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越期待》:學會經營自己,才能擁有無限可能的人生

文/學乃身之寶

你能想象出這樣的故事嗎?

一個18歲時高中輟學的年輕人,不會半句英文,卻隻身闖蕩美國,靠賣舊書雜誌漂亮內頁賺取人生第一桶金。

這不是虛構的故事,而是事實。

這個人就是著名出版人,作家,生活美學家,松浦彌太郎。

他經營過日本第一家移動書店,之後創辦個性二手書店COW BOOKS,曾任日本老牌生活雜誌《生活手帖》總編輯,令一本銷量低迷的雜誌改頭換面,最後變成銷量百萬級的生活指南。

或許有人覺得,他這樣的“傳奇”故事,不適合普通的自己,其實不是這樣的。

因爲在其著作《超越期待:松浦彌太郎的人生經營原則》(簡稱《超越期待》)一書中,他用坦誠的態度和文字寫作,像充滿善意的朋友,告訴我們,與人合作時如何做會令對方快樂,從而喜歡和接納自己,然後讓我們明白,比起被讚賞,更重要的是如何感動他人,超越期待,而這也是他向上生長的人生無限可能的祕密。

這樣的“祕密”,你我都可以擁有。

今天的文章,我們就結合《超越期待》書中的相關內容,來說說如何經營自己,讓自己的人生充滿無限可能。

1.把自己當作從商資本,學會經營自己

松浦彌太郎在書中的開篇就說到,如果要給他加個頭銜,他會選擇“商人”這個頭銜。

因爲他從十幾歲開始就一直在經營自己,他把自己當作從商資本,他說自己是做生意的人,但他對生意的理解,不是誤解成賣東西,而是把做生意看成是一件對世間有意義、給人以喜悅和感動的事,是付出與回報等價交換,也是沒謊言的可靠行爲。

從這個角度來說,學會經營自己,就是讓自己有意義——爲人效勞,讓對方高興、有錢賺,自己最終也會因此獲得利益。

而這就是生意的基本,秉持這一原則,我們才能得到信任,生意才能得以持續。

《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一書強調的“雙贏思維”,和松浦彌太郎闡釋的這條“生意經”是一致的。

雙贏,即利人利己,這種模式會促使人不斷地在所有的人際交往中尋求雙邊利益。雙贏就是雙方有福同享,皆大歡喜,這種結果會讓所有人都願意接受決定,完成計劃。

因爲雙贏者把生活看作合作的舞臺,而不是競技場。

松浦彌太郎在書中也指出,生意,如果不能給對方提供利益便無法做成,所以,做生意,要想着怎麼利他,怎麼雙贏。

而生意人最想知道的是這件事是否有趣,是否新鮮。

可見,經營自己,讓自己有意義,有一點很重要,那就是向潛在合作者傳達有趣、新鮮的事情。

2.把工作當作生意,超越人們的期待

前面說了,我們要學會經營自己,把自己當作從商資本,其中很重要的一點是,讓對方瞭解你向他傳遞的事情是有趣的,新鮮的。

那麼,怎麼找到那些有趣和新鮮的事情呢?

松浦彌太郎告訴我們:深入瞭解“人的情緒”。

他認爲,所謂工作,就是幫助有困惑的人,幫他們找到困惑的原因。

人們願意在那些能夠解決自己正在直面的煩惱、消除自己當下的不安、忘記自己的不愉快、解決自己的困擾的事物上花費時間和金錢。

就像他當初根據上述啓發,確定了《生活手帖》的發展方向——將它打造成一本可以讓人忘記不開心、消除人們困擾的雜誌,最後取得了成功。

從這個角度來說,瞭解人的情緒,感知人的情緒,可以讓我們更好地完成工作,並超越他人的期待。

而要做到這一點,需要做到:

其一,在某一領域擁有超過他人一倍的知識儲備,這是最有效的方法;

其二,用商業思維思考,善用意向訓練法——想象對方在事業上有什麼煩惱,然後思考自己說什麼能夠讓對方心情愉悅,以及自己可以在哪方面,以什麼方式幫助對方;

其實,這和稻盛和夫在《心》一書中闡述的“動機良善”意義相同。

稻盛和夫強調:“公司的存在,不是爲了實現自己的個人報復,而是爲了守護員工的生活,給他們帶來幸福的人生。這纔是公司的使命,這纔是企業經營的意義。”

這樣的經營理念,運用到個人工作上就是,個人工作不能只爲自己的利益,而是要想辦法給對方帶來意義和價值,最後才能實現雙贏。

3.學會真誠溝通,讓他人喜歡自己

當我們明白了,要學會經營自己,也瞭解到,超越他人期待,讓對方開心,化解他們的困擾,是工作的本質,那麼,接下來的問題便是,怎樣促成工作的完成呢?

也就是說,最後的工作或生意成功,是需要雙方達成共識的。

這時,需要我們向對方推銷自己,即通過真誠溝通,達到最後的目標。

松浦彌太郎在書中,用了大量篇幅來介紹,如何與他人溝通,怎樣推銷自己,以及怎樣和他人構建深度關係,等等。

這裏,我列出在我看來幾個重要的方面:

其一,溝通或演講前,要確認三個關鍵點:我們的提案“是否能讓對方產生利益”“是否能實現”“是否符合對方的理念”

其實,這是在體現雙贏理念,誠信原則,以及擺脫煩惱。

這裏的誠信原則,松浦彌太郎把其作爲生意成立的基礎,也就是說,維持生意,比起設備和技術,更重要的是信用,在有些國家,信用比金錢更重要。

其二,溝通或演講時,要做到熱情、真實。

恰當的禮儀、對對方的敬意和真誠,是構築人際關係的基礎,但僅靠這些無法打動人心,最終決定雙方關係的是熱情。

但熱情又是無形的特質,這需要我們給對方帶來一種這樣的感覺——面向未來,是想這樣做、想變成這樣,是關乎希望的存在。

真實,即不過多執着於襯衫、領帶和西裝,而是是否給人一種得體、舒服的感覺,就是不做表面功夫,是在向對方表明自己沒有絲毫的欺瞞,對方也一定能從中感受到我們的真誠。

其三,溝通時,不力求完美,接受有時的失敗。

因爲沒有完美的人,也沒有完美的雙方溝通,溝通、演講,或談判時,很可能出現問題,這時要勇於接受失敗。

正如松浦彌太郎說的:“在危急關頭能夠打動對方的是爲了挽回局面而拼盡全力的姿態,是直面問題不試圖矇混過關的態度。

也就是說,有時失敗,是我們取得對方信任的好時機。

另外,《超越期待》一生中還闡釋了很多有關溝通或談判的技巧和注意事項,內容很充實,可以爲我們的生活和工作提供良好的建議。

寫在最後:

松浦彌太郎在書中鼓勵我們,帶着經營者的意識去工作和生活,坦誠地和他人建立商業關係,其目的,就是讓我們意識到,比起被認可、被讚賞,更重要的是爲對方做出貢獻,讓對方覺得開心、感動。

而這是我們增加收入,提升價值的祕密。

商業的本質是超越期待,而想要提升自己的價值,讓自己的生活有意義,也是在超越他人的期待。

正如阿德勒在《走出孤獨》一書中說的:“什麼是真正的人生意義?它必須是公共意義,是別人能夠分享的意義,也是能夠被別人認可的意義。能夠解決自己人生問題的好辦法,必然也能夠幫忙別人解決類似的問題,因爲我們可以從中看出如何成功應對共同的問題。”

可見,人生的意義,就在於爲他人做貢獻,而這就是超越期待,讓你的人生充滿無限可能。

如果你在工作和生活中思考“難道沒有別的辦法了嗎”,可以打開《超越期待》這本書看一看,因爲書中很可能有你想要的答案。

本文完

感謝您的閱讀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