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麼女性更容易不自信?這本書揭示了真相

文/學乃身之寶

《脫口秀大會》第四季的黑馬,北大才女鳥鳥曾講過一個段子。

她說自己遇到過一個老師,如果男生數學考了一百分,他就會說“男生就是聰明”;女生數學考了一百分,他就會說“女生也有聰明的”。

其實,這不僅僅是一個笑話,而是事實,因爲很多人對男生和女生都有這樣的評價,覺得女生沒有男生聰明,甚至很多聰明女生也是這樣認爲的——明明自己很聰明,仍然覺得自己不夠好。

這個時代的女性,總是被外界和自身的高標準綁架:

作爲學生——就像前面鳥鳥說的段子,老師會說女生後勁不足,之後學歷太高,又被說不好嫁人;

作爲女人——胖了、醜了會被嫌棄,太漂亮又被懷疑不踏實;

作爲員工——面對“已婚未育”的尷尬,事業有成又被議論婚姻失敗;

作爲母親——全職主婦不被理解,去工作又被說對孩子和家庭不負責。

而且,心理學研究表明:男性通常會高估自己的能力和表現,而女性則通常會低估自己。

爲什麼會這樣呢?其深層的原因是什麼,女性的內心世界究竟是怎樣的,以及怎樣成爲自信的女性呢?

《她世界:一部獨特的女性心靈成長圖鑑》(簡稱《她世界》)一書給了我們答案,因爲這本書不僅從心理學角度瞭解女性複雜而奇妙的內心世界,還從社會發展帶來的女性角色變化、社會背景存在主義哲學等多角度出發,對女性在一生中的關鍵時期將要面對的選擇及挑戰做出了深度分析,揭示了現代社會女性的處境和內在成長的真相。

《她世界》這本書有兩位作者,一位是法國記者、作家、紀錄片導演伊麗莎白·卡多赫,另一位是法國知名心理治療師安娜·德·蒙塔爾洛,專注研究在文化因素的影響下,女性如何擺脫束縛,活出完整的自我的議題。

今天的文章,我們將從心理學角度來闡釋女性不自信的表現、原因、以及重獲自信的方法。

1.冒充者綜合徵,是女性自信水平偏低的表現

心理學上有個術語叫“冒充者綜合徵”,是20世紀70年代波林·羅絲·克蘭斯和蘇珊娜·艾姆斯兩位臨牀心理學家創造的,並將這一術語普及,後來在20世紀80年代,另一位國際專家,兼作家瓦萊麗·楊博士又推出一系列有關克服冒充者綜合徵的活動,使得這一術語爲更多人熟知,其實,上述三位專家都是女性,也都曾受自信心匱乏的困擾。

但是,“冒充者綜合徵”並不是一種精神障礙,它只是揭示了一種令人產生無力感的思維方式,這種思維方式導致個體只在一些方面有自信,並常產生“我還不夠好”和覺得自己名不副實的個人判斷。

就像書中介紹的35歲的約瑟芬,她有博士文憑,經歷5輪面試,跨越一切障礙,得到了自己夢寐以求的職位,但她不但拒絕慶祝這一難得的成就,還爲此失眠,因爲她擔心自己無法勝任這份工作。

《她世界》一書指出,患冒充者綜合徵會有這樣的感覺:

越是成功,越是自我懷疑;認爲自己不配得到成功,將成功歸結爲運氣或隨機事件;時常心懷恐懼,覺得自己獲得的成就缺乏“合理性”,並對“成功”這一概念感到不自在;同時,冒充者綜合徵和缺乏自信,是有區別的,前者同樣缺乏自信,也同樣會努力奮鬥,但一旦達到目標,他們會打壓自我成就的價值,他們很難將自己的成功向內歸因。

另外,書中強調,女性比男性更容易感覺自己是“冒充者”。

也就是說,女性更容易自我懷疑。

2.女性缺失自信的根源

前面說了,患有冒充者綜合徵的人,尤其是女性,會有深深的無力感,同時對成功也會感到恐懼,那麼這樣的心理狀態是怎麼產生的呢?

