圣人贤人),就好比每一个卷心菜都有一个干净剔透的菜心,只不过有的外面包裹的烂叶子多,有的少而已。

凡是人意念活动的时候,不分时间地点,都要反思自己有没有私欲(“精一”的功夫)。

《大学》中“明明德”中,“明”可以理解为“格物”,“明德”可以理解为“天理”“良心”“至善”,“明明德”就是穷理。


先生又曰:“‘格物’如《孟子》‘大人格

君心’之‘格’,是去其心之不正,以全其

本体之正。但意念所在,即要去其不正,以

全其正,即无时无处不是存天理,即是穷

理。‘天理’即是“明德’,‘穷理’即

是‘明明德’。”


传习录上 |徐爱| 八

王阳明又说:“良知”就是心的“本体”。(“本体”的意思参见徐爱二)。“良知”又是什么呢?

举个例子,水是什么形状?水在碗里就是碗的形状,水在杯子里就是杯子的形状。水只有放在具体的容器中才有了形状。

良知”和水类似,放在对待父母这件事上良知就是孝敬,放在对待兄长上良知就是尊敬,遇到小孩掉进井里良知就是恻隐之心。“良知”只有具体应用在某件事上才有意义,才有对应的名称。

而且“良知”不用学,每个人类天生都有。就算是文盲没上过一天学,没听过一堂课的人也天生知道孝敬,知道尊敬,有恻隐之心。“圣人之道,吾心自足”就是这个意思。

孟子说:“充其恻隐之心,而仁不可胜用矣。”意思是充分发挥出恻隐之心,那么仁义之心就永远用不完了。显然这句话说得是圣人。这句话的句眼是“充其”两个字。也就“充分发挥”。换句话说,圣人和普通人虽然生来都一样,都有一个一样的“良知”,差别在于圣人能“充分发挥”良知,普通人不能“充分发挥”这个良知。

普通人为啥不能充分发挥良知呢?因为普通人的私欲太多,把良知遮蔽了。比如有的人因为贪财,然后兄弟反目等等……

那么普通人怎么去除“私欲”呢?此时又说到了反复说过的“格物”功夫。“格物”就是格去私欲,“致知”即使格去私欲后达到的“良知”的状态。

那么怎么“格物”呢?此时又说到了前面提过的“精一”功夫。就是要精细专一地反思自己所作所为,所言所行,了解自己,分析自己,发现自己的长处和短处(通常人们不完全了解自己有什么长出和短处),发现自己的所作所为被那些欲望奴役了,然后改进。


又曰:“知是心之本体,心自然会知,见父

自然知孝,见兄自然知弟,见孺子入井自然

知恻隐,此便是‘良知’,不假外求。若良

知之发,更无私意障碍,即所谓“充其恻隐

之心,而仁不可胜用矣’。然在常人,不能

无私意障碍,所以须用致知格物之功。胜私

复理,即心之‘良知’更无障碍,得以充塞

流行,便是致其知。知致则意诚。”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