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劇之王”周星馳:內向的你,可以發揮自身優勢過上自在生活

文/學乃身之寶

對於周星馳來說,電影就是他的人生路。

從跑龍套的小演員,到有名的演員,再到成功的導演,周星馳從星仔成爲家喻戶曉的星爺。

那麼,一個內向、沉默寡言,甚至有些憂鬱的周星馳,是怎樣取得今天的成績呢?

今天的文章,我將藉助《內向高敏者:如何在外向的世界自在生活》(簡稱《內在高敏者》)這本書,從性格的角度來說說,內向的人,怎樣發揮自身的優勢,走出一條適合自己的安靜之路。

《內在高敏者》這本書是一份寫給內向型高敏感人羣的人生指南,目的是鼓勵他們用自己的方式走上安靜美好的人生之路,並幫助他們發現自己的願望,行使自己被賦予的自由權利。

這本書的作者是西爾維亞•洛肯,她是語言學博士,企業培訓師,在德國學術交流資訊中心從事過多年的教學和研究工作。自2003年起,她開始專爲性格內向者這一特定人羣做諮詢工作。事實上,洛肯博士自己就是一個安靜的內向者。

我的這篇文章通過介紹周星馳,目的也是讓內向的你看到自身優勢,併發揮好它們,讓自己過上安靜美好的生活。

1.內向高敏者,自帶一份幸福生活的配方

洛肯博士在書中開篇提出:“我們的生活爲何而幸福?

他從兩項研究入手給我們具體介紹:

一是特爾曼研究,它是心理學界歷史最悠久的追蹤研究。研究者是美國斯坦福大學心理學家劉易斯•特爾曼,他對加利福尼亞州1500位生於1910年的天才兒童進行長達35年的追蹤研究,在他去世後,研究仍在繼續。雖說該項研究把遺傳和家境作爲研究前提受到很多人的批評,但特爾曼對研究個體的瞭解,給了我們很多啓示。這些研究發現,長久幸福的人生和個性有關,即認真負責、謹慎、堅韌不拔等特質對生命的長度和生活質量都有顯著的促進作用。

二是格蘭特研究,它是世界上規模最大、爲期最長的研究之一,至今仍未結束。研究者是哈佛大學的科學家,他們對1939年到1944年畢業的268位哈佛畢業生進行長期跟蹤研究,從畢業直到退休。該項研究結合了醫學、心理學和社會學數據,得出了幸福的人生不僅和健康的生活習慣有關,還和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有關,即好好和他人建立信任的關係、在困境中學習,且學以致用,以及認真對待自己的感受和情緒,都是讓自己的生活幸福的重要因素。

從上述兩項研究中,洛肯博士得出結論:內向高敏者的善於分析、小心謹慎、堅韌不拔等特點,正是他們獲得幸福生活的天時地利人和,他們可以輕鬆開展人生的下一步計劃。

可見,內向或高度敏感並非一個人的缺點,它們可以成爲一個人過上幸福生活的優勢。

2.專注,是周星馳成功的關鍵

既然內向高敏者自帶幸福生活的祕方,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內向,且有點孤僻的周星馳是怎樣成功的。

洛肯博士在書中總結出內向者的十大優勢,包括謹慎、自我探索、專注、善於傾聽、安靜、善於分析、獨立、持之以恆、擅長寫作(相對於談話)和有同理心

在我看來,專注是周星馳成功的關鍵。

他在接受主持人柴靜採訪時,坦言自己對工作特別認真,且有時候自己的認真會引起他人的不滿。因爲一個鏡頭重複100多次,對於演員和現場的工作人員來說,會覺得他過於苛刻,是一個很麻煩的人。

但是,正是他的認真、專注、堅持和持之以恆,才成就了內向的他。

我們都知道,周星馳的偶像是李小龍,電影中經常看到他的武打動作。他曾說,沒有李小龍,就沒有周星馳。

周星馳7歲時,父母離婚,姐姐、妹妹和他由媽媽撫養。雖然那時生活貧窮,但媽媽盡力讓孩子們拓寬視野、豐富閱歷,於是經常帶他們去電影院,而那時李小龍正風靡全球。

迷上李小龍後,周星馳不僅自學武功,還把演員作爲自己的夢想。

1982年,周星馳報考無線電視藝員訓練班,但沒考上,不過他在戚美珍的介紹下進入那一期訓練班夜訓班學習。第二年畢業後,他正式成爲無線電視臺的簽約藝員。

接下來,周星馳做了4年的兒童節目主持人,雖然距離演員夢還很遠,但他沒有放棄,天天和朋友討論表演方法,用心做好這檔節目。因爲節目播放時間不好,收視率很低,他只能用內心的表演熱情作爲慰藉。當時,有媒體諷刺他只適合做兒童節目,根本沒有演電影的天賦,他深受打擊,於是把報紙貼在家裏的牆上,以警示自己和激勵自己。

直到1987年,他參演愛情劇《生命之旅》,以及1988年參演動作片《捕風漢子》後,得到導演李修賢的賞識,他的電影夢才慢慢實現。

1990年,他主演了喜劇片《一本漫畫闖天涯》,確立了他無厘頭的表演風格,而那時,他已經跑了6年龍套。

專注於電影,執着於自己的電影夢,不是想想而已,周星馳用自己的熱忱和努力在踐行。

內向的我們,可以問問自己,有什麼事情自己真正做到了認真、專注和持之以恆。

其實,無論是外向者還是內向者,更多時候的焦慮或失落是想得多做得少。當我們沉浸於某一事情時,外界就很少能影響到我們。因此,我們要好好利用自身的專注優勢。

當我們面對問題時,專注力是最有用的東西。注意力在哪兒,收穫就在哪兒。

洛肯博士還提醒我們:“專注不等於勤奮而機械,它意味着高效率的腦力勞動、更深入的思考和體會。專注的狀態能改天換地,你要把自己的腦力集中起來,成他人所不能。

專注和認真,並不是看起來很努力,而是有針對性的刻意練習。

3.同理心,是周星馳電影內容深入人心的原因

周星馳的電影之所以深入人心,不僅因爲搞笑,還有一個重要原因,那就是他的電影關注點大多是社會中掙扎的小人物,即那些在平凡生活中不甘平凡的人。

比如,1999年他自導自演的帶有自傳性質的喜劇片《喜劇之王》,講述的就是熱衷於表演的伊天仇如何實現演員夢的故事。他曾評價過這部電影,說情結是虛構的,感受是真實的,而這樣的感受就是同理心,因爲夢想,是很多人想擁有的。就像在電影《少林足球》中他說的:“做人如果沒有夢想,和鹹魚有什麼分別。

周星馳曾說,我的電影都是我的感情以及體驗,我本身來自底層社會,我天然對普通人有親近感。

電影《功夫》中的“棒棒糖”,就是源於他和妹妹經常搶棒棒糖喫的經歷;電影《美人魚》中鄧超喫的“雞腿”,也和他童年的經歷有關。小時候家裏窮,周星馳媽媽省喫儉用買來一隻雞腿給他喫,結果卻被他仍在地上。其實周星馳是想讓媽媽喫,因爲弄髒的雞腿媽媽不會強迫他喫,也捨不得丟掉,所以媽媽就會吃了。

正是這樣的感同身受和同理心,才拉近了電影和觀衆的距離,讓影片走進觀衆的內心。

內向高敏的我們,因爲對安全感要求很高,所以習慣每件事都好好做,留意重要的細節以及它們帶來的影響,體察他人的需要,也許還有仔細傾聽和觀察的能力,這種能力經過多年的積累,自然加強了共情的能力,而這種感知能力,就可以讓我們很好地和他人相處。

從這個角度來說,它是一種潛在的優勢。

當然,我們要警惕同理心的陰暗面,比如作爲領導,如果過度地爲某一個人着想,就會打破規則,進而影響團隊的合作。

總之,我們發揮好自己的同理心,可以帶來驚人的幸福體驗。因爲同理心不僅僅是一臺把自己的態度投射到他人身上的投影儀,還是我們願意隨時準備好去了解他人的想法和感受的能力,這有助於我們從中立的角度,抱着試探的態度去評估某件事或某個人。

4.自我探索,是周星馳影片帶給觀衆一些思考的原因

周星馳用自己的親身體驗和感受來做好演員和導演,同時,他還在不停地進行自我探索。

比如,在跑龍套時,他會積極思考如何演好這個角色。經典電視劇《射鵰英雄傳》中,他飾演的小角色,沒有幾句臺詞,但他會有意識地去探索角色內心,把更好的狀態呈現給觀衆。

他的專注和堅持,讓他不斷思考和探索。

電影需要創意,需要新鮮的東西。周星馳的電影以無厘頭的表演風格成名,但他的電影不止於無厘頭,還會有一些嚴肅的思考。

有個80後曾評價他的電影說,小時候看他的電影,只覺得好笑;長大些看時,會在影片裏看到自己的影子;再大一些看時,會引發一些思考。我想,這就是周星馳電影的成功之處。

就像電影《大話西遊》,是他的轉型之作,儘管該系列電影在票房上沒有達到投資方的預期,但經過影音光碟等媒介的傳播,逐步引起觀衆的關注,進而成爲他代表作之一。影片中他和紫霞仙子演繹的一段愛情故事,更是爲人熟知,特別是那一段經典臺詞。

“曾經有一份真誠的愛情放在我面前,我沒有珍惜,等我失去的時候我才後悔莫及,人世間最痛苦的事莫過於此。如果上天能夠給我一個再來一次的機會,我會對那個女孩子說三個字:我愛你。如果非要在這份愛上加上一個期限,我希望是……一萬年!”

這部上映於1995的影片,如果現在再看,相信很多人會有更深的觸動,對愛的理解會有不同,而這就是自我探索呈現出來的與衆不同。

周星馳作爲一個內向者,他通過電影向觀衆傳達的訊息常常有着不同尋常的深度,而這個深度和他內心的深度有關。

洛肯博士在書中指出,內向者內心深度的由來,不僅包括經過內化的知識庫,還有對人類自身和所處世界的思索。

其實,自我探索,就是要遇見那個真實的自己,而這個自己是一個動態變化着的。

洛肯博士在這本《內向敏感者》一書中強調,內向的人要追求成熟的獨立,即與自己身份和需求保持批判性的距離,不要一味從自己的角度出發,而是在獨立和改變之間尋求一種平衡。

這一點,周星馳也在做。他在接受採訪時說到自己的愛情,他覺得是自己“運氣不好”,沒有把握住。因爲那時過於專注工作,讓自己錯失很多東西。這說明,他想改變,想平衡工作和其他需求。

當然,人無完人。對周星馳的評價,從人品到電影,都有不同聲音,甚至是否定,包括有人說他愛錢。

但這些在我看來,恰恰說明他是一個真實的人。他在採訪時承認錢的重要性,因爲窮怕了。

不過,內向的他,不善言談,也很少迴應這些評論,沉默有時是默許,有時是拒絕,而周星馳用自己方式做着迴應,那就是做好電影。因爲他知道那纔是自己真正在意的東西。

從這個角度來說,周星馳的生活是自在的、幸福的。專注於自己喜歡做的事情,自然是快樂的、幸福的。

正如他在採訪中說的:“我喜歡看到人們高興。很小的時候,我已經有這一觀念,如果這一世界有更多笑聲,那將更加美好,所以那讓我做着現在做的一切。

周星馳的內向性格,就是他的優勢,因爲他可以專注電影不受外界影響、他富有同理心可以與觀衆產生共鳴、他的自我探索可以讓更多人思考自己的人生,更重要的是,他在做自己喜歡的事情,過着自在安靜的美好生活。

那麼,對於內向的我們來說,該怎麼辦呢?

首先,我們要堅信自己天生的性格優勢。

因爲沒有任何一種性格優於或劣於另外一種性格,它對我們的影響纔是關鍵的。

其次,我們要清楚自己的需求,即是否要改變。

因爲改變和自己需求相關,需求是改變的動力。

洛肯博士說,幸福的生活包括兩個方面,保持現狀和着手改變。如果我們對現狀不滿,就要着手改變,但要從理智和情感兩方面綜合考慮。

再次,我們要明白着手改變是一個緩慢的過程。

這裏要說一下,這個改變並不是要讓自己變成外向的人,而是在自己能力範圍內做些微調。另外,發覺自己內向的優勢時,不要僅限於專注、同理心和自我探索,還有關注善於分析和獨立等其他優勢。

洛肯博士在書中介紹了改變的四個階段:

第一階段:找到受壓點。

回答下面問題:什麼讓自己不舒服?自己對什麼不滿意?

第二階段:利用判斷力,尋找關聯。

回答下面問題:問題發生在何處?還有哪裏有問題?這些問題是否由我的某種習慣所導致?我在什麼情況下會想起這些問題?它們之間有何關聯?

第三階段:跟着感覺走。

回答下面問題:什麼能帶給你真正的快樂?你渴望什麼?你的夢想是什麼?你在什麼時候覺得特別舒服?

第四階段:做決定。

計劃和思考要通過行動實現,這樣外部的改變過程正式開始。

總之,內向的我們,如果想生活得更好,就可以根據上述四個階段,利用自己的優勢,有計劃地行動起來。

雖然我們很難成爲“喜劇之王”周星馳,但我們可以收穫自己的“喜劇人生”。

因爲快樂,是我們生活的源頭。

本文完

感謝您的閱讀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