第一,歷史原因。

長期以來,女性一直成長並受制於父權制導致的脆弱性中,她們缺少自信在很大程度上有着源遠流長的歷史原因,可以說,它是幾百年,甚至幾千年來男性統治下的產物,比如,女性曾被認定是男性的附屬,她們只能憑藉由婚姻和母性授予的身份而存在,她們很少有話語權,等等。

第二,社會原因。

女性自信匱乏除了上述的歷史原因外,還有我們的社會圈層這一原因,比如,女性身體是當代市場重點營銷的對象,還有社會長期以來將各種觀念強加於人,像要求女性要圍繞伴侶生活,要達到完美,要變得漂亮,等等。

第三,家庭原因。

比如,在重男輕女的家庭,女性的童年會遭遇很多創傷,加上父母還會對她們“有條件”的關注,這樣的關注有吹毛求疵的傾向,極有可能影響女性對自身的認知。

可見,女性缺乏自信,幾乎是“命中註定”的。

正如《她世界》一書中說的:“我們缺乏自信,是因爲這一特質刻在女性的基因裏,是因爲我們覺得自己與身處的社會格格不入,是因爲我們沒有足夠的社會媒體粉絲,是因爲我們有不體面的贅肉,是因爲父母從來沒有開口稱讚過我們。”

3.女性重拾自信,從意識到自身問題開始

基於上述女性自信缺乏的根源分析,現代女性需要從內在打破心裏限制,肯定自我效能感,纔有可能重拾自信。

因爲意識到到問題,纔是改變的開始,而這其實就是轉變思維方式。

就像書中說的:“生而爲人,要懂得與自己的不足和解,也要不斷地從錯誤中學習,這纔是走向自信的關鍵”。

其一,學會用發展的眼光看待自己。

人生並非一條靜止的長河,自信心也會隨之人生境遇的變化而變化。

也就是說,現代女性要學會從發展的眼光看待自己,雖然過去的歷史、社會,以及家庭原因可能讓自己很自卑,但現在的自己要明白,自己還有很多時間和精力去提升自己和完善自己。

書中舉了加布裏埃·香奈兒的例子,也就是大家熟知的可可·香奈兒。

她的童年很悲慘。父親是一個雜貨小販,母親是一位裁縫,香奈兒是家中5個孩子中最年長的小孩,母親在她12歲時死於肺結核,父親一直責怪孩子們毀了他一生,於是把她和她的兩個妹妹寄養在姑媽家,就像孤兒一樣。但她最後能空手建立一個“商業帝國”,就是因爲她沒有自暴自棄,而是用一生的時間來看待自己,看到了時間的力量,同時也是她的努力讓她變得自信起來。

具體做法,書中介紹幾個實用的技巧:

從簡單的挑戰開始;盤點自己的技能和才幹,重新自我定位,重塑內心的安全感;和朋友或友善的人在一起;看一些勵志的影片和書籍;用勵志的名言激勵自己。

其二,不再重視他人的評價,而是關注自己的感受。

渴望他人認同是人的基本需求之一,但在某些文化中,他人的目光被擡上了至高無上的地位,比如在重男輕女的家庭中,女孩很可能過於在意他人的評價,極力想“證明”自己優秀,於是失去了她自己,這時,她們要做的是,多關注自己的感受,改變對自己的看法,看到自己的優勢和價值。

正如作家弗吉尼亞·伍爾芙說的:“無須自我厭棄,無須出色奪目,無須成爲其他人,只需做自己。

當然,做到這些不容易,但那是值得的,因爲那是女性從別人目光解脫的關鍵。

書中給我們提供了具體的小技巧:

寬容地看待自己,接受不完美的自己;學會自嘲;主動創造圍繞女性的友善氛圍;學會愛自己;讀一些讓自己自信的書籍。

其三,化自信不足爲動力。

當一個人意識到自己信心不足時,他可能擁有一股前進的力量,因爲他能對自我有清醒地認識,就會促使他預知自身的恐懼,從而發揮自身的優勢和經驗。

作爲女性,想要重拾自信,也要學會化自信不足爲動力,不畏艱難,勇往直前。

書中列舉了6大祕訣:

多做運動;等待時間來化解內心的不自信;寫下那些讓自己瞬間低頭的致命評價,目的是直面它們;記錄自己實現的所有成就和引以爲傲的一切;聽能讓自己振奮的歌曲;針對自身不足,做到接受無法改變的,改變可以改變的。

總之,現代女性要相信,無論境遇怎樣,自己都是有能力克服恐懼和自卑的,因爲這份“信念”中蘊含着巨大的力量。

寫在最後:

事實上,只有當女性不再強調自己是女性,並對自身的意識發生根本性改變時,真正的男女平等纔有可能實現。

其實,這就是需要我們女性自己先認同自己,不再覺得自己“不如”男生,不再認爲自己“配不上”成功,而這纔是真正的接納自己和愛自己。

正如羅傑斯說的:“愛是深深的理解和接納。

對於我們女性也是如此。

另外,《她世界》這本書還介紹了有關女性的其他內容,比如,女性之間的敵對關係問題、伴侶關係中的自信心問題,以及如何培養自信的女兒問題,等等,都很有見地和深度。

可以說,這本書是陪伴世界各個角落的女孩們一起呼吸,共同成長的書籍,非常值得一讀。

本文完

感謝您的閱讀